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吴】
钱宇澄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明代内阁大学士王鏊曾云:“昔在有宋,吾苏入参大政者,有两范公。”指的就是宋代的范仲淹和范成大,两人同是政治家且又文学成就斐然。其中,范成大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以田园诗为世人熟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范成大除了“文章政事,震耀一世”以外,还是一位博闻多识的才子。
书法家——南宋书法四家之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范成大与陆游、朱熹、张即之并称为南宋书法四家,四人的书法风格各有千秋、自成一家。清代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八载:“就所见者而论,自当以范、陆与朱子为大宗。皆有宗法,有变化,可以继往开来者。樗寮(张即之的号)益入,可称南宋四家。朱子以道学掩,范、陆以诗名掩,而樗寮以笔法授受有传,名乃独著。”他认为正是由于范成大的诗名掩盖了其书法造诣,又因其传世书法作品极少,故而后人对其书法成就大多知之甚少。其实早在南宋时,范成大的书法已声名在外,墨宝被人竞相珍藏了。其好友周必大在《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中载,范成大的母亲是北宋四大家之一蔡襄的孙女,名臣文彦博的外孙女,并指出其书法“公蔡氏所自出,古书法兼有真、行、草之妙,人争藏之。”
董史在《皇宋书录》中称范成大“近世以能书称”。甚至连宋孝宗也对他书法修养赏识有加,据周必大回忆,“寿皇尤爱赏,相与极论古今翰墨,教被赐予。”范成大的书法融合了北宋苏、黄、米、蔡四家之所长,“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同是南宋人的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也评价其书法艺术“纵之而矩不逾,敛之而锋无余。实宽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范成大的存世书法作品少,主要以信札、碑拓为主。他的行书代表作现有《赠佛照禅师诗》碑、《西塞渔社图卷跋》和《四时田园杂兴》碑等。草书主要以《垂悔帖》信札为代表,他还擅长擘窠正书,现存以桂林的《复水月洞铭》和《碧虚铭》等石刻为代表。明代王世贞曾总结其书法风格为“圆熟遒丽,生意郁然。”通过现嵌于苏州范成大祠堂壁上的《四时田园杂兴》诗碑不难看出,其运笔刚柔相济,飘逸自然。叶昌炽在看过这些田园诗碑后称范公为南宋书法第一人。他在《语石》卷十中写道,“草书若龙蛇飞舞,孙过庭、蔡元度不得大美于前。”由此可知范公善草书。当其后来又看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拓片后则进一步感慨道,“玉润珠辉,方流圆折,清而腴,丽而雅,由是知公善真书”。其归纳总结范成大书法造诣为“大小真行,皆臻能品。”最后还评价道,“余由是知公为南渡第一”。
园艺家——梅花研究的开拓者
在陈俊愉院士的《中国花经》一书中,称范成大为古代著名的园艺家。之所以称他为园艺家,是对其在园艺研究和实践领域所做贡献的认可。古代的很多文人都喜欢莳花弄草,特别是宋代以来,瓶花和盆景艺术逐渐盛行。但如果只是把玩欣赏,那最多可以算是行家,而不能称为园艺家。范成大通过其长期的园艺观察和实践,形成了有其独到见解的园艺著作。他对园艺界最大的贡献,当属其编著的《范村梅谱》。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本梅花专著,谱中记述有12个梅花品种及若干个腊梅品种。虽然梅花原产地是中国,并且有着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但在《范村梅谱》诞生之前,尚没有专门研究梅花的专著。范成大在填补空白的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我国是最早对梅花的品种、栽培、习性等进行专业研究的国家。
范成大对园艺的研究涉猎面很广,暂且不论其诗词文赋中对植物的记述,单单在其《吴郡志》和《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中就收录了达百种以上的植物介绍。如果光有理论而没有实践,那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园艺家。范成大正是这种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再用实践反哺理论的园艺家。他曾在范村中辟有梅圃和菊圃,进行种梅艺菊的实践。其在《范村梅谱》自序中云:“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他还在园圃中栽培了不少菊花,并著有《范村菊谱》,介绍了其所植的35种菊花,其中有黄者16种,白者15种,杂色4种。书中对菊花的品种、栽培、管理等做了详细记述,并将其在实践中得来的诸如菊花“摘心”“封殖”等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向世人传播推广。他还结合菊之习性特质,不断提炼升华比德思想,进一步丰富了菊花的文化内涵。
范成大在石湖之畔修建有别业,周必大曾介绍道,“至能之园……所植多名花。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盖太湖之派,范蠡所泛之五湖者。”杨万里也赞此园为“山水之胜,东南绝境”。据卢熊《苏州府志》载,石湖别业中有农圃堂、千岩观、玉雪坡、锦绣坡、说虎轩、倚川亭、盟鸥亭、越来城等景点,其中锦绣坡、玉雪坡等都是围绕着植物主题所营造的景点。园林中花木繁茂,景色秀丽,范成大在《闰月四日石湖众芳烂漫》中曾云,“尽把园林蒙锦绣,多添门户锁烟霞。”
民俗学家——宋代民俗文化记录者
在范成大传世的“三录二志”中,留存众多宋代民俗文化的详实记载。这些书中不仅记录了各地风土民情,还如实记述了当时部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如他在《桂海虞衡志》中,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生活在广西的壮、瑶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此书也被视为向外界介绍广西少数民族的第一本风土类专著。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少数民族服饰、婚嫁风俗以及当地土著鼻饮酒浆等生活习俗。
