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7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杨子峰   陈伟强   王伟   李婉怡   何贤彪   杨祥田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西兰花—空闲"轮作为对照,研究西兰花种植前和收获期,"西兰花—南瓜"轮作、"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和"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南瓜"轮作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最多;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土壤放线菌数量最多。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最高;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均最高。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脲酶活性最高;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与其余3种轮作模式相比,"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可更有效地改善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海生;刘守平;梁国钱;何道根;3种西兰花种植方式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核农学报;2021年06期 2 陈海生;刘守平;梁国钱;水旱轮作对滩涂绿花椰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菌物学报;2021年09期 3 冯林;石庆胜;陆中华;马美兰;厉永强;姜娟萍;陈卫良;毛碧增;水稻冬闲田栽培元胡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国;基于轮作下休耕对大兴安岭西麓黑土土壤肥力影响的生物学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子华;不同种植方式下留茬免耕对农田黑土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22年 2 句梦娜;西兰花轮作对马铃薯黄萎病发生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3 马子清;三种作物与再植苹果幼树混栽对再植植株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4 孙倩;轮作模式对谷茬地作物根际土壤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9年 5 郑瑞;苜蓿、小麦自毒与他感生理作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HONG Shuang;ZENG Huicai;JIN Zhiqiang;Soil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Long-Term Banana-Based Rotations in the Tropics[J];Pedosphere;2015年06期 2 陈丹梅;段玉琪;杨宇虹;晋艳;袁玲;轮作模式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及真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年08期 3 刘学东;陈林;杨新国;赵伟;张义凡;李学斌;放牧与围栏对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6年08期 4 张英英;蔡立群;张仁陟;罗珠珠;武均;不同耕作措施对春小麦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0期 5 宋丽萍;罗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张仁陟;牛伊宁;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年07期 6 刘高远;郭天文;谭雪莲;马得祯;张国宏;陈光荣;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吴宏亮;康建宏;陈阜;许强;张海林;赵亚慧;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8 戴建军;宋朋慧;闫暮春;徐婷婷;不同种植方式对苗期大豆、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9 徐幼平;蔡新忠;祝小祥;水旱作物轮作田块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LFA法比较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10 肖新;朱伟;肖靓;邓艳萍;赵言文;汪建飞;适宜的水氮处理提高稻基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峰;陈伟强;王伟;李婉怡;何贤彪;杨祥田;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05期 2 杨秀颖;张武;三江平原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22年24期 3 张毅;杨文浩;周碧青;杨静;邢世和;炭基肥对酸化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2期 4 杨秀颖;张武;佳木斯市郊区设施菜地不同农作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J];农业与技术;2023年06期 5 贾志红;易建华;苏以荣;曾军英;烟区轮作与连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7期 6 王喜英;赵辉;卢志宏;谭智勇;宋希娟;汞胁迫对蔬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14期 7 郭宗昊;模拟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食品工业;2022年11期 8 谭孟祥;景元书;薛杨;曾文全;水层深度对早稻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过程时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5年05期 9 陈敏杰;钱懿宏;于青燕;郭倩;洪智程;徐冬梅;典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及植物生长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9年06期 10 钱海平;俞仲申;朱东平;朱萍;富阳区早稻机插不同密度(机型)试验分析[J];现代农机;202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菁;苏永秀;何燕;陆甲;广西早稻春播春种生产调研与气象服务探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2 谢远玉;张瑞祥;刘翠华;早稻结实粒与千粒重对气象条件响应关系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廖海林;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综合栽培试验初报[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4 张金恩;李迎春;陆魁东;姚俊萌;王尚明;田俊;温度胁迫对早稻分蘖期生长和分蘖能力影响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5 李敬源;2008年苍梧县早稻气候条件与生育期分析[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新宜;周晓宇;黄石市早稻播种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措施[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7 刘萍;方呈祥;彭方;北极地区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曾凯;居为民;张清霞;早稻全生育期气温、水温、泥温特征及避灾应用[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9 邹希云;刘电英;文强;杨晓琳;早稻播种量的气候决策方法[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德明;金坤;李志远;邓翔;徐闻潭洪坑早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A];2012新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欣;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郭魏;再生水灌溉对氮素生物有效性影响的微生物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石瑛;酸性氨基酸和核苷酸模拟酶活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西南大学;2018年 4 刘里;荧光素的模拟酶活性及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5 苟燕妮;放牧绵羊对陇东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6 王轶;长期施肥对温室和大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刘海燕;新疆土壤微生物大数据分析及棉区土壤质量评价[D];石河子大学;2021年 8 符鲜;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9 郎明;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适应性探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0 岳淏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对增温降水的响应机理[D];清华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盛;气象因子对长沙早稻生育与产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亦豪;氮素对不同穗型超级早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3 高涛涛;我国早稻主产区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气候产量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孙擎;江西省早稻天气指数保险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党乾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细菌和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动态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 6 付彦祥;我国不同生态区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7 彭雯;南亚热带典型人工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8 孙倩;三七种植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D];云南大学;2018年 9 汪文强;典型区域农田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对大气镉沉降及镉钝化修复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9年 10 钱叶;龙门山地震带银厂沟地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少林 冯雪珠 通讯员 杜胜健;长乐完成早稻插秧面积3.28万亩[N];福州日报;2021年 2 本报通讯员 何玲 何庭军;道县:机械助春耕 早稻插秧忙[N];永州日报;2024年 3 通讯员 郑嘉雯;全市早稻已播种五十七万公斤[N];闽西日报;2024年 4 记者 曾艳 通讯员 华辛明 陈文华;会昌13.71万亩早稻开始插秧[N];赣南日报;2024年 5 记者 黎自来 通讯员 刘恩彰 吴清风;汉寿58.8万亩早稻栽插作业全面铺开[N];常德日报;2024年 6 记者 林敏 通讯员 蔡志军 柴宇浩;衢州早稻播种进度接近八成[N];衢州日报;2024年 7 肖秀节 王晋;信丰投入千余台农机收割早稻[N];赣南日报;2024年 8 记者 曾艳 通讯员 华辛明;会昌13.71万亩早稻开镰收割[N];赣南日报;2024年 9 特约记者 潘萍 通讯员 赵国梁;赣州经开区早稻预计产量4800吨[N];赣南日报;2024年 10 记者 陈秋成 刘维 通讯员 罗文武;全市84万亩早稻开镰迎丰收[N];来宾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长期连作棉田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轮作种植制度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解码微生物多样性,自然问题的解决方案
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长期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与水稻轮作三熟模式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综述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网址: 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7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土壤盐渍化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哪些
下一篇: 盐胁迫环境下接种根际促生细菌对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