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岭
秋天,当草木枯萎,花事阑珊之际,一丛丛、一束束、一盆盆菊花却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秀出班行,从而,让人们欢喜叫人爱。
菊花,又称秋菊、节花、黄花、九花。菊花有甘菊、白菊、野菊之分,皆可入药。菊花之花瓣是丝丝条条的,中间的花瓣朝里卷着犹如鹰爪,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略微弯曲,又有些下垂。种菊花,在我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礼记·月令》中,曾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之句。战国时期,我们从屈原的《离骚》中,能读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美妙诗句。东晋爱菊之诗人陶潜,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曾有人统计说,我国古代有八大爱菊诗人,他们分别是:楚国之屈原,东晋之陶渊明,唐朝的杜甫、白居易,宋朝的苏东坡、陆游、刘蒙泉,清朝的法式善。古人将菊花誉为“花中君子”,说它是“避桃李之妖艳,抱松柏之坚心”。许多人之所以喜欢菊花,诚如宋代的刘蒙泉所说:“凡花皆以春盛,而实皆以秋成,菊独以秋花悦茂于风霜摇落之时。”有如斯之见的犹有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所以,陆机曾记载,我国将九月称为“菊月”。菊花中最为馨香者,要数梨香菊。你将手掌覆盖花朵上嗅一嗅,就可闻到一种沁人心扉的甜香,仿若天津的雅梨。菊花品种,在我国宋朝就已颇为丰富了。据宋人史铸所著的《百菊集谱》所载,已有130多种。后由清人所著《广群芳谱》中所记,康熙年间菊花品种业已到达260多种。而今呢,已有菊花品种荦荦大观3000多种;可谓:历史,远哉遥遥;品种,蔚为大观。
菊花以迎风而立、傲霜怒放的铮铮铁骨而令人肃然起敬。杜甫有诗云:“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它们的妩媚多姿,绚丽烂漫,优雅造型,同样赢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我国有数不清的女孩子以菊花为名。以菊花命名,除却百姓亲近自然、以自然为伴的纯朴,更是借用菊花“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来为孩子健康、顽强地长大而祈祷和祝福。
你看那一盆盆含苞、一朵朵盛开的菊花,错错落落,参参差差,有的放置在阶上、坛上、案上、几上、凳上不等;白的如玉,黄的如金,红的如丹,紫的如茄,绿的如碧,粉的如霞;有的像火焰一样热烈,有的如月夜一样静谧,有的似羽毛般轻柔,有的若贵妇般持重,有的宛舞女般妖娆,真乃色彩缤纷,仪态万千。难怪人们将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
你再瞧那一丛丛菊花的造型也迥然有别、各有千秋:狮子头、蟹爪、小鹅、金背大红等;有平瓣的、卷瓣的、管瓣的;有内扭曲的,有外扭曲的;有丝丝垂挂型的,有盘盘滚圆型的,有条条发散型的,有团团紧束型的;大的像盘盘葵花,中的如团团彩球,小的似盏盏花灯。它们犹如一首首抒情的诗篇,一幅幅立体的画作,一阕阙昂扬的颂歌,给我们的国庆,带来了隆重而最佳的节日礼花。
相关知识
菊之赞歌
百合花生命的赞歌
菊花盛事之木本之菊
幸运之花(富贵菊)
花文化之菊花花文化
多彩之夏百日菊
第十一届菊花文化节—“菊蕴花港·盛美中华”
菊之花语与民俗
美哉 中国之菊
如何利用生态位差异承载动植物【每个生态景观都是一首自然的赞歌】
网址: 菊之赞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39268.html
上一篇: 秋菊作文400字 |
下一篇: 菊花烂漫傲秋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