【摘要】: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越来越受到学界认可。当前,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研究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温带的酸性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有关生物炭施用对苏打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环境及对作物生长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生物炭在盐碱化土壤田间环境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阐述生物炭施用对盐碱化土壤理化、营养指标、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从而为生物炭在盐碱化土地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方式,生物炭按照0 t/hm~2(B0)、32.5 t/hm~2(B1)、65 t/hm~2(B2)和130t/hm~2(B3)(w/w)四个施用梯度一次性施入。分别测定土壤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营养指标、酶指标,植物的光合生理、生长发育和产量指标,并分别用传统稀释平板培养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结果如下:施入生物炭显著降低了苏打盐碱土壤的容重,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提高了苏打盐碱土在非稳定入渗和稳定入渗阶段的渗透量,土壤渗透速率随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土壤的电导率、pH随大豆生育进程推进和降雨量的增多呈动态变化趋势。生物炭对大豆生育前期pH影响较小,生育后期pH随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施入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碱化度。本研究首次提出了生物炭调节田间苏打盐碱土电导率(EC)的“V”字型变化曲线,丰富了生物炭调节苏打盐碱土的作用机制。B2和B3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各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总氮量。与此同时,土壤的C/N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B3处理的土壤C/N在大豆五个生育时期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9%、27.8%、24.2%、27.9%和20.4%。生物炭施入增加了土壤的NH_4~+-N含量,降低了土壤中NO_3~--N含量,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生物炭施入盐碱土壤后,四种起关键作用的酶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大豆播种—盛花期,处理间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显著性大于结荚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性;大豆始花期,B3、B2、B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0.89%、19.40%、9.75%。盛花期B3、B2、B1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9.42%、18.61%、12.73%。土壤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生物炭施入量增加而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生物炭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施入生物炭提高了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了大豆单株荚数、大豆单株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B2处理下大豆籽粒产量值最高,而B3处理的大豆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略有下降。整体表现为:B2>B3>B1>B0,三个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1.01%、7.57%、5.47%。生物炭施入增加了苏打盐碱土壤中细菌的相对丰度,影响了细菌群落组成。土壤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占主导地位。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放线菌门;施入生物炭提高了耕层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了细菌群落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如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本研究首次在生物炭处理的苏打盐碱土中检出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Rokubacteria自成一个单系,具有大基因组,高GC含量特点。根据检索,其为新型土壤细菌,具有多样的生物次级代谢物基因。本研究证实生物炭具有改良贫瘠苏打盐碱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的潜力。生物炭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施入高pH盐碱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和营养特性,尤其是提高盐碱土壤的渗透特性,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碱性土壤过量施用生物炭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施用过程中应考虑这些不利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0
相关知识
好书推荐 | 《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生态所低碳团队在生物炭促进农田土壤减排固碳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炭固定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炭与农田培肥固碳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召开
生态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遗留磷利用领域发表综述论文和观点论文
生物炭配施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特性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生物炭用作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进展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综述)
连续施用炭基肥对花生土壤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网址: 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715.html
上一篇: 一种消除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
下一篇: 互花米草入侵对盐沼土壤微生物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