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花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日益跟进,路旁花坛的路况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城市道路旁边比较流行小型花坛,这种花坛可以改变了直接在地面铺设植物的方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计不同形状的花坛,同时种植的植物脱离了地面,使得城市道路的绿化具有立体的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的花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持续受雨水浇淋时,往往会有大量的雨水积留在花坛内,进而导致花坛内植被会被雨水持续浸泡,使其出现烂根的情况,影响正常生长,同时,由于道路两旁经常会由于市政规划建筑升级施工,使得花坛需要拆除,并搬运到固定位置存放,而现有技术的花坛往往为一体结构以保证稳定使用,这就使得拆除不便,同时搬运移动时由于整体较大,往往会发生磕碰造成损伤,进而需要重新配置花坛,增加了市政绿化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包括贴壁主体,所述贴壁主体内开设有两侧贯穿的t型排水槽,且所述贴壁主体一侧设置有多个纵向排列的花坛主体,所述花坛主体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安装机构,所述花坛主体均通过活动安装机构与贴壁主体活动连接,且花坛主体内均设置有排水结构,所述贴壁主体靠近花坛主体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的导流口,所述排水结构通过导流口与t型排水槽连通,以区别于现有技术,当花坛主体被雨水渗透时,能过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有效的自动排出,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同时活动安装的多个花坛主体可以将花坛主体与贴壁主体分离,以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搬运,同时有效减少碰撞破损的可能性,保证装置整体的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控制市政绿化成本,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优选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导流头,所述花坛主体内开设有排水道,所述导流头贯穿固定在花坛主体外部靠近贴壁主体一侧的位置,且导流头与排水道连通,所述导流头活动插接在导流口内,所述花坛主体内壁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水道连通,从而保证过多雨水的及时有效排出,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等距开设有多个,通过开设的多个排水孔,以有效提高排水速率,保证花坛主体内过多雨水的快速排出。
优选的,所述t型排水槽的槽口位置和排水孔位置均安装有滤网,通过滤网,以有效避免堵塞,从而保证过多雨水的有效排出,保证对花坛主体内植被的高效防淹保护。
优选的,所述花坛主体外侧套接有橡胶外套,以提高花坛主体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搬运移动的舒适性,同时对正常使用过程中人员不小心的碰撞磕碰进行有效的防撞保护,有效避免碰伤人员。
优选的,所述活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固定在花坛主体底部,且支撑支架远离花坛主体的一端与贴壁主体活动连接,以方便拆装,保证装置移动搬运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支架均匀固定在花坛主体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远离花坛主体的一端均与贴壁主体活动连接,通过多个支撑支架,以有效提高花坛主体安装固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安全稳定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支架远离花坛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支架均通过固定螺栓与贴壁主体活动连接,以保证花坛主体与贴壁主体的方便拆装,以便移动搬运。
优选的,所述花坛主体靠近贴壁主体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辅助定位柱,所述贴壁主体上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辅助定位柱分别与定位插孔插合,通过辅助定位柱,以有效提高花坛主体的定位能力,有效减少导流头定位时的承重负担,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持续稳定有效的倒流排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当花坛主体被雨水渗透时,能过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有效的自动排出,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同时活动安装的多个花坛主体可以将花坛主体与贴壁主体分离,以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搬运,同时有效减少碰撞破损的可能性,保证装置整体的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控制市政绿化成本,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壁主体后视平面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贴壁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花坛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俯视平面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贴壁主体;2-t型排水槽;3-花坛主体;4-活动安装机构;5-排水结构;6-导流口;7-导流头;8-排水道;9-排水孔;10-滤网;11-橡胶外套;12-支撑支架;13-固定螺栓;14-辅助定位柱;15-定位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包括贴壁主体1,贴壁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但不局限,所述贴壁主体1内开设有两侧贯穿的t型排水槽2,t型排水槽2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且所述贴壁主体1一侧设置有多个纵向排列的花坛主体3,花坛主体3为半圆形板体结构但不局限,且花坛主体3上表面向下凹陷,以便花植盆栽的放置,所述花坛主体3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安装机构4,所述花坛主体3均通过活动安装机构4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且花坛主体3内均设置有排水结构5,所述贴壁主体1靠近花坛主体3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的导流口6,导流口6为方形口结构但不局限,所述排水结构5通过导流口6与t型排水槽2连通,当花坛主体3被雨水渗透时,多余的水会从排水孔9流向排水道8,并经排水道8从导流头7流向t型排水槽2,进而排出到地面,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同时活动安装的多个花坛主体3可以将花坛主体3与贴壁主体1分离,以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方便装置整体的搬运运输,有效避免装置整体搬运移动时对空间的占用,同时有效减少碰撞破损的可能性,保证装置整体的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控制市政绿化成本,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所述排水结构5包括导流头7,导流头7为方形中空柱体结构但不局限,所述花坛主体3内开设有排水道8,排水道8为方形道结构但不局限,所述导流头7贯穿固定在花坛主体3外部靠近贴壁主体1一侧的位置,且导流头7与排水道8连通,所述导流头7活动插接在导流口6内,所述花坛主体3内壁开设有排水孔9,排水孔9为方形孔结构但不局限,所述排水孔9与排水道8连通,在使用时,当花坛主体3被雨水渗透时,多余的水会从排水孔9流向排水道8,并经排水道8从导流头7流向t型排水槽2,进而排出到地面,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
