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走进新农村】南农菊花 科技赋能

【走进新农村】南农菊花 科技赋能

1577字

5分钟

视频时长: 4分27秒

日前,一款“菊花”口红迅速走红网络,清新的菊花红、娇艳的锦鲤红、热情的火红三款主打色号与月亮、水波纹、戏曲国风元素的包装完美邂逅,惹得网友争相抢购,据了解,这一网络爆款就出自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背后依托的是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江苏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菊花育种创新团队的科技力量。

上市之初,“菊花口红”只面向南农大在校学生销售,推出当天约1小时,几百支口红就被抢购一空。而在今年的第八届湖熟菊花展上,以菊花精油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菊花口红、菊花面膜、菊花沐浴露、菊花酒等一亮相,也同样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王海滨: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菊花研究团队成员

借助于我们省花卉产业体系的力量,借助(依托)于我们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那么将我们的菊花进行再次利用,进行一个精深加工,包括提炼精油、提炼色素、加工成日化用品,包括这两年我们研制出了菊花口红,菊花面膜、洗发露、还有沐浴液还有菊花眼罩等一系列的菊花衍生品,也是受到我们很多人的欢迎和喜爱。

据王海滨介绍,菊花精油是采用水蒸气蒸馏配合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等精细工序得出的,成分纯正,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抑菌功效。此外,食用菊、菊花茶等初加工产品,目前在我们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房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菊花研究团队成员

这个品种就是我们自主培育的一个品种叫南农金菊,它的特点就是香气比较好,汤色也比较好;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比我们原来老的皇菊品种,市场上目前主栽的品种要抗病,花期要早7到10天,一个它可以抢先上市,另外一个,它的产量要高20%左右。

2012年,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与南京江宁湖熟街道共同合作共建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基地占地约400亩,重点承担中国菊花品种资源保存,切花菊、盆栽菊、造型菊及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目前共收集保存各类菊花品种及近缘种属资源5000多份,是国内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和生产研发基地。江苏省花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团队研究成员、房伟民教授告诉记者,他们不断的对一些菊花品种进行改良更新,从而带动产业升级。

房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菊花研究团队成员

“南农香梨”是在我们传统菊的一个品种叫香菊,在它的品种基础上去改良的,那个品种(梨香菊)的特点是(花瓣)比较薄,我们进一步的通过杂交把它改良,一个花也大了,单个的重量也增加了,(花的)瓣性也增加了,还有一个就是花期也相应提前了。它的香气比较特别,多数还是比较接受这个味道。

小菊花作出大文章,其背后的专业研发、技术管控功不可没。

管志勇: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菊花团队研究成员、江苏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基地主任

菊花有连作障碍的问题,也就是说,常年在同一块地种植菊花之后,它容易发病,产量、品质下降。我们这块基地已经连续种植菊花八年多了,一直能够保持比较好的(长势和)效果,是因为我们每年有着连作土壤的健康管理技术,也就是说通过冬天土壤的深耕,冻融交替,有机质的添加,有益微生物的补充,来使土壤变得健康,这个技术用得非常有效果,我们会看到(菊花会)开得非常茂盛。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菊花研究团队,通过技术支持、自主品种授权展示等相继在省内外建立20多个菊花主题园,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夏梦苇: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工作人员

2013年以来,我们借助全域旅游这个东风,(以南农菊花为载体)发展出农旅融合这样一条道路。今年的第八届湖熟菊花展,总共是30天展期,有45万人次的游客来参观,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等菊花经济达到了5400万元。

来源:《走进新农村》第344期

编导:吴嘉点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科技赋能 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在开远市举办
以艺术赋能庭院经济 贵州北美艺术工作室走进南花村•老鸦寨
【春访三农】科技赋能催开“兰花”经济
科技赋能,让乡村有“智”更有“质”
“慧种植”贯穿农业全流程 科技模块打造村级“12345” 副中心乡村开出“数字花”
仲恺经贸学子:探寻花路——科技赋能花卉种植,直播带动花卉销售
百里杜鹃:科技赋能花卉产业 促进“两山”有效转化
副中心乡村开出“数字花”:“慧种植”贯穿农业全流程 科技模块打造村级“12345”
毕节百里杜鹃:科技赋能花卉产业 促进“两山”有效转化
科技赋能滇产蝴蝶兰走俏市场

网址: 【走进新农村】南农菊花 科技赋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25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0亚洲花卉种植技术及设施展
下一篇: 2022年广州花卉产业博览会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