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盛夏的东莞,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在麻涌镇鸥涌社区,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大棚内,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王燕君正在检查棚中兰花的长势。
正是炎夏,外面气温三十多摄氏度,大棚内的气温更是高得让人难以忍受,王燕君却每天从一两公里外的办公室步行来大棚,坚持花卉的科研工作,乐此不疲。
自2012年担任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以来,王燕君及其团队引导本地企业进入花卉领域,陆续建立七大示范基地,协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解决技术难点,打响品牌。与此同时,她还运用甜玉米主要害虫的生态防控技术,帮助农户提高玉米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业三十年,从粮食到花卉,她因为热爱
“王所,大热天又来看花啦!”
“是啊,来看看花今天长得怎么样。”
这是一段东莞粮作花卉研究所大棚内的工人与王燕君的对话。正如工人所感叹的那样,对于花卉,王燕君可谓是“痴迷”。
点开王燕君的微信头像,照片中的她身穿绣有蜻蜓的红色毛衣,站在玉兰花树前笑靥如花。而另一边,现实中的她,身穿白色T恤,顶着酷暑,去大棚里看她心爱的兰花。“我每天都会来大棚里面看看,观察一下花的长势。”王燕君笑着说,“这段时间,大棚里太热了,我都会带上两套衣服,方便汗湿了更换。”
1989年毕业于佛山科技学院的王燕君,毕业后就来到了东莞农业科研系统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来,她从普通的科研人员到高级农艺师再到农村科技特派员,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7项,市科技进步奖15项。主持或参与中央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中央农业推广项目4项,省级项目1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5项。选育通过审定花卉新品种8个。
“其实我一开始是研究粮食作物的,后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东莞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花卉市场兴起,我开始着手花卉的研究工作,专注兰科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以及百合、剑兰等球根花卉品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等。”王燕君娓娓道来她的从业经历。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东莞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不少本地人选择种植剑兰、菊花等花卉。王燕君及其团队也紧跟时代潮流,从2005年开始开展兰花研究工作,目前温室内有植株近20万盆,包含兜兰、文心兰、石斛兰、卡特兰等12个属的近180种兰花。
利用玉米生态防控技术,帮助村民降低成本
清晨,横沥镇水边村,大片的甜玉米在迎风成长。再过一两个月就是丰收的季节,村民们一大早便来到田里,检查玉米的生长情况,一派忙碌的景象。绿色、高质的甜玉米将带给忙碌的村民丰厚的回报。
而在几年前,这里的村民们却饱受病虫害的困扰。“以前飞蛾常常到玉米地产卵,危害很大。后来,我们用了市粮作花卉研究所推荐的生态防控技术,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农药的使用成本也降下来了。”当地村民说道。
王燕君介绍,当地的种植不懂生态防控技术,往往使用传统的药剂杀虫法灭虫,这样不仅会造成防治效果差,还会导致玉米产品质量下降。
“我们在了解农户的困境后,传授他们使用生态防控技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生物天敌的方式灭虫,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这样,既能有效降低病虫指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甜玉米的品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不仅仅王燕君一人,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还以百合鲜切花、水稻、花卉小盆栽等为主推技术,建立了多个示范户,切实帮助中小农户解决技术问题。仅2019年全年通过技术特派员的方式去企业及农户实地指导25次,电话指导约100多次,受到企业及农户的广泛欢迎。
建立七个示范基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花卉领域
在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大棚内,上千盆红掌花整齐排列、花朵爆满盆,令观者心生愉悦。
红掌花寓意着大展宏图,在搬新家、新店开张或婚礼喜庆时,总见到红掌花的身影。王燕君介绍,红掌花市场消费量大,花期3个月左右,消费性价比较高。她及其团队熟悉其种植方式后,帮助东莞市东供专业合作社在业内打响了品牌。
红掌种植门槛相对较高,属于设备设施农业,其大棚每平方米造价约为400元—500元,而且每个大棚需配备水帘、风机和空调等,仅一个大棚就需要50匹的空调10台左右。王燕君表示,红掌对土壤、日照、水分和肥料等元素的要求也颇为苛刻,这样作为“惠农”农业,它不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同时与大红掌需要1至2年才能培育出来相比,小红掌5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棚上市。
“我们主要做好种植生产这一环节,虽也曾遭遇小挫折,但好在东莞粮作花卉研究所保驾护航,一路走来都很顺。”东供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叶淑珍介绍。
不仅仅是东供专业合作社,从2013年起,市粮作花卉研究所陆续建立了三个较大的示范基地,包括位于谢岗镇的东供花卉专业合作社,位于麻涌镇的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位于东坑镇的卓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派驻了科技特派员,进行点对点贴身服务,从园区规划、销售渠道的建立,到品种选择、技术传授等,无一不是悉心指导。在该所的悉心扶持下,经过数年的发展,这三间企业都俱备了一定实力,并在业内打响了品牌。2018年三间企业累计销售红掌、竹竽、万年青等观叶花卉150万盆,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
2017年,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在原有基础上,再接再厉,新建四个示范基地,包括位于道滘济丰农业产业园的卉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凤岗镇的顺意花卉合作社、位于石碣镇的雅兰花卉有限公司、位于石龙镇的农星生物有限公司。几年来,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协助这几家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解决技术难点,建立良好的品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这四家公司已先后获评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作为农技特派员,在帮助企业和农户的道路上,作出了些许贡献。但是,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是全所人的共同努力。”采访快要结束时,王燕君一再强调道。
【图文/视频】施美
相关知识
“多亏了这些科技特派员”
东莞道滘附近花卉市场,顾客至上,东莞道滘附近花卉市场,包装精美,新鲜花材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风采③
武夷山百位科技特派员助力茶产业
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团队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东莞:荔枝成花率高长势喜人 市农科中心提醒果农,目前做好保花保果很重要
经济林科技特派员团队举办果树修剪技术培训
开展阳江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下乡服务宣传活动
[东莞解密]东莞烟花衰落之谜
供应花东莞花东莞花卉租赁东莞租花
网址: 东莞农技特派员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8894.html
上一篇: 【微核播报】生物防控,走入油茶之 |
下一篇: 【林业病虫害防治】油茶主要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