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山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水利和水电、住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开山采石的开挖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山体边坡裸露,生态系统严重被破坏,并伴有局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也会造成河、湖、水库淤积,使洪涝灾害加剧,甚至造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严重的次生灾害,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对这些破损边坡和其他需要修复的山体护坡进行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是社会发展建设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前常采用的方式有护面墙、框格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喷锚混凝土护坡、六角空心砖护坡等工程护坡,虽然可快速有效的加固边坡,但工程造价较高,不利于植被恢复,有时甚至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浆砌片石、混凝土等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风化、老化,效果会越来越差,后期维护整治费用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护坡方式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实现破损山体边坡修复以及植被生态的恢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山体高陡破损面原地形高程,定位标高桩;

s2、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精确地放样开挖轮廓,用白灰画出轮廓线;

s3、将破损面进行上削下填;采用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将山体的高陡破损面开挖成台阶地形;破损面坡底填充土料;

s4、在建基面进行植物种植穴的定点放线;

s5、在种植穴的定点垂直下挖成上口下底相等的种植穴,土壤干燥时应于种植前浸穴;

s6、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整平,清除石头、瓦片、塑料袋等一切影响植物生长的建筑垃圾;

s7、选用合适的常绿苗木、落叶乔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根据放线严格栽植在s5中种植穴中进行苗木种植;选用不同的苗木,减少需要达到生态效果苗木的生长周期,从而达到山体破损面快速修复。

s8、苗木养护,在苗木栽培三月内进行成活养护,3月以后进行保存养护。

所述s1中标高桩沿等高线走向每30-50米布设一点。

所述s3中台阶每级高度为2-3米。

所述s3中山体表面为台地岩石时,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进行破碎开挖。

所述山体开挖后预留保护层,所述预留保护层使用手持式风钻开挖施工,然后通过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建基面。

所述s3中破损面坡底填充土料末端设置有挡土墙。

所述s4所述植物种植穴定点时根据设计的株行距及苗木的冠幅大小从外轮廓向中心品字形标明种植点的中心点位置,靠到园路边的花灌木种植点距离道牙1.25米,最后一排落叶乔木种植点距离绿地的边界线1.0米,常绿树距离绿地边界线2.0米。

所述s7中,常绿苗木选用圃地苗,所述圃地苗最低层分枝距地小于1米;所述落叶乔木选用枝冠分枝点为2.8米-3.3米,最低层至少三个侧技,且三个侧技分市均匀,每个侧枝的直径不小于3公分;所述花卉、草坪或地被选用长势良好、合乎规范要求的品种。

所述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s7中苗木的种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苗木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彻底清除带有病斑和寄生虫的枝条和叶片;裸根苗主要剪除过长的侧根,根系断口的劈裂部外和细弱侧枝;花灌木还要剪除枯死的细弱的分枝,提高愈伤速度和减少水分蒸发;

s2、对落叶乔木进行定干,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消耗,提高成活率;

s3、在种植穴内外施足基肥,栽植落叶乔木,及时浇水,及时检整理穴,洼面,发现塌陷,漏水情现及时填土堵塞,苗木倾斜要设法适当扶正,大苗设支护干;3日内浇第二遍水,5-10日内浇三遍水,每次浇水应浇足、灌透,以后视土壤水分情况适当浇水,直至进入雨季,提高成活率;

s4、将基肥均匀加入整好的土壤中,栽植花卉、建植草坪和植被,整地要求局部平整,活土层厚度不小于30cm,深翻后捡出影响生长的土壤杂质,打碎土块;如需要做微地形时,应按设计要求布置,长宽度依现场情况而定;

s5、当日栽植、当日浇水,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适用于山体高度大、坡度陡的破损面生态修复,将山体高陡破损面开挖成台阶地形,这种地形能留住各层台阶水分、养分,合理分布不同层台阶的植被生长空间,种植与山体高陡坡损面附近生态环境相似的植物,易于对植被的存活和后续养护,同时通过大量种植大规格乔灌木,来减少需要达到生态效果苗木的生长周期,从而达到山体破损面快速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土方施工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苗木栽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在山体高陡破损面采用分层施工方法挖成台阶地形,所述预留保护层使用手持式风钻开挖施工,然后通过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建基面,在建基面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进行破碎开挖出上口下底相等的种植穴,填入混有基肥的土壤,选用与山体破损面生态环境相似的植物进行栽种,利于成活和后续养护。如图2所示,在山体高陡破损面开挖种植常绿苗木、落叶乔木、花卉、草坪和地被,其中地被包括鸡尖草、无芒雀麦,高羊茅,紫花苜蓿,还种植有爬山虎。

