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专题系列文章[外来物种入侵史]的第一期。
在中国的南方海滨地带,有一种植物在夏季时生长茂盛,呈现出绚丽的黄色花朵。这种植物被称为飞机草,也有人称之为昭和草。然而,飞机草的引入与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黑暗的时期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侵华时期。
飞机草,学名香泽兰,原产自美洲热带地区。它是一种外来植物,但它引入中国的历程却伴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其中包括了海南岛。海南岛被日本占领后,由于战争时期资源匮乏,当地居民生活异常困难,陷入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之中。而这一粮食短缺的问题也影响到资源紧缺的侵华日军。
为了解决当地侵华日军的粮食问题,日本人引入了香泽兰这种植物,希望它能够作为一种野生蔬菜,作为食物供给。不过,即便飞机草可以作为救荒野菜食用,但日本人的这个决策并非出于友善的目的或人道主义,而是为了满足占领地的粮食需求,满足其侵略需要。
在日本占领期间,飞机草逐渐在海南岛扩散开来,成为了当地的一种常见植物。这种植物的特点是繁殖迅速,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长。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加之日本人的大力推广,它在当地得以迅速传播。
飞机草的黄色花朵在夏季时盛开,形成一片美丽的黄色花海。然而,美景之下却隐藏着生态问题。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导致当地植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飞机草还可能对农作物产生竞争压力,影响农业生产。
但飞机草的这些缺点对于侵华日军来说都无所谓,他们种植飞机草的目的不是为了援助海南人民,而是为自己侵略中国的目的服务,海南岛的生态与他们无关,侵华日军对此根本不放在心上。
而在日本侵占期间,种植于海南岛的香泽兰还被日本人取了一个名字——“昭和草”,以纪念昭和天皇。在这一个名称中,蕴含着日本人对自己侵略行径的狂热,以及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冷漠。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茎泽兰在中国逐渐被重新命名为“飞机草”。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传说,根据海南人民的说法,当初日军种植飞机草时经常使用飞机播撒种子,由于这种特殊的种植过程,以及日军对于华夏的侵略罪行,海南人便形象地称之为飞机草。
尽管飞机草的引入起初并非出于友好的目的,但飞机草还是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在多番尝试之后,人们发现它的嫩叶不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中药材。
但有利必有弊。尽管飞机草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野菜,但它毕竟是一种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飞机草的生长难以受到限制。大规模肆意生长的飞机草,对当地的生态平衡构成威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对于南方地区许多农户来说,飞机草就是最令他们头疼不已的杂草之一。
飞机草,这个曾经被日本引入中国的外来植物,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而在这段外来物种入侵的背后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阴影。日本侵华,给中国留下的伤痕,至今仍未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