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一类土壤微生物,因其能与多种植物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水分和提高植物抗逆性、抗病性而受到关注。在黄棕壤栽培条件下桃、梨和葡萄生长状况良好,有关柑橘丛枝菌根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对葡萄丛枝菌根的研究也有报道,但对桃和梨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以桃、梨和葡萄为试材,探讨其在黄棕壤条件下丛枝菌根的发育状况,以为丛枝菌根真菌在桃、梨和葡萄上的应用提供参考。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桃、梨和葡萄丛枝菌根发育状况田间条件下观察到桃、梨和葡萄根系具有泡囊、丛枝、菌丝等结构,说明桃、梨和葡萄是丛枝菌根类植物。桃根系菌根侵染率为23.43%-74.06%,梨根系菌根侵染率为35.80%-60.29%,葡萄根系菌根侵染率范围为31.03%-84.68%。桃土壤孢子密度范围为556.7个/100g干土-1216.7个/100 g干土,梨土壤孢子密度范围为163.3个/100g干土-600.0个/100 g干土葡萄土壤孢子密度范围为123.3个/100 g干土-456.7个/100 g干土。桃、梨和葡萄三种果树根系菌根侵染率均在春季达最高值,秋季菌根侵染率仅次于春季,再者为夏季,冬季最低;三种果树丛枝菌根泡囊在春秋季节发育较好,在夏冬季节发育不良;三种果树丛枝菌根丛枝数量年动态变化规律不一致,其中,梨根系丛枝年动态发育与桃相似,但各个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三种果树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在夏秋季最高,在冬春季最低。(2)桃、梨和葡萄树根系分布在武汉地区黄棕壤条件下,距地表100 cm以内的土层中,3种果树直径小于2mm的根系最多,占总根系数的67%以上,其次为直径2 mm-5 mm的根,其中,桃和葡萄60%以上的根分布在距地表30 cm以内的土层中,而梨60%以上的根分布在距地表30 cm-80 cm的土层中。(3)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发育的因子土壤碱解氮含量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菌根侵染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越高,菌根侵染率越低,而脲酶可以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孢子密度与脲酶活性、真菌数量、碱解氮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有效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相关知识
丛枝菌根真菌:草原土壤中的“宝藏级”微生物
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
接种菌根对马尾松育苗和造林的影响
Annual Review丨中科院王二涛组发表有关菌根共生综述
两个丛枝菌根共生基因在陆地植物中的宏观演化及其在十字花科中的演变/丢失研究
C03 园艺植物的长发育
全球尺度下不同菌根类型木本植物抗旱性差异获揭示
【羊城晚报】科学驿站|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全球尺度下不同菌根类型木本植物抗旱性的差异
黄萎病原菌胁迫对丛枝菌根化棉花幼苗根部防御性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
网址: 桃、梨和葡萄园丛枝菌根发育与土壤微域环境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739.html
上一篇: 土壤微生态环境对白僵菌宿存影响的 |
下一篇: 牵牛花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微生物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