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右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增强太阳光照射强度,提高蔬菜、瓜果质量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土壤的湿度和水分
D.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提早或延迟产品进入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大棚技术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A属于。不能增强太阳光照射强度,通过提高棚内温度进行生产,不能提高蔬菜、瓜果质量,B不属于,选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土壤的湿度和水分,C属于。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提早或延迟产品进入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D属于。
2.棚内空气温度高,棚外温度低,所以打开门时,门上部热空气向门外流,底部冷空气向棚内流动。A对。
考点:温室效应,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热力环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富阳市高三第八次质检(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题。
1.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A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有护海大堤 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
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D.海平面不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十一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题。
项目
气候区
年平均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平均热岛效应
亚热带
0.24 ℃
0.14 ℃
0.39 ℃
温带
0.54 ℃
0.80 ℃
0.25 ℃
高原区
1.03 ℃
1.70 ℃
0.45 ℃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
亚热带
15.38%
15.38%
23.08%
温带
25%
33.33%
0.0%
高原区
50%
75%
50%
1.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市高三10月阶段测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丙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C.甲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D. 乙风带为信风带
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阜阳一中高三最后一次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综合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下图回答问题。(34分)
(1)与1980年相比,该城市2009年交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对该市产生怎样的影响。(12分)
(2)评价该市钢铁工业区和化学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并说明判断理由。(10分)
(3)近年来该城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市区空气中PM2.5含量不断升高。简述改善该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市高三三检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在地质年代校老的柑垃构透地区常出现背抖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圈,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2.“地形倒置 ”现象( )
A.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改变了上下岩层的新老关系
C.说明表层岩层的佼蚀强度相同
D.导致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云龙二中高三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A城市所在半岛西岸的海岸特征及成因。(3分)
(2)比较A、B两城市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说出原因。(3分)
(3)说明A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是因为( )
A. 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 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 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 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16届陕西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是区域中的
A.行政管理中心 B.商业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 D.交通运输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膜覆盖与农业生产附答案解析
6.人们在塑料大棚中种植反季节蔬菜和花卉.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A.降水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第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于今年的4月20日至5月30日在山东寿光举行,下图为无土栽培展室的一角。该温室大棚展室中,利用许多塑料管道搭起纵横交错的立体支架,管道内为营养液,蔬菜的根部浸润在营养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无关 B.土壤对植物仅起固定作用 C.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能通过根尖 D.植物的——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题目] 日本东北部水稻栽培方法为春季在温室育苗.等到晚春气温上升时再在大田栽培.利用夏季高温生长.秋季收获确保产量.每年春季到秋季.来自北方寒冷海域的空气被称作“山背风 .对下图所示地区水稻种植有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日本东北部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降水B. 土壤C. 气温D. 地形[2]�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云南素有“世界花园 .“中国花都 的美称.是我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B.土壤C.地形D.水源小题2:荷兰是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与其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A.种植历史悠久B.科技水平高C.劳动力低廉D.交通便捷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读我国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A.棉花.瓜果.蔬菜生产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D.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2]该省区农业结构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降水减少.干旱加剧B.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C.径流量增大.洪涝加重D.黑土流失.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兰花是广为栽培的观赏花卉.共有150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的多样性B.种类的多样性C.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大全11篇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2.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利用“温室效应 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右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增强太阳光照射强度.提高蔬菜.瓜果质量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土壤的湿度和水分D.有利于提高作物�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821.html
上一篇: 公开课——花1精选.ppt |
下一篇: “南宁做法”为海绵城市建设锦上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