所述排水孔9等距开设有多个,通过开设的多个排水孔9,以有效提高排水速率,保证花坛主体3内过多雨水的快速排出,避免排水时间过长,进一步的,以有效减少植株被过多雨水浸泡的时间,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防淹保护。
所述t型排水槽2的槽口位置和排水孔9位置均安装有滤网10,通过滤网10,以有效避免花坛主体3内植被泥土跟随雨水流入排水结构5而造成堵塞,从而保证过多雨水的有效排出,保证对花坛主体3内植被的高效防淹保护。
所述花坛主体3外侧套接有橡胶外套11,以提高花坛主体3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搬运移动的舒适性,同时对正常使用过程中人员不小心的碰撞磕碰进行有效的防撞保护,有效避免碰伤人员。
所述活动安装机构4包括支撑支架12,所述支撑支架12固定在花坛主体3底部,且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在使用时,首先将花坛主体3上的导流头7对准导流口6插入,对花坛主体3进行定位,然后将支撑支架12与贴壁主体1固定,即可保证花坛主体3的方便拆装和有效排水,进而保证防淹的前提下,在市政规划建筑需要对花坛进行拆除时,以有效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搬运,保证稳定安全的搬运,避免装置磕碰损伤。
所述支撑支架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支架12均匀固定在花坛主体3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均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多个支撑支架12,以有效提高花坛主体3安装固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安全稳定的正常使用。
所述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3,而贴壁主体1上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支架12均通过固定螺栓13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进而通过固定螺栓13,以保证花坛主体3与贴壁主体1的方便拆装,以便移动搬运。
所述花坛主体3靠近贴壁主体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辅助定位柱14,辅助定位柱14为圆形柱结构但不局限,所述贴壁主体1上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插孔15,所述辅助定位柱14分别与定位插孔15插合,在花坛主体3的安装使用,通过辅助定位柱14,以有效提高花坛主体3的定位能力,有效减少导流头7定位时的承重负担,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持续稳定有效的倒流排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包括贴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壁主体(1)内开设有两侧贯穿的t型排水槽(2),且所述贴壁主体(1)一侧设置有多个纵向排列的花坛主体(3),所述花坛主体(3)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安装机构(4),所述花坛主体(3)均通过活动安装机构(4)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且花坛主体(3)内均设置有排水结构(5),所述贴壁主体(1)靠近花坛主体(3)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的导流口(6),所述排水结构(5)通过导流口(6)与t型排水槽(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5)包括导流头(7),所述花坛主体(3)内开设有排水道(8),所述导流头(7)贯穿固定在花坛主体(3)外部靠近贴壁主体(1)一侧的位置,且导流头(7)与排水道(8)连通,所述导流头(7)活动插接在导流口(6)内,所述花坛主体(3)内壁开设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与排水道(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9)等距开设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排水槽(2)的槽口位置和排水孔(9)位置均安装有滤网(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主体(3)外侧套接有橡胶外套(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安装机构(4)包括支撑支架(12),所述支撑支架(12)固定在花坛主体(3)底部,且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支架(12)均匀固定在花坛主体(3)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均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12)远离花坛主体(3)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3),所述支撑支架(12)均通过固定螺栓(13)与贴壁主体(1)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主体(3)靠近贴壁主体(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辅助定位柱(14),所述贴壁主体(1)上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插孔(15),所述辅助定位柱(14)分别与定位插孔(15)插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包括贴壁主体,所述贴壁主体内开设有两侧贯穿的T型排水槽,且所述贴壁主体一侧设置有多个纵向排列的花坛主体,所述花坛主体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安装机构,此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以区别于现有技术,当花坛主体被雨水渗透时,能过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有效的自动排出,以防止花坛里植被因为雨水过多,出现被淹和烂根的情况,同时活动安装的多个花坛主体可以将花坛主体与贴壁主体分离,以在市政规划建筑时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搬运,同时有效减少碰撞破损的可能性,保证装置整体的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控制市政绿化成本,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义;赵世高;陆慧;赵丙昊;苏梦;马恺;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相关知识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净化、灌溉功能的生态景观花坛的制作方法
立体花坛施工工艺流程及分析立.doc
一种花坛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景观花坛的制作方法
一种园林景观花坛的制作方法
太子河劳动节立体花坛制作方法
一种生态高位花坛的制作方法
迎春花盆景的制作方法
开封立体花坛制作方法
一种防水土流失的花坛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立壁式靠墙生态景观花坛的制作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6544.html
上一篇: 阳泉:加强绿地管护水平 构建城市 |
下一篇: 2023花坛设计图手绘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