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十三、十四期沙龙音乐会顺利举办

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十三、十四期沙龙音乐会顺利举办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我院作曲理论学部沙龙音乐会暨道扬书院“美学漫步”系列活动持续进行中,第十三、十四期沙龙音乐会先后在学院364会堂顺利举行。该系列音乐会由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作曲理论学部助理教授金卓晟策划,以每期不同的主题系统地推广和普及现当代音乐。

音乐会合影

溯古之谕

Tales from Antiquity

9月20日,第十三期沙龙音乐会《Tales from Antiquity 溯古之谕》共上演了学院作曲理论学部本科生任泰霖、澳大利亚作曲家卡尔·维恩(Carl Vine)、英国作曲家布莱恩·芬尼豪赫(Brian Ferneyhough)、虞鹏飞、西班牙作曲家达尼埃·索拉诺(Daniel Serrano)和著名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的六部作品。其中,任泰霖的弦乐四重奏《赎》由四位同为本科生的演奏者王一潼、朴斌阁、邵泓宝和黄思博诠释,青涩中含有让人惊喜的思想深度。

学生王一潼、朴斌阁、邵泓宝、黄思博演绎弦乐四重奏《赎》

维恩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由钢琴家、我院青年教师刘潇雅演奏。刘潇雅作为第一位录制维恩全套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对这首充满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之作品的诠释堪称权威。在台上,刘潇雅全程背谱演奏,体现了极高的艺术素养与精湛的专业造诣。接下来,芬尼豪赫的作品第一次在沙龙音乐会亮相,他的作品《卡桑德拉的梦之歌》(Cassandra's Dream Song)由青年长笛演奏家林笑语演绎。林笑语细致、优雅的表演为现场听众了解这首独特的作品和这位20-21世纪重要的作曲家提供了优良的契机。

我院教师刘潇雅

青年长笛演奏家林笑语

下半场由我院作曲理论学部教师虞鹏飞所作的《苏轼诗三首》开启。作品在不规则的节奏律动下彰显了作曲家儒雅的个性,其优美的旋律让现场观众为之欣喜。女高音周旎和钢琴罗旭皆为我院教师,他们精彩细腻的表演为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索拉诺的小提琴独奏曲《魔叶》(Magische Blätter)由持续的高频泛音跑动织体构成,与前作在声响与美学上形成鲜明对比。这首对演奏技术要求很高的作品由我院青年教师杨允晶(Yoon Jung Yang)出色地呈现出来。

从左到右依次为:我院教师罗旭、周旎、虞鹏飞

我院教师杨允晶

最后,音乐会迎来了压轴大戏:巴托克的三重奏《对比》(Contrasts),由我院教师衣丞(单簧管)、何枢聪(小提琴)和刘潇雅(钢琴)诠释。这首巴托克的早期作品以鲜明的民间音乐元素和在当时实验性的音色尝试闻名。其中,小提琴声部要用到正常定弦与非常规定弦(scordatura)的两把琴,对当时的听众而言,是新奇的听觉体验。三位演奏家经过辛勤的排练,为现场的观众送上了高质量、精彩的演出,也为当天的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院教师衣丞(单簧管)、何枢聪(小提琴)和刘潇雅(钢琴)共同诠释三重奏《对比》

边缘之舞

Dance on the Brink

10月17日,第十四期沙龙音乐会《Dance on the Brink 边缘之舞》如期举行。音乐会上半场演奏了两首特邀嘉宾、法国作曲家菲利普·勒胡(Philippe Leroux)的作品——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VVV》,由我院教师何枢聪与刘潇雅演奏;为长笛与钢琴而作的《PPP》,由青年长笛演奏家林笑语与我院教师罗旭演奏。两首作品从创作角度,均代表了当今作曲界的极高水平,其中《PPP》从单一音型的原点出发,整首作品一气呵成,有波澜壮阔的节奏与音色变化,在音型发展上又百变不离其宗,是教科书般的室内乐写作范例。展现这两首作品的四位演奏家展现了对当代音乐纯熟的理解,他们巧夺天工的演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当晚亲临现场的勒胡亦对表演表示赞赏。

我院教师何枢聪(上左)、刘潇雅(上右)、罗旭(下左)以及青年长笛演奏家林笑语(下右)演绎勒胡作品

勒胡(左)与罗旭(中)、林笑语(右)

在两首勒胡的作品间,是我院作曲理论学部高平教授的《问山》。作为他这一辈中国作曲家中的佼佼者,高平的作品在技术与可听性中找到绝妙的平衡,同时亦具有很深的知识分子气息和情怀,独树一帜。《问山》为纪念汶川大地震所作,全曲笼罩在深沉的叩问中,用情而不滥情,扣人心弦。该作品同样由我院教师何枢聪与刘潇雅共同呈现,他们一改《VVV》中的法式轻盈,将《问山》中的肃穆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院教师何枢聪与刘潇雅演绎《问山》

我院高平教授(左)与何枢聪(中)、刘潇雅(右)

音乐会下半场,青年演奏家李思远演绎了著名美国作曲家查尔斯·艾夫斯(Charles Ives)近50分钟的钢琴独奏作品《第二钢琴奏鸣曲“麻省康科德,1840-60”》(Piano Sonata No.2, 'Concord, Mass., 1840–60')。作为20世纪钢琴独奏曲库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在内地却极少上演。李思远的演绎充满张力,同时亦将作品中冥想、沉思与美东乡野味并存的特点充分地体现。作品中,中提琴和长笛亦作为“意外”桥段加入,在后台和看台各演奏了一小段音乐,它们分别由学生邵泓宝和演奏家林笑语完成。

青年演奏家李思远

第十三期与第十四期沙龙音乐会结束后,分别照例进行了演后谈环节。在现场观众的陪伴下,演奏家与到场作曲家进一步阐述了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演绎经验,并一一回答了观众的提问。港中大(深圳)沙龙音乐会系列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现当代音乐的学术教育活动,至今已持续举办近两年。我们希望它可以走得更远,做得更多,亦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拥抱更广阔的山海与春秋。Remember, there is no guarantee, but there is always hope.

演后谈现场

(摄影:陈曦 音乐学院2023级研究生、陈冀川 音乐学院2022级本科生)

相关知识

我院多位校友将参加春暖花开·和五朵金花一起共迎“三八”国际妇女节音乐会
喜讯!我院药学部成功举办2024循证药学科研与药学服务实践技能培训班并牵头发布两项专家共识
教育学部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
与花共舞 芬芳绽放 ——我院举办花艺减压沙龙活动
2021年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及专业简介
我院举办“快乐女神节 花语留芳华”花艺沙龙活动
【协和青年】院团委青年科学部举办“走进花幼、关爱教师”健康科普活动
《茶山情歌》日语版昨晚唱响东京颂今音乐会
当花艺与古筝相遇——上海古猗园顺利举办园艺大讲堂之《插花艺术沙龙》
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健康人际,技巧社交”心理沙龙活动

网址: 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十三、十四期沙龙音乐会顺利举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80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 “康德美
下一篇: 打造美好人居环境,共营城市生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