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城风光如画,
每月都有花海美景。
从2023年4月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策划推出“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栏目,向市民游客推荐当月主打花卉,让我们在花开的季节,带着赏花的心,一起花城赏花。
◆ 3月之花:木棉 ◆
“奇花烂熳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
如果要选一种花来为花城广州代言,
那恐怕非木棉莫属。
木棉顶天立地,
正气凛然,
映照出广州人昂扬向上,
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上榜理由
放送春的消息 最爱“热情如火”
岭南三月,春风荡漾,绿树丛中,一株株高大的乔木,花红如火,尽染长空,浓墨重彩地向人们放送着春天的消息,这就是木棉。
木棉,又称“英雄树”“烽火树”,它既是花城众花中的颜值担当,又以一身英雄气在广州市民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年轻”的木棉树干部和枝条有短而粗的圆锥状刺,“年长”后仅树干基部具短刺或无刺。木棉生长迅速,萌芽力强,喜阳光,常高出其他树木,大可数抱。
木棉树冠整齐呈伞形,枝轮生,水平展开,干部直立;叶互生,掌状复叶,长25-40厘米,小叶5-7枚,长10-20厘米,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平滑无毛。
木棉的成长看温度。如果在光、热资源丰富的地方,木棉的树体高大,开花时间较早;一旦受寒潮冷风侵袭,长势就会放慢,花期会推后。
海拔每增加80米-150米,花期会推迟7天-10天,同一海拔山腰,西南坡植株比东南坡植株开花要早。
浑身是宝
果实纤维可防水 花、根、皮都是药
木棉开花时,满树殷红的花朵,如火如荼,烧赤长空。它浑身是宝,树干易加工,能“成材”;果实纤维防水,可“填充”;花朵性甘凉,能入药。
木棉的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粗,木质轻软,加工容易,可用作包装箱、胶合板、火柴、造纸、救生设备及隔热层板等用材。
木棉要长到30年,才能到达盛果期,每株产果最高达5000个以上,可收获木棉绒25千克,有一定经济效益。木棉的蒴果木质卵状,6月成熟。果实内充绢状纤维,不易被水浸湿,耐压,可作救生圈、枕心和垫衬的填充物。而它的种子含油脂,可供榨油,还能治疗疥疮。
木棉具有较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其花、根、皮均能入药。木棉花性甘凉,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
《本草求原》载:“木棉花饮”,取木棉花适量,同武彝茶煎水,常饮可治白痢、赤痢。
木棉树皮可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木棉树根可以散结止痛,治疗胃痛、颈淋巴结结核等。
很多以木棉花作为组方的中成药或凉茶被收载到药典及部颁标准上,可见木棉花的疗效确切。比如由广木香、松石、木棉花等药组成的二十五味松石丸收录于药典,功效为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硬化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木棉花还可以与多种食物搭配,形成既美味又有理疗功效的佳肴。
广州情缘
古木棉广州处处见
据《广州市市花——木棉》所载,木棉原产于亚洲、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都有分布。在岭南地区,民间流传“红棉开,春暖来”的民谚,人们把木棉开花视为天气转暖的花信。清人陈恭尹所咏“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的诗句,就是把木棉花作为寒暖地区分界的标志。
木棉在广东,尤其在珠江三角洲栽培历史久远。
据文献记载,木棉在广州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据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早在秦汉南越王赵佗时,木棉就有烽火树之称。
现在广州市市内和郊外名胜古迹四周有不少地方都生长着古木棉。黄埔庙头村南海神庙内古树参天,木棉红花若燃。初建于北宋政和三年的五仙观、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的六榕寺内,都有古木棉错落其间。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还对木棉的生态学特性等作过详细描述。书中记载:“三十余株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开,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
字里行间
木棉闹春跃然纸上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颂木棉的诗篇。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屈大均的咏木棉诗也有:“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之佳句。宋代刘克庄的“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和清代诗人惠士奇的:“木棉开遍芭蕉展”等,都描写了木棉盛放的景象。清代诗人陈恭尹曾写《木棉歌》:“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字里行间,木棉闹春的美好景象跃然纸上。
爱上木棉
压倒性高票当选广州市市花
广州人对木棉的喜爱在清代达到一个新高度,当时除了“羊城八景”,还专门评出“羊城古木棉八景”:越王故台、南海神庙、光孝寺、净慧寺、五仙观、玉岩书院、十丈红棉道、从化木棉村。
1982年,广州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当时推荐的候选市花多达58种,最终木棉获75.9%的支持率,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最高票数,被定为广州市市花。
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李建基珍藏了两本有关木棉的剪报集,内容有各类剪报约100份,包括诗歌、散文、歌曲、新闻报道、图片和篆刻等,内容涵盖木棉物候、获评为市花的过程等,甚至连木棉絮价格都有详细记载。
木棉高票成为广州市市花的次年,即1983年,李建基细心留意了木棉的花期,发现其开花日期普遍比前一年推迟了20天。
海珠广场西面的一株木棉树,1982年开花日期是3月16日,1983年迟至4月5日才开花。栽有多株木棉树的陵园西路,1983年最早开花日期是3月30日。
1984年,他再次对木棉展开观察,发现木棉开花日期比前一年提早16天。海珠广场的木棉树,在1984年3月20日就开花了。
李建基专门对木棉开花的早晚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虫害可能对木棉花期造成影响,他投书媒体,希望有关部门派出科技人员,为木棉查察病情,喷洒农药,加强保养。
广州街坊对木棉的喜爱,可见一斑。
特殊木棉
350多岁的“木棉王”见证历史变迁
阳春三月,打卡木棉盛放地,满树红花映衬无边春色,可谓相当“出片”。
在社交平台上输入“广州”“木棉”,中山纪念堂的“中国最美木棉”随即跃入眼帘。纪念堂内一共有29株木棉树,其中一株被称为“木棉王”,屹立在中山纪念堂的东北角。这株栽植于1669年前后的“木棉王”,如今已有350多岁高龄。
“木棉王”高约27米、胸围约6米、平均冠幅约33米。春回大地,“木棉王”迎风怒放,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赏花。
“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这首广州市原市长朱光的《广州好》正是“木棉王”的最佳写照。
“木棉王”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所在地从广州的军政要地到孙中山纪念地的变迁。
为了做好古树的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安排“树木专属护理师”对其进行日常照料,并在其枝条与文物屋面交会处等修建3条巨大的支撑柱,柱顶安装缓冲软垫,既托住了枝条的大部分重量,又为枝条的正常生长提供了空间。
此外,中山纪念堂还在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指导下,清理了树池内地被植物并把表层10厘米的土壤更换成营养基质土,把原有的围蔽树池扩大成开放式树池,为其提供更宽阔的生长空间。在细致养护下,“木棉王”依然神采奕奕地注视着羊城的寒往暑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甄志良、杨耀烨、栾晓森
海报统筹:崔素华
海报:王敏聪
海报文案:陈婷婷、崔素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相关知识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簕杜鹃,与广州“双向奔赴”的“绿化明星”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夏日摇曳鸡蛋花 记忆深处散幽香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
【图集】广州“英雄之花”初春含苞待放,木棉赏花地图来啦
广州式赏花
新武将情报|守护清河凤舞丹翎!魂将“丹翎孙尚香”档案公开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得春独早,“梅”景醉人
花讯展览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美丽异木棉,让秋日广州有了春天般的浪漫
凤丹访花昆虫及其访花行为调查
网址: 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8914.html
上一篇: 圣佳艺文志丨四时花卉记:山茶灼灼 |
下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凤仙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