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贝类加工主要利用的是其可食部分,贝壳作为加工副产物大多被直接丢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提升贝壳附加值,实现资源再利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据统计,我国酸化土壤的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且仍在加剧,采取行之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刻不容缓。本研究将废弃牡蛎壳经高温煅烧,制备成土壤调理剂,施用在南岛无核荔枝土壤中,探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南岛无核荔枝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期为牡蛎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改善土壤酸化、提高农作物品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将牡蛎壳、贻贝壳、河蚌壳、鲍鱼壳、花蛤壳和扇贝壳分别在600、650、700、750、800°C条件下煅烧30 min,对产物的结构、p H值和交换性Ca~(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贝壳经煅烧后的产品均有调节酸度的效果。但在6种贝壳中,只有牡蛎壳在800°C煅烧30 min后,出现明显的蜂窝状微孔结构(直径2-10μm),且交换性Ca~(2+)含量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将其用于后续研究。为了探究煅烧牡蛎壳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获得在800°C煅烧30 min的商品化牡蛎壳粉。分别探讨了煅烧牡蛎壳粉在不同添加量和反应时间对Cd~(2+)和Pb~(2+)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煅烧牡蛎壳粉对重金属Cd~(2+)和Pb~(2+)有明显的吸附效果且与添加量正相关。为了探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南岛无核荔枝土壤酸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了大小基本一致的荔枝树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0 kg/棵(CK)、1 kg/棵(T1)、2 kg/棵(T2)、3 kg/棵(T3)4种牡蛎壳粉用量。对南岛无核荔枝土壤的p H值、容重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10个月的跟踪测定,发现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能明显提升土壤p H值,降低土壤容重,还能显著促进南岛无核荔枝对土壤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量为1 kg/棵时,土壤p H值由5.09提升至6.13,上升1.04个单位,容重由1.47±0.06 g/cm~3下降至1.28±0.05g/cm~3,下降12.33%;施用量为2 kg/棵时,土壤p H值由5.01提升至6.33,上升1.32个单位,容重由1.46±0.06 g/cm~3下降至1.28±0.02 g/cm~3,降低了12.33%;施用量为3kg/棵时,土壤p H值由5.08提升至6.27,上升1.19个单位,土壤的容重由1.46±0.03g/cm~3降低至1.26±0.03 g/cm~3,降低了13.70%。此外,在整个生长期内,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等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荔枝果实成熟后,对果实进行单果重、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测定。发现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提升南岛无核荔枝果实品质。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量为1 kg/棵时,果实单果重提升20.79%,果实硬度升高52.14%,糖酸比、固酸比均有显著提升。施用量为2 kg/棵时,果实硬度、糖酸比和多酚含量均为最佳,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8.92%、42.32%、和12.55%。在施用量为3 kg/棵时,果实的单果重、维生素C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8.35%、31.86%和23.46%。据统计,2021年,在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实验基地(面积为3亩)的果实总产量约为3000 kg,同比2020年(未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增长近30%。综上所述,牡蛎壳经800°C煅烧30 min后,具有较好的调酸、补钙和吸附重金属功效。将其制备成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施用在南岛无核荔枝酸化土壤中,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现象,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南岛无核荔枝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使果实品质和产量显著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2
相关知识
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南岛无核荔枝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土壤调理剂对温室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调理剂特贝钙对花生产量、土壤肥力及pH值的影响
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对花生产量及土壤pH值的影响
土壤调理剂可以缓解以什么问题?土壤调理剂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土壤调理剂种类如此多,再也不用担心土壤酸化啦!
土壤调理剂到底有啥用?哪些土壤该用?土壤调理剂该怎么选?
土壤调理剂
土壤调理剂对烤烟主要质量性状及烟田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土壤调理剂是肥料吗?
网址: 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南岛无核荔枝土壤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540.html
上一篇: 耕作方式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土壤理 |
下一篇: “BGA土壤调理剂”在小麦上的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