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对环渤海地区互花米草治理的建议收悉。经商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1979年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材料从美国引进,1981年首次在福建省罗源湾大规模试种成功,因其适应性强、繁殖快而迅速蔓延,目前在北起天津、南至广西防城港的海岸滩涂湿地均已发现互花米草。互花米草侵占红树林等原生生态系统,阻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我国沿海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植物。
近年来,为加强互花米草防控,我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均将互花米草列入其中。2016年,我部与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启动了《外来物种管理条例》起草工作,拟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作出规定,将为加强互花米草等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为开展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标准。
二是开展互花米草调查监测。2016年,我部组织各地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所列物种及区域性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开展调查,其中在福建、广西等沿海省份着重对互花米草进行了调查,支持相关省份开展互花米草监测活动。
三是开展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在上海崇明东滩、广西北海开展“刈割与水淹”“刈割+遮阴(覆盖)”的综合物理防控示范,逐步恢复本土植被,生态修复效果明显。此外,部分地区还利用化学药剂和生物替代方式治理滩涂湿地互花米草。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互花米草防治力度。加快制定《外来物种管理条例》,为互花米草管理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探索建立互花米草常态化监测预警制度,通过遥感、无人机和人工监测等手段开展监测预警;充分吸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经验,加快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感谢您对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 010—59193031
农业农村部
2018年8月17日
在美国沿海造成生物入侵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 END—
来源: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
2018第十届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 | 主题:筑梦海丝 共绘蓝图 时间:2018年9月28日-30日
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相关知识
沿海滩涂湿地的烦恼——互花米草
中国治理互花米草的政策概述
防治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 浙江启动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
福建沿海滩涂遭遇“互花米草烦恼” 清理难度凸显
警惕互花米草入侵!吕彩霞建议制定外来物种专门法律法规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江苏盐城专题研究互花米草治理
互花米草:从海岸“守护者”到难治理的入侵物种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治理标准正式发布
互花米草
网址: 互花米草已成为我国沿海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植物!加快对环渤海地区互花米草治理的建议答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5265.html
上一篇: 厦门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下一篇: 生态治理后互花米草二次入侵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