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病虫灾害常年发生面积为60亿亩左右,经大力防治后每年仍损失粮食1600万吨,全国每年需要80多万吨化学农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而利用生物活体、代谢物和提取物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生产重要的技术支撑。据专家统计,我国已有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2004年我国已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产品411个,年产量12~13万吨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12%;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还在以4%的速度递增。我国已有杀虫、杀菌抗生素类农药29种,年产制剂8万多吨,是国际上生产农用抗生素的大国。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抗病增产激活蛋白的研究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建立了位居世界前五名的虫生真菌菌种库,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真菌杀虫剂生产基地。我国生物农药2004年的总产量已经比“九五”末提高4.5%,产值达3亿美元,占我国农药年产值10%;使用面积达4亿多亩次。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诱捕器配套,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和桃小食心虫等,使用区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10~30%。物理诱杀技术已在我国31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主要防治对象为水稻、棉花、玉米、蔬菜和果树主要害虫。在新疆通过引导棉农在部分棉田周围种植苜蓿,有效地保护利用天敌,控制了棉蚜。全国农技中心还联合山东、河北、河南和陕西等省植保站大力推广生态控制技术,改造蝗区,可持续控制蝗灾,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的植物源农药和天敌工厂化生产也发展迅速,其中除虫菊是国内生产技术最完备的植物杀虫剂品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9万亩,产量达到5000吨,约占国际市场的1/4。
虽然各地生物防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生防技术的覆盖率仅占整体的5%;生物农药原创性拳头产品少;工艺和剂型的技术落后,产业规模小;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制剂的农药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60%的水平。要加速提高植保科技水平,从“和谐植保”的理念出发,做好技术选择与组装;因地制宜,加大生物防治与生态控制的比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摘编自:农民日报)
相关知识
生物防治在未来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农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pdf
我国建立了新型生物农药研发技术体系
康振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作物病虫绿色防控
生物学技术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我国RNA生物农药现状
生物农药的介绍及使用技术(培训).doc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发生趋势和防治意见
生物农药迎来加快发展新局面
网址: 我国生物农药和生防技术在病虫防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4378.html
上一篇: 秋花生防治病虫害 |
下一篇: 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