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朦胧,荔湾湖上空高挂的月亮渐渐圆了。在湖畔的岭南园林——荔园里,水雾轻飘,一盏盏茶香漂浮于池塘之上。
9月17日,2021年荔湾区首届迎中秋茶文化非遗展示在荔园举办,本届非遗展示活动主题为“茶香荔园·花好月圆”,由荔湾区文化馆主办、荔湾区文旅发展中心协办,以传承传播岭南文化,擦亮岭南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做好非遗传承为核心,在佳节来临之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荔园茶文化盛宴飘香四溢
“茶香荔园·花好月圆”迎中秋非遗茶文化展示,以茶之礼与茶之器的形式回顾中国茶的兴发之路,了解荔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千年茶路的传奇历史,推动荔湾文商旅加速融合。
粼粼湖水,淡淡茶香。首届迎中秋茶文化非遗展示,展现了荔湾区作为中国茶叶交易中心的地位,宣传了广州传承悠久的茶文化底蕴。通过粤剧、香道、茶艺等非遗项目表演,为荔湾打造节庆文化品牌造势,也增添了荔湾湖景区的节日气氛。
舞蹈《簪花仕女图》借荔园景观演绎唐朝仕女宫廷游园生活,曲水流觞、花香月夜引人入胜,仿佛带领观众梦回大唐,沉浸在传统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展示现场,少女穿上古代服饰,呈现宋代茶器亮相仪式,与现场观众零距离互动。
在茶礼传承表演《茶礼》、粤曲弹唱《香茶礼赞》、非遗香道表演《岭南香事》和非遗点茶技艺等表演中,观众在美妙的园林景色和中秋月色中,饱览了一场中华茶艺文化展演,茶香四溢,回味久久不散。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荔湾区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茶叶是清末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因此,茶文化在荔湾区具有重要地位,芳村迄今仍是广东重要的茶叶贸易重镇。
广州茶艺继承了中原茶文化的精髓,并与广州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民风不断融合,形成了广府茶文化独特的一支。
在历史上,广州茶艺非常流行,广州人喝茶对氛围非常讲究,有专门从事茶艺服务的群体。过去,在西关大屋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的茶桌,望族的庭院里,还会设置专门喝茶的凉亭等,西关人家对茶叶、茶具等都很讲究。广州茶艺是广州人彰显品位,传播广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起学习广州点茶技艺
现存的广州点茶技艺,由宋代点茶法演变而来,将茶末放在茶碗中,注入少量嫩水调成茶膏,然后继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多次注水后,使茶与水充分相融,茶汤表面显洁白雪沫,点完后再将茶沫分别盛入小茶盏中供饮,每盏茶汤沫饽均匀。
广州茶艺所用的茶粉多数是由石磨磨制而成,这一步骤也成为了广州茶艺的第一步,上好的茶粉是用手动石磨加工而成,转速均匀,粉质细腻。
点茶碗选择直径12.5厘米左右、高6-7厘米的茶碗,碗内深,底宽,茶粉的多少根据点茶喜好而定,一般茶汤在碗内2/3。点茶前用开水清洗茶碗和茶筅,用绢布擦干。
茶水比一般为1∶10,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茶汤状态似糊状。冲泡水温86℃左右,分几次缓缓从茶碗边缘注入。
手握茶筅,用手腕的力量带动茶筅击拂,调出均匀膏状,然后前后快速均匀击拂出丰富的茶沫,手握茶筅时五指伸直,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在前呈弧形压住筅把,大拇指在后抓住筅把,手腕与手臂呈90°快速击拂,速度越快频率越均匀,则点出的茶沫越细腻。击拂时茶筅悬于茶汤与盏面之间,切忌紧贴盏底,并控制好力度。
奉茶时,茶碗的正面要向着自己,递给客人时,将茶碗放入茶托中,双手敬奉给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将茶送入口中,分3口喝完。
近年来,以荔湾区黄建红为代表的职业茶艺师在挖掘广州茶艺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积极搜集广州茶艺历史资料,向社会宣传普及广州茶艺文化,同时开展收徒传艺。广州芳村是广东重要的茶叶贸易重镇,广州茶艺文化品牌的做大做强,亟待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中华茶文化传承。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郎慧
【供图】荔湾区
相关知识
花好月圆荔园茶香,荔湾举办首届非遗茶文化展示会
区市场监管局:期待!双牌楼、慧食猫、非遗大戏……荔湾花市即将上新!
花有信 赴春约!第二十四届赵州“梨花节”暨首届赵州茶文化品牌推广大会开幕
以花为媒,2023年广州水上花市花卉文旅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花之美·茶之香”春游恩施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实录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成功申遗 成农业新名片
3月3日至3月10日,赏精品春兰,体验非遗文化活动,就在首届“上海春兰展”
茶与艺术同行
国潮崛起!9个品牌借势「非遗」营销案例回顾
非遗「奇袭」品牌营销,越古老越新潮
网址: 花好月圆荔园茶香,荔湾举办首届非遗茶文化展示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748.html
上一篇: 乌什县举办“石榴花·小手拉大手· |
下一篇: 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下册19.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