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据图回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CuCl2+2NaOH=2NaCl+Cu(OH)2↓)
(1)整个反应过程中,Cl- 离子个数不变.
(2)与HCl反应的NaOH溶液40克?
(3)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
分析 (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生成沉淀 气体或水时离子数目减少,没参与反应的离子数目不变分析;
(2)由图可知,与HCl反应的NaOH溶液为40g;
(3)已知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盐酸和氯氧化钠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0g,可求出整个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解答 解:(1)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氯化氢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氯化铜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CuCl2+2NaOH═Cu(OH)2↓+2NaCl,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在此整个过程中,氯离子数目不变;
故填:Cl-;
(2)由图可知,与HCl反应的NaOH溶液为40g;
故填:40;
(3)设生成9.8g氢氧化铜沉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17
x×10% 9.8g y
80x×10=989.8g=117y
x=80g,y=11.7g
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所以m1=40g+80g=120g.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反应过程的先后,找出每个过程中已知物质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在炙热的铁块上浇一点水,发现窜出一丝火苗.(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汽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为了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小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
(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并能被磁铁吸引,则黑色固体为Fe3O4(填化学式).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高温_Fe3O4+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选择题
18.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D.上述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解答题
15.2010年1月《焦点访谈》介绍了我省首个“低碳小区”--温州中瑞曼哈顿西区景观工程,“低碳小区”内设有乔木种植近5000株,小灌木草坪10396平方米,小区年吸收二氧化碳量为227.8吨.而中瑞曼哈顿住宅小区西区共288户,按户均1辆车,每辆日均跑8公里计算,则年均共排出二氧化碳241.9吨,基本能够实现二氧化碳量的平衡.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
(2)而购买“碳汇”,营造碳汇林是目前世界流行的一种为自身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埋单、消除“碳足迹”的方式.按照温州某碳汇林项目二氧化碳25元/吨计算,该小区居民还应共花352.5元来购买本小区多排出的二氧化碳.
(3)而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D.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只有①②③8.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如何积极从自己做起去实践“低碳“生活,请写出一条:多植树造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选择题
2.根据现象或事实,用相关知识加以解释结论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C.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香气扑鼻---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解答题
12.全球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对于气候变暖的成因,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对此先后进行了4次权威的评估:1990年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指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1995年第二次评估报告定量地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得出了近乎确定性的说法,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4次评估认识逐步加深,最终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的说法逐步被人们接受.
(1)上文中提到的“66%、90%以上可能性”是一种B.
A.假设 B.推测 C.结论
(2)在2010年2月1日的《现代快报》上有一篇题为《“低碳”究竟是不是一个陷阱》文章,文中有1850年以来二氧化碳排与地球平均温度升高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作者分析后甚至认为“人类活动并没有对气候造成多大影响,发达国家提出的2050年之前要把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ppm为浓度单位),这其实是一个陷阱.”
读了以上材料后,你支持材料(2)作者的这一观点吗?理由是支持,由材料2图象可看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斜线增长,但是地球平均温度却时高时低,并没有随着二氧化碳的增长同步增长;(或:不支持,因为材料1中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所致;或由材料2图象可看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斜线增长,地球平均温度总体也在升高.)(其他合理的均可).
(3)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给出了你做这一件事而产生的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开小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2.7(Kg);搭公交车每人每公里0.08千克…请你计算:百公里油耗10升的小汽车(只有1人)行驶时,每人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0.27Kg.
(4)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能降低碳的排放量的“低碳生活”建议: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填空题
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与该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试管b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
检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通电→氢气+氧气,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变化过程中是将电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来源: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燃烧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
有①②④(选填序号):①酸雨;②粉尘污染;③白色污染;④温室效应;⑤水体富营养化.
(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个化学式因资料污损而模糊不全,请推测其化学式为H2SO4;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化合价从反应前的+4价变为反应后的+6价.
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同时能吸收二氧化硫.
(3)盐通常由离子构成,如:KMnO4由K+和MnO4-构成.请根据(2)中查阅的资料推测,KMnO4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它含有MnO4-(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
[题目]欲测量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a 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 mL气体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 g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 g固体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用氢氧化钠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当加入氢氧化钠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H2SO4.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①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②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 A 和 a , B 和 b )控制,其遗
已知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
为了让宾阳县变得更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进“花样宾阳 建设.使用适量的化肥可以让花开得更好.(1)不同的花卉需要施用不同的化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D.A.硝酸钾 (KNO3) 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钾 (KH2PO4) D.磷酸氢二铵((NH4)2HPO4)(2)在施用氯化铵时.不能同时施用草木灰等碱性物质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B. 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C. 锌元素有“智力之花 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D. 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食品加工厂在制作馒头等面食时.经常会用到食用小苏打.与工业制取碳酸氢钠不同.食用小苏打是由纯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CO2 + H2O + Na2CO3 === 2NaHCO3.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以下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公交车由燃油改为燃气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D.随意焚烧垃圾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据图回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CuCl2+2NaOH=2NaCl+Cu(OH)2↓)(1)整个反应过程中.Cl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1539.html
上一篇: 基于实物期权的林业项目评估 |
下一篇: 兴国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