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霉病是番茄种植生长过程中常发的一种病害,俗称“黑毛病”,一般大棚温室栽培的番茄,比露地栽培危害重。该病在连续阴雨天易流行,其传染力强,一旦发生,铲除比较困难,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并严重影响其质量。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叶莓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番茄叶霉病病症番茄叶霉病在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症状,但主要还是危害叶片。
最常见症状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褪绿斑,后期着生黄色或灰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褪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从发病的顺序看,经常从植株下部向上蔓延。
叶霉病发病叶片正面
叶霉病发病叶片背面
番茄叶霉病发病规律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黄枝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温度为20-25℃,诱发番茄发病的首要因素还是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大于80%),发病越重,在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该病易盛行。而光照充足,相对湿度80%以下,温室短期内增温至30-36℃,可抑制病害发生,控制病害发展,气温30℃,病情发展也可受到抑制。
重茬地、过度密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的地块易发病。如不及早预防,1周内可使温室番茄毁棚绝产。感病期是开花结果期。早春低温多雨、连续阴雨天发病重。晚秋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叶霉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叶霉病番茄品种,应注意随病原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及时更换品种。
2、合理轮作
和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基数。
3、种子消毒
采用温水浸种,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子内外的病菌,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再用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取出种子后用清水漂洗几次,最后晒干催芽播种。
4、高温闷棚
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5、加强棚室管理
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旺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理下部老叶、黄叶,有利于通风透光;大棚种植区域适时通风,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
6、药剂防治
可使用腐霉利、多抗霉素、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药剂全株喷雾进行防治,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和中下部叶片。
发病前可用丙森锌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内吸性较强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可用乙嘧酚、阿米妙收等药剂防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一旦发生防治很困难,先从源头堵截预防
番茄得了叶霉病怎么办 发病症状 防治对策
番茄叶霉病该如何防治?
【技术】番茄叶霉病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怎么防治?番茄叶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着急!好好的番茄遇上了叶霉病!番茄叶霉病识别图集及防治
番茄“叶霉病”高发难治,掌握春季管理重心,多措并举避免损失!
难缠的番茄叶霉病,防治有妙招
番茄叶霉病症状识别,如何防治这些措施不能少!
西红柿叶霉病的防治,西红柿叶霉病防治措施?
网址: 大棚番茄叶霉病一旦发生,防治较困难!高效防病要趁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5370.html
上一篇: 【病害】春节将至,叶霉病防治马虎 |
下一篇: “苯醚甲环唑”竟能治这么多病!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