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一个文化的符号——献给爱兰之友
“兰”一个文化的符号——献给爱兰之友
仲兄
<p>此幅画作是本人仿郑板桥《兰竹》的作品</p> <p> 苍茫大地兰花何以独钟神州,生生不息?千百年来何以举国爱兰,情專意深?有关兰的诗词歌赋何以浩如烟海,蔚然壮观?中国人对兰花的认识应该说是先从对兰的认识开始的。……兰草之清芬,令人感到精神十分畅快。……为了交流彼此的这种认识,于是就出现了语言中的“兰”这个词。此时的兰,对于人的认识来说已从植物中的兰至语言中的兰了。作为词语中的兰,已经不只是单纯地对兰的植物特征的概括,而且是从其香味至其给予人的感受,加上人的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联想、想象等。而使其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这里面起最大作用的是中国最早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鼻祖孔子和中国浪漫主义抒情诗的鼻祖屈原。由于他们赋予兰以崇忘的象征意义,对兰的推崇,使兰从它的植物性升华到它的语义性,并进一步升华到它的文化性。</p> <p>此幅画作出自著名画家王兰若作品</p> <p> 孔子的“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屈原的“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和“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等名句被广泛地袭用,传播并在儒家的各种典籍中被引用,使兰这个词已成为“君子”,“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而衍化成许多事物的理想境界,美好情愫的褒词。至此“兰”已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而完全成为一个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了。</p> <p> 此幅画作是本人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所画。</p> <p>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人画了几束国兰代表抗日战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共赴国难、浴血抗战。</p><p> 孔子赞兰说:“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这句至理名言,既揭示了兰的崇高追求,也道尽了兰的历久弥香的根本原因。</p> <p>爱兰--写兰--赏兰</p><p> 对文人雅士来说,兰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是他们表情达意的一个载体。兰花象征着一种理想,它可以作为一种操守和德行的追求的表示物,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历代文人写兰多源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情调,也有人从其幽香和洁姿中发掘出一些新的意蕴获得一些人的美感。</p><p> 儒家崇兰,佛,道也钟爱于兰。佛道在中国、日夲、朝鲜等地从来对自己的宗教基地,居住的地方的一地理环境的选择就甚为注意。他们喜欢在名山大川的幽雅奇伟之处设点。也许是这个缘故吧,他们的生活环境就与兰花的生长环境常是类同。素有天下秀之称的佛教圣地四川峨眉山和素有天下幽之称的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就都产名兰。而这种花的超尘脱俗的品格也正是与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有相通之处。如宋代苏辙的《答林长老寄幽兰》诗就有点佛味:“谷深不见兰生外,追逐微风偶得之,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p><p> 今人,写兰以朱德,陈毅的诗最广为传颂,其诗是革命家以兰作为理想的品格情操的一种雅喻。朱德总司令的爱兰几近乎传奇式,他即使是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也硬是还有此种闲情逸致。</p><p> 三十年代红年长征时,对于当年困苦不堪,浴血奋战,朝不保夕的战士们其高洁的姿影。兰花习习的幽香给他们带来多温馨的慰籍和美好的憧憬啊!陈毅也喜欢兰花,曾写此诗:</p><p> 《幽兰》</p><p>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p><p>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p><p> 朱德总司令,作为人民的领袖,自有博大的胸怀,在爱兰这些日常生活里他也不忘与民同爱。</p><p><br></p><p> 於一九六三年三月三日来广州写下名诗:</p><p> 《兰花》 </p><p>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p><p>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贯五羊城。 </p> <p class="ql-block"> 本人对兰花有着浓厚的兴趣,很欣赏关于兰花的这两句话: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本人在自家的小花园里栽植了数十盆兰花,每当兰花开花时那种欣喜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兰株茂盛而清雅,茁壮而秀逸,兰香幽而远播。兰花可以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使我多年来萌发了对画兰、写兰的习惯,并收集有关兰花的工艺品。</p><p class="ql-block"> 兰花的文化内涵,以其独具的美给人带来艺术的情趣。中国自古以来之养兰、爱兰应该说是一种崇高的文化风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咏幽兰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婀娜花姿碧叶中,风来难隐谷中香。</p><p class="ql-block">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p> <p>以下都是我多年收藏有兰花图案的物品,请大家共赏。</p> <p>紫砂花盆</p> <p>以上三个是用银薄镶嵌兰花图案的福州漆茶盆系列艺术品。</p> <p>绘有兰花图案的茶杯,轻轻磨擦杯口边缘可发出悦耳的响声。</p> <p>茶盅</p> <p>茶杯及闻香杯</p> <p>洗盆</p> 相关知识
“兰”一个文化的符号——献给爱兰之友
刘清涌:兰花——一个文化符号
小李心中的兰道,国兰文化下的青年人
走进兰文化 解读刘清涌,刘清涌—当代中国兰花的文化符号
“兰茂”和“小明”穿越对话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城市IP驱动优质文化供给的嵩明实践
首届国兰文化艺术展昨在文庙开展
关于建设中国兰花(兰文化)馆的建议
“南山兰韵·共鉴风华”国兰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交流会
在成都杜甫草堂邂逅美好“兰”图
无锡“摆兰会”:有马湘兰郑板桥笔下的逸韵,也有名品幽兰
网址: “兰”一个文化的符号——献给爱兰之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