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都、花漾江城”
9月22日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湿地花城建设实施方案》,要把武汉打造成湿地花城。
方案指出,到2025年,武汉市要建设80个湿地类型公园、50个小微湿地,打造9处花卉亮点片区、10个花卉特色公园、30个花漾街区、300个街心花园、300公顷花田花海和500公里赏花绿道。擦亮“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的四季花城品牌,绘就“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的山水园林新画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
建设世界湿地之都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及上涉湖、涨渡湖、草湖、武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与修复,实施东湖、后官湖、杜公湖、安山、藏龙岛、金银湖等国家湿地公园综合提升,启动建设盘龙城遗址湿地公园、祁家湾青头潜鸭栖息地、府河及天兴洲野生鸟类栖息地等。实施梁子湖、孔子河等湿地修复与提升。
建设湿地类型公园,打造景观之湖,使湖泊湿地成为集聚休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加强中心城区的湖泊湿地的景观建设,改建24个湖泊公园,新建16个湖泊公园。新城区、开发区的湖泊湿地结合郊野公园进行建设,新建、续建40个郊野湖泊公园。
建设小微湿地,加强8公顷以下小微湿地生态治理,完成50个小微湿地建设及命名。建设杜公湖临空港大道段、柏泉湿地花田水生植物产业基地等小微湿地示范点,各区实施辖区范围内小微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
创新开展湿地管理,高质量建设智慧湿地,深入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建立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绩效考核等制度。
“江城”变“花城”
打造花卉亮点片区,建设江岸“历史之径”及长江湿地花园、江汉“金十字”、硚口“汉江湾”、汉阳“汉阳古城”、武昌“武昌古城”、青山“红房子”、洪山“大学之城”、光谷“黄金十字轴”等一批环境优美、绿色开放、活力共享的亮点片区。
建设花卉特色公园,强化沙湖公园荷花、和平公园月季等园花特色,新建、改建花卉特色公园各10个。
建设街心花园,建设300个街心花园(口袋公园),布置街头小景300处,完善健身便民设施,让市民乐享“推窗见绿、开门赏花、移步入园”的绿色福利。
建设赏花绿道,建设环汉口、环武昌、环汉阳等环城绿道,环黄塘湖、汤逊湖等环湖绿道,环九峰山、龙泉山等环山绿道,让绿道成为市民乐享的城市花道。
打造一路一景,提升100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强化武汉大道、长江大道、汉江大道等主干道花卉景观特色。将100条次干道、生活区道路打造为林荫路、彩叶路。提升100余条老城区支路绿化水平,增加花卉景观。在保障桥梁设施安全前提下,将城市高架建成“空中花道”,建设150公里城市环线、射线快速路月季花道。
建设花田花海,在闲置地、铁路沿线、临水空地等区域,通过撒播二月兰、波斯菊、百日草等一二年草本花卉,栽植美女樱、翠芦莉、山桃草等宿根花卉和多年生花卉,建设300公顷花田花海。
建设花漾街区,结合街区综合整治、精致街区创建和老旧小区绿化提升,布置花箱、花境、花墙、立体花坛、创意绿雕等,发动市民进行阳台、窗台美化,打造30个灵动时尚、特色鲜明的花漾街区。
武汉还将积极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花卉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举办永不落幕的家庭园艺展,开展金秋菊展、迎春花市等花事活动,打造“观购娱”一体的花展品牌,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并且围绕湿地公园、湖泊公园、赏花游目的地,新建、改建一批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及配套餐饮住宿,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节会,实现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的有机融合。
(来源 武汉市政府 湖北广电融媒体 责任编辑 朱宇航)
责任编辑 朱宇航
相关知识
武汉大力打造湿地花城 实施花漾江城行动
武汉加快打造“湿地花城”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武汉打造湿地花城新名片
打造中国花谷,武汉将建设湿地花城
500公里赏花绿道携手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武汉亮出“湿地花城”新名片
武汉打造湿地花城新名片 未来5年将建成231个生态项目
武汉打造“湿地花城”5年将建80处湿地公园
打造湿地花城 未来5年武汉将建成231个生态项目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武汉打造湿地花城新名片
打造世界湿地之都 未来5年武汉将建设500公里赏花绿道
网址: 80个湿地公园 300个街心花园 “江城”武汉变“花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6028.html
上一篇: “荒地”变花海,好邻居携手打造家 |
下一篇: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花园里的大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