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棉花病虫害防治方法培训.ppt

棉花病虫害防治方法培训.ppt

三、蚜虫、粉虱 苗期叫苗蚜,成株期叫伏蚜(迟发的棉田,氮肥多的棉田) 盛发期:7月中旬- 8月中旬(卷叶株率30%防治) 为害症状 生活习性 北部棉区一年发生10~20代。 高温干燥,棉蚜最适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85%。 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 粉虱 棉粉虱一年可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 防治药剂 啶虫脒 噻嗪酮 高效氯氟氰菊酯 刺吸式口器害虫,吸食汁液为害,具假死性。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黑,长不出主干。 四、棉盲蝽 为害症状 瑞德丰 棉花管理技术 RN华东市场及推广部 李光源 今年棉花价钱高! 棉花管理技术 一、棉花栽培 二、主要病害及防治 三、主要虫害及防治 四、棉花田除草技术 棉 花 栽 培 1、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生育期 :生育时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约150一180天。 (二)生育时期 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期; 1、播种出苗期(10-15天) 2.苗期 (40—45天 ) 3.蕾期 (25—30天 ) 4.花铃期(50—60天 ) 5.吐絮期 (30—70天不等 ) 2、生理特性 1、喜硼,缺硼时蕾铃容易脱落;叶柄环带是棉花缺硼的生理标志。 2、喜钾,缺钾时容易早衰,老叶发黄,严重缺钾时会发生红叶茎枯病。棉花一生都需要补钾,尤其是坐桃时进入需钾高峰。棉花生长季节多雨水,土壤施钾易随水流失,必须叶面喷施。 3、喜氯,缺氯时柔软易倒。 4、怕35℃以上高温,高温时不能受精,易脱落。 5、怕大风降温。 叶柄环带 棉花缺钾 3、蕾铃脱落与保蕾保铃的途径 防旱排涝、 及时防治病虫害、 化学调控、 适时施肥、 通风透光等。 具体的保铃措施必须要因地而异(由植株的现实生长与气候状况而定),再决定采取用那种措施进行保护棉铃。 缩节胺过量叶子小(左)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二、常见病害及防治 1、立枯病 2、枯黄萎病 1、立枯病 棉苗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根病之一。 接近地面 幼茎基部 病害发生规律 气候和土壤环境是立枯病流行为害的两个制约和决定因素。 春季多低温,容易发病。 过早播种,由于地温低,出苗慢,病菌侵染时间长,棉苗抵抗能力弱,容易发病。 多年连作棉田,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菌,病害会逐年加重。 防治措施 苗病害种类多,往往混合发生,因此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棉种处理与及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灌根:甲托、噁霉灵、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 2、枯黄萎病 土传病害,萎蔫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总称,发病后维管束深褐色。 为害症状 棉枯萎病菌能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季节侵染和为害棉花。 苗期感病的棉株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可显露症状,定苗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 夏季高温季节,病菌生长受到抑制,病势发展缓慢,症状呈现隐蔽。 至秋季多雨,气温下降,病菌生长旺盛,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苗期症状 棉枯萎病在棉花子叶期即可发病,常见的症状有: 1、黄色网纹型 2、黄化型 3、紫红型 4、青枯型 5、皱缩型 枯萎病状 枯萎病状 成株期症状 棉枯萎病成株期症状表现颇不一致,常见的是植株矮缩。病株叶片深绿,皱缩不平,叶片变厚叶缘向下卷曲,主茎和果枝节间缩短,有时扭曲。 有些植株受病后半边表现病态,另半边仍可生长,形成半边枯萎。罹病重的棉株,早期枯死。轻病株虽可带病存活。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病害发生规律 土传、种传病害,侵入早,潜伏期长,作物营养消耗多、长势趋弱时显症。 棉花开花结铃时,因为营养消耗大,长势趋弱,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 早用药预防,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棉花初现蕾施药,连续用药2-3次,及时追肥增强长势。 防治药剂: 50%多菌灵 70%甲基硫菌灵(白托) 56%甲硫·噁霉灵 三、常见虫害及防治 1、蚜虫、粉虱 2、盲椿象 3、红蜘蛛 4、棉铃虫、斜纹夜蛾及红铃虫 瑞德丰

相关知识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棉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同
浅析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大全
棉花病虫害防治手册.pdf
我国棉花病虫害防治策略及发展方向
植物病虫害防治安全培训要点.docx
棉花怎么防治病虫害?棉花生长期病虫害综合治理
棉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
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网址: 棉花病虫害防治方法培训.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95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专家送教下乡,为果农增收支招
下一篇: 西平县专探乡2022年早春麦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