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苗出齐后至插秧前这段时间是水稻苗期管理的重要时期,在管理上主要注意防止发生顶盖、烧苗、避免白化苗的出现,操作上主要是控水、控温、防病、防虫害。

一、  顶盖

发生原因:1、播种时没有压种,2、底水没有浇透,3、盖土粘性大,4、盖土过厚。

二、 烧苗

发生原因:1、苗床地选择不当,砂质土比泥巴土易“烧苗”,2、苗床地施肥不当,施肥不均匀、有机肥未腐熟,3、苗床地水分未浇透,4、播种后盖土不均匀或较薄,5.揭膜不及时。

三、  白化苗

发生原因:1、水稻秧苗在80%立针或一叶一心时期,白天温度较高而晚上温度较低时、且覆膜不严保温条件差时易发生“白化苗”。2、苗床上因温差较大土壤中“铁元素”不能正常吸收。

四、  苗床管理要素

(一)   控水、控温

首先播种前底水一定要浇透,原则上出苗前不要再浇水,确实缺水干哪浇哪。

补水要三看:一看早晚叶片上有无水珠,二看中午展开叶是否打卷,三看苗床土是否发白。

一叶后看哪里缺水补哪里,用15℃以上用清水喷浇,切记漫灌,2.5叶后要浇透水,浇水要在上午8点前喷浇结束。

(二)控温

控温的方法即是通风,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水稻在低于13℃时停止生长,低于8℃时产生延迟性冷害,高于35℃时也会抑制生长,一旦高于42℃秧苗就会发生死亡,根据不同叶龄要掌握温度管理的2. 5.8原则:在水稻一叶一心时,苗床最适温度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2--2.5叶最适温度20-22℃,最高温度不超过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3叶以上最适温度20℃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22℃。

(三)调酸、防病

水稻最适宜的pH值是4.5-5.5,这个环境可以提高育苗土壤中磷,铁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幼苗根系的吸收能力,并能抑制立枯病菌、靑枯病菌的产生而使水稻根系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高。在水稻3叶前最好调一次酸和喷一次杀菌剂防治苗床发病。

青枯病和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1、苗床土的粘度大通透性不好2、苗床土偏碱 3、苗床湿度大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4、播种量过大 5、大棚内温差大。

1、立枯病

主要是在太阳出来前检查苗床,如发现苗床秧苗叶片上没有水珠说明已得立枯病,这时打药就可以挽救,如果秧苗已发黄,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出后,根和茎连接处变黑,根易拔断,应用80%乙蒜素20ml+叶面肥(含腐殖酸和微量元素)30g兑水15kg进行喷雾,隔5天重复施药至移栽大田。

2、青枯病

主要是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变,是苗期通风少,床温高,浇水过多等引起秧苗徒长,根系不发达,根系供水能力小于地上部茎叶的蒸发。症状:叶片老绿枯死,根不易断。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床科学管理,早通风,多升温,控湿,同时,防青枯病应用80%乙蒜素20ml+3%中生菌素20g兑水15kg进行喷雾

3、绵腐病

苗床上在稻谷及幼芽周围长出白色,绿褐色棉絮状菌丝,多由低温高湿引起的,防治主要是控湿增温,用40%敌克松80g+80%硫酸铜50g兑水15㎏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30㎏喷雾。

4、恶苗病

只能用新型浸种剂(胎里壮),种衣剂(红盾)进行种子包衣消毒,以预防为主,如果苗床出现恶苗,及时用95%恶霉灵(绿亨1号)20g兑水15㎏喷雾。

(四)稻水象甲和稻杆潜蝇的防治

防治稻水象甲和稻杆潜蝇成虫:用48%毒死蜱80ml或用4.5%氯氰菊酯30ml兑水15㎏喷雾; 防治稻水象甲和稻杆潜蝇幼虫,每亩用48%毒死蜱200ml拌10㎏或用10%毒死蜱颗粒剂1000g拌10㎏细土撒施。

相关知识

水稻苗床怎么管理,水稻苗床的管理措施
水稻肥水管理技术
苗床管理,要因时因地因天气去管理
棉花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课件
棉花苗床管理及移栽技术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苗床管理
温室苗床厂家出售移动苗床移动式花卉苗床定制
苗床管理要注意哪些事?

网址: 水稻苗床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32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怎么种网上买的花苗,附花苗挑选方
下一篇: 设A为n阶方阵(n≥2),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