风俗是当地文化特质的一种表现,范成大在《吴郡志》中也专列“风俗”卷,介绍当时苏州的节气风俗。除此之外,在范成大的诗作中,有专家做过相应的统计,涉及到民俗方面内容的多达百余首,尤其是在《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十首》组诗中最为突出。在他的诗中,几乎可以找到涵盖了一年中各个岁节的风俗,如有元旦贴符、元宵赏灯、春社祭祀、寒食郊游、清明踏歌、七夕乞巧、中秋赏月等方方面面的描述,甚至对民众的服饰打扮和活动细节都有生动形象的记载。如其有诗云,“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讲的是春社活动中,民众以焚纸擂鼓祈愿伴随着社戏活动,无论老幼都愉悦参与其中的场景。又如,“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描写的则是寒食节少女们头簪鲜花,身着长裙,乘舟出游的情景。这些现今已逐渐消失的民俗活动,通过范成大笔下生动的记载,为人们研究宋代吴中风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地理学家——岩溶地貌研究的先行者
范成大善于观察,喜爱研究。一些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司空见惯的事物,在他这位爱动脑筋的人看来却是值得研究和记录的。他在前往广西上任时,途经江西贵溪,发现那儿的地貌有别于浙赣其他地方,便停下来进行考察并做了记录。这种在范成大笔下记述的红色岩石地貌,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丹霞地貌。如今的江西龙虎山已被作为丹霞地貌的典型例证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不敢说范成大是描述或研究此处丹霞地貌的第一人,但至少他的研究记述给这儿的自然遗产增添了不少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
他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桂林及其周边岩溶地貌的专业研究和专项考察上。其《桂海虞衡志》中专列的岩洞篇章,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对喀斯特地貌展开研究的著作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认为,范成大“岩洞篇”有较高的地理价值,是研究喀斯特地貌的重要文献。他也被称为研究钟乳石成因的第一人,曾细心地观察到钟乳石是通过“石液凝结所为”,而且是“乳水滴沥未已,且滴且凝。”他对桂林地区的洞穴结构以及峰林地貌皆有论述,并曾首先提出了“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的评价。这为此后诞生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作为岩溶地貌研究的探路者,范成大除了研究喀斯特地貌,还在矿石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广西矿物的分布、用途等详尽考察,用心考证,详细记录。据说李时珍在著《本草纲目》时,就引用了不少他对矿物的相关论述。此外,他还对海拔变化与植物垂直分布的影响、气温随垂直地形变化的影响等进行过研究和分析。他在经过长江三峡地区时又曾对当地的水文进行过相关记录研究。他不仅重视自然地理的研究,也曾关注到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古代地理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方志学家——开体例完备方志先河
苏州是方志的兴盛之地,范成大的《吴郡志》开了方志体例完备的先河,也成为一座地方志创新的里程碑。在《吴郡志》诞生之前,志书的体例以图经居多,就是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并且在门类体例上也没有定式。他所编著的《吴郡志》,就如同是一条分界线,地方志在此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过渡和跨越。这本志书给后来的修志者打了个样,使得后世的志书基本以此体例为蓝本,影响极为深远。此后的如《〔洪武〕苏州府志》等志书的体例就基本都是以文字为主,图画为辅,并且在门类设置方面基本延续其体例风格。
《吴郡志》共50卷,分沿革、园亭、坊市、风俗等39门,为范成大晚年归隐苏州后所著。此书编定后不久他就去世了,直到三十多年后的绍定二年(1229年)才付梓刊印。《四库全书总目》中评价这本志书时讲,“征引浩博,而叙述简赅,为地方志之善本。”对其在方志界的地位予以充分肯定。学术界也公认此书无论是从史料价值还是文学价值来看都是方志中的精品。
作为苏州人的范成大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在这本方志中,为他的故乡准备好了城市推荐语和形象宣传语。人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早的文献出处就隐藏在这本方志之中。除了编著《吴郡志》外,他所纂修的《桂海虞衡志》被誉为广西的第一部博物志,同样备受方志研究者们关注。
(本版由视觉苏州供图)
相关知识
【历史文化】林赶秋 ‖ 范成大与陆游的成都花事(二)
中国花卉业的古代遗产有:陈景沂《全芳备祖》、王象晋《群芳谱》、范成大《范村梅谱》
客厅放什么样的干花好看
花花世界之13:月季花
适合多种果树的嫁接方法,用在嫁接花椒上,成活率高的不得了。
客厅用什么干花装饰旺财 适合在客厅摆放的干花
中国插花简史:宋代常用的花材和花器.pptx
关于园丁的诗句(52句)
中国古代著名的花卉著作有哪些?至少10种?
月季花的花语
网址: 博学多才的范成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7578.html
上一篇: 【经济日报】大数据解码“植物王国 |
下一篇: 探究薄荷和吸毒草的身份(解析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