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当前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等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将河流打造成一个植物景观丰富、地域文化突出、水碧景美的绿色生态景观河,对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亟需水利工程与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河道规划设计,使城市环境得到美化,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提升。
        关键词:生态;景观;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环境以及河湖生态质量逐年下降,为了改善水生态、水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打造河道生态景观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如何将生态景观以及水利工程项目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对城市水利工程发展以及城市的生态转变起到切实有效的辅助性作用。
        1河道规划的原则
        1.1工程建设与生态景观并重
        当前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在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污水排放远超出河道水体纳污能力,加之部分河道缺乏生态基流,污水在河道内长期滞留,水质进一步恶化,常常形成黑臭水体,与河道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相差甚远。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等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何谈城市建设,因此需同步考虑城市建设与河道生态治理,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净化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景观,打造人类亲水、爱水、玩水的空间,提升城市的品位,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是生态治理还是工程建设都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修复改善河流的水生态环境,维护河道生命健康、实现河道功能永续利用。在人们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多方面功能,例如娱乐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等等,促进水利工程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项目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古代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大禹治水的传说,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水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代化水利工程项目治理工作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们在水利工程的治理工作过程中要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对水工程进行多方面的治理,并且注重当地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水生生物的发展,要保护好地域生态的多样性,由此也促进水利工程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2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必要性
        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是水利建设,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是河道硬化、渠化,不适合水生物的生长,水体自净能力差,也不利于回补地下水,缺乏景观工程,要想使城市得到美化、水利工程与生态和谐发展,就要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元素。因此,在河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环境,增加水生物及植物多样性,同时增加符合当地特色景观元素。营造自然、秀美、宜人的滨水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
        3.1城市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相融合
        河流是孕育城市生态文明的摇篮,穿城而过的河流滋养万物并调节着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河流植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景观形象。

干涸断流、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均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居住造成不适,因此在河道规划设计时首先要保障河道的最小生态基流,避免湖泊萎缩和河道断流,其次要保持河道的干净整洁、提升河流水质,进而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做到“河中有水、堤中有绿、岸上有景、景中有园、悠闲其间”的美好画卷。例如,在某城市当中,A 河流是贯穿城市南北的一条主干河流,但是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和管理,导致水体变臭,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之后通过对河道进行清淤疏通、切断污染源、进行生态修复等措施,采取水利工程措施和生态治理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式,该河流不仅仅生态改观,还建立起了水上乐园和水上公园,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也发挥了经济功能,给市民亲近自然提供栖息地,也提升了城市的舒适度,改善了城市风貌。
        3.2景观环境与水利工程相融合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宜人的气候环境和河流景观作为依托,这样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够净化城市空气,改变城市的自然组成。河道设计时可回归原始、自然,保留河道的蜿蜒曲折,采用生态护坡,摒弃单纯的混凝土衬砌,如在保障水利工程的基本质量和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植草砖、钢丝石笼、生态袋、生态混凝土等衬砌方式。通过生态护坡、跌水、增加人工湿地等逐步改善河流生态,同时依托河流增加当地特色的文化景观,以自身地域文化为灵魂,以水脉绿廊为载体,以增绿提质为手段,构建一个良好的对外展示平台。使游客对城市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有充分的了解,将水利工程与生态景观融合,打造成旅游必经之地。
        3.3与生态、景观结合的河道设计
        充分保留天然河道的线型,水面空间应充分考虑景观休闲游憩的设计,采取生态护岸的方式,使其恢复自然河岸的可呼吸性,发挥其防洪、提供栖息地以及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例如生态护坡可采用生态袋植草护坡,由河底沿边坡平铺至亲水平台,生态袋下铺设300g/㎡土工布。生态袋内装种植土,种植土内拌草籽。还可以采用水泥连锁块坡式护岸,水泥连锁块厚0.1m,下设0.8m厚腐殖土,水中可种植芦苇、千屈菜、香蒲等水生植物。临河设木栈道,部分河段沿堤坡设置亲水台阶等。利用水上栈道、木平台等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营造一处充满灵性、生机盎然的休闲滨河公园。
        结束语:
        总体而言,现阶段,河道规划设计存在诸多的不足,特别是与生态、景观的融合。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文章阐述了个人的几点思考,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建设,将生态、景观和水利工程统筹考虑,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居住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利于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飞翔.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62.
        [2] 陈远奇.太子河生态建设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8):103-104.
        [3] 周晖.生态景观河道共同发展的县城水利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3):139-140.
        [4] 周顶顶.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24+256.
        [5]郑晖.浅谈城市生态受损河道景观修复技术——以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为例[J].林产工业,2015,42(9):60-61
        [6]詹文泰.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6):97-98.
        [7]罗云洪.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4(10):205-206.
        [8]徐枫.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相关知识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论文
巢湖水用于城市景观河道生态补水工程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设计尊重自然
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范文
花卉小镇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构思
茶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范文
景观生态理论
浅析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水生植物配置
城市生态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网址: 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14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你好,花博丨开挖3个湖泊,崇明花
下一篇: 西丽生态公园工程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