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切花月季嫁接苗的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嫁接苗的栽培技术

点击 197回复 0 原帖 2021-01-22 21:14

切花月季嫁接苗的栽培技术

一、切花月季的生活习性

切花月季喜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黏壤土,pH值6-7为宜;喜肥,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又能避冷风、干风的环境。大多数品种适宜生长温度白天为15-26℃,晚上为10-15℃,冬季气温低于5℃时,即进入休眠,能耐-15℃的低温;夏季温度持续30℃以上时,进入半休眠,能耐35℃高温,相对湿度宜75%-80%。

二、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一)、选苗

生产切花月季的苗木以嫁接苗为主,要选用生长势好、嫁接口好的苗木,并去除砧芽(向下掰);几年生的大苗,适当剪除部分叶子、主根、老根,以降低蒸腾,促进侧根萌发,利于成活。如根系有发干迹象,应在定植前将根系放入水中浸泡24-48小时,使其吸足水。定植前将苗木集中一起喷洒1000-1500倍百菌清液,以防病。

(二)、整畦定植

江南雨水多,为利于排水一般作高畦,畦高20-25cm,畦宽50cm,每畦种两行,株距30-40cm,株间交叉,有利于通风透光。定植的时间根据苗龄可在春季或梅雨初进行。定植时,先调一盆泥浆,将苗木根系于泥浆中浸一浸,然后放入种植穴中,保持接穗竖直(不是砧木竖直),嫁接口朝南,使根系舒展,洒入细土后将种植穴周围土壤放入、压实,再拿住砧木稍稍往上提一提,逐株浇透水,并保持嫁接口高于土表1-2cm,以防止接穗生根。

一般定植当年不产花,及时摘除花蕾(不使花蕾大于0.5-0.6cm),使植株生长健壮,为今后盛花打好基础。

(三)、肥水管理

1、深耕施足基肥:一是在种植前进行,深度为40-50cm;二是在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进行,深度为20-30cm。基肥主要是有机肥,用量以每100平方米土壤施用3-5立方米为宜,可选用厩肥、堆肥、砻糠灰及稻草等。

2、在展叶期、盛花后及8月底进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磷、钾配合施用为宜。肥料用量视植株大小、生长情况而定,连续栽种3年的土壤要增施微量元素,浓度掌握在0.3%-0.5%为宜。

3、苗木定植后6周内保持土壤湿润。在春、夏、秋三季隔天浇水,夏季高温,配合沟灌效果较好,冬天每5天浇1次水。用软管浇水时,中压喷洒,尽量不要淋湿叶片。由于经常浇水,土表易板结,应及时松土,或用稻草、麦秸等覆盖地面,弱化浇水对地表的冲刷。

(四)、修剪

正确的修剪可决定产花期、单株产花量和出花等级。开一茬花就修剪1次,除去病枝、退化枝、弱枝,调整植株的高度,并结合掰侧蕾、抹弱芽。

修剪的形式有轻剪、中剪、重剪。轻剪是对健康枝条短剪,去掉向内扩展的两三个芽。中剪是将去年生长健康枝条齐基部剪掉一半。重剪是全株只留3-4根去年生的枝条,离地20cm即可,只保留基部3-4个芽。剪时距芽上方0.5-0.8cm,斜剪,选向外的芽保留。

(五)、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有:(1)选抗病品种。(2)冬季清除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加以深埋。(3)浇水时避免直接对植株喷洒,可减少病菌随水滴飞溅传播。定期药剂保护,在雨季和生长快速时,3-5天喷药1次;天气干旱、炎热生长缓慢时,7-10天或更长时间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500-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等,早春发芽前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螨虫。前者可用20%杀灭菊酯2000-2500倍液喷杀;后者可以用杀螨药剂喷杀。

(六)、采花

及时采收关系到切花的品质。过早采收,花枝容易产生弯茎;过迟采收则缩短了保鲜时间。月季的红、粉品种一般在第一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黄色品种应略早些,白色品种则在第三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

采花一般在清晨进行,花枝剪下后立即插入清水中(含0.8%百菌清),再分类捆扎,贮藏于1-4℃低温冷库,保持85%-90%的相对湿度。每捆枝数可依市场需要或供需双方商定,但应按品种、按级扎把,不要混杂。

相关知识

切花月季嫁接苗的栽培技术
高寒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温室土壤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技术
云南红塔切花月季大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的品种 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要点
花卉栽培: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花栽培技术.pptx
切花月季生产技术规程

网址: 切花月季嫁接苗的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31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天怎样嫁接桃树
下一篇: ✌提高嫁接的成活率,这些嫁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