上述施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测量山体高陡破损面原地形高程,定位标高桩,标高桩沿等高线走向每30-50米布设一点;

s2、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精确地放样开挖轮廓,用白灰画出轮廓线,便于施工人员直白的根据划线进行施工;

s3、采用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将山体的高陡破损面开挖成台阶地形,台阶每级高度2-3米,利于各层台阶水分、养分的保持;破损面坡底填充土料,填充土料末端设置有挡土墙。

s4、预留保护层使用01-30型手持式风钻开挖施工,风钻采用12m³/min移动式柴油机空压机供风,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建基面。然后通过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建基面,在建基面进行植物种植穴的定点放线,植物种植穴定点时根据设计的株行距及苗木的冠幅大小从外轮廓向中心品字形标明种植点的中心点位置,靠到园路边的花灌木种植点距离道牙1.25米,最后一排落叶乔木种植点距离绿地的边界线1.0米,常绿树距离绿地边界线2.0米;

s5、在种植穴的定点垂直下挖成上口下底相等的种植穴;

s6、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整平,清除石头、瓦片、塑料袋等一切影响植物生长的建筑垃圾,保护环境;

s7、选用合适的常绿苗木、落叶乔木、花卉、草坪和地被,严格按设计要求的苗高、冠径规格进行选择;常绿苗木选用圃地苗,所述圃地苗最低层分枝距地小于1米,选择叶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叶密集、树形端正丰满、无烧膛及脱退现象的苗木;所述落叶乔木选用枝冠分枝点为2.8米-3.3米,最低层至少三个侧技,且三个侧技分市均匀,每个侧枝的直径不小于3公分,落叶灌木选用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灌丛均匀,枝条分布合理的,要求落叶乔木主干明显,树皮颜色过度均匀,生长健社,树冠完整,嫩枝木质化充分,顶芽发育良好,径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所述花卉、草坪或地被选用长势良好、合乎规范要求的品种,根据放线严格栽植在s5中种植穴中进行苗木种植;

s8、苗木养护,在苗木栽培三月内进行成活养护,3月以后进行保存养护。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成活的要求是乔木在地表两米以上保持成活,树顶要出新芽,养护内容为浇水、松士、锄草、扩穴、扒淤、扶苗、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山体表面为台地岩石时,用液压岩石破碎锤进行破碎开挖,液压岩石破碎锤施工时,有岩石断面的终点向起点进行施工,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才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一层破碎完毕后,采用400反铲装渣,15t自卸车拉运至监理指定的弃渣场废弃,液压岩石破碎锤至预留保护层停止开挖。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土方施工简图,图中a为山体挖方,b为山体填方,1为山体,2为破损面,3为挡土墙,挡土墙3设置在填方b的末端。

在本实施例中,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中s7苗木的种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苗木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彻底清除带有病斑和寄生虫的枝条和叶片,优中选优增加移栽的成活率;裸根苗主要剪除过长的侧根,根系断口的劈裂部外和细弱侧枝,避免对养分的消耗;花灌木还要剪除枯死的细弱的分枝;

s2、对落叶乔木进行定干,保证落叶乔木生长趋势;

s3、在种植穴内外施足基肥,栽植落叶乔木,及时浇水,及时检整理穴,洼面,发现塌陷,漏水情现及时填土堵塞,苗木倾斜要设法适当扶正,大苗设支护干;3日内浇第二遍水,5-10日内浇三遍水,每次浇水应浇足、灌透,以后视土壤水分情况适当浇水,直至进入雨季,

s4、将基肥均匀加入整好的土壤中,栽植花卉、建植草坪和植被,整地要求局部平整,活土层厚度不小于30cm,深翻后捡出影响生长的土壤杂质,打碎土块;如需要做微地形时,应按设计要求布置,长宽度依现场情况而定;

s5、当日栽植、当日浇水,定植后及时浇透水,确保三天浇透两次水。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位置特别是成组栽植的相同树种的苗木,苗木的高矮、干径、冠幅、颜色、冠形等要相互协调,做到大小一致,搭配合理,排列整齐。单株载植的苗木定位在坑穴中央,成组栽植的苗木围绕栽植点按设计距离规划布局,局部线性排列的苗木,或组成图案的苗木,要根据放线严格栽植,保证栽植后有良好的美观度。苗木本身要保持垂直。不得倾斜。裸根苗木的根系在截植坑内充分舒展,带土球苗木要放平稳,然后分层填土、踏实。体量较大的苗木在栽植后采用适当方法,构造支架固定苗木,但不要使支柱与树干紧靠在一起,以免磨伤树皮。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山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适用于山体高度大、坡度陡的破损面生态修复,将山体高陡破损面开挖成台阶地形,这种地形能留住各层台阶水分、养分,合理分布不同层台阶的植被生长空间,种植与山体高陡坡损面附近生态环境相似的植物,易于对植被的存活和后续养护,同时通过大量种植大规格乔灌木,来减少需要达到生态效果苗木的生长周期,从而达到山体破损面快速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赵学军;李定生;马洪双;张杰;李娥娥;史晋华;施巨星;康伟;马骥;樊金兰;董莉;陈陆琴;李媛;包珑钰;雷嘉敏;宿瑞艳;吕剑南;曹建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植物园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相关知识

城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研究——以济南南部山区破损山体为例
绿色矿山建设中生态修复技术集成
河北:修复矿山生态 建设美丽家园
一种生态花卉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枣庄山亭全力做好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 不断扩大“绿色版图”
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精选5篇)
枣庄山亭全力做好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 不断扩大"绿色版图"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视角的城市蓝绿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为例.PDF
一种山银花快速繁殖方法

网址: 一种山体高陡破损面生态快速修复的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72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
下一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