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299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植物保护学科领域的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如下:明确了槟榔红脉穗螟在海南省的危害现状:红脉穗螟寄主包括槟榔、椰子、油棕、美丽针葵、鳞皮金棕、老人葵、金山葵等,在槟榔上主要为害花穗、果实及心叶,其中花穗受害最重,对产量影响也最大。槟榔植株受害率一般达6.67%-56.67%,严重时达60%-86.67%。明确了间种间养等农业措施对红脉穗螟影响:槟榔园合理间种农作物、间养家禽后,会显著降低园区红脉穗螟种群数量。对槟榔园红脉穗螟的天敌资源进行了整理:获得红脉穗螟本土天敌种类27种,其中蛛形纲7种,寄生性昆虫3种,捕食性昆虫9种,昆虫病原菌2种,其它捕食性天敌6种;获得一套天敌垫跗螋的饲养方法,明确了垫跗螋对红脉穗螟的捕食功能和释放技术;阐明了垫跗螋、绿僵菌对红脉穗螟的生物活性和田间控制作用。获得对红脉穗螟具有防治潜力的植物提取物3种:青葙甲醇提取物、薇甘菊三氯甲烷提取物及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筛选出植物源杀虫剂4种:烟碱、鱼藤酮、印楝素和除虫菊素;昆虫核多角体病毒3种: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和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探索了垫跗螋与其它生物防治因子的联合使用技术,在使用生物源药剂、植物提取物等后合理释放垫跗螋,可显著提高对红脉穗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研制出针对红脉穗螟幼虫的驱避剂、复配混合物配方和针对成虫的产卵忌避组合物,在红脉穗螟的无公害防治方面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集成出一套合理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红脉穗螟无公害防治技术。发表研究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批国家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登记科技成果5项;编制相关标准规范2项。编写红脉穗螟无公害防治技术宣传册1册,在全省农林相关部门举办红脉穗螟防治培训班2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4245人次,累计推广面积6.6572万亩次,发放宣传册10980余份,提高了技术人员和槟榔种植户对红脉穗螟的认识和防治水平。该项目所形成的槟榔重要红脉穗螟无公害防治技术,对于控制红脉穗螟危害,提高种植户的收入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同时获得的防治方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
需求匹配
相关知识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茶园杂草的种类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抚管要点:槟榔保花保果技术
浅谈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
槟榔花穗回枯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啤酒花叶螨无公害防治措施
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
小白菜害虫复合动态防治阈值及优化防治技术研究
无公害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网址: 槟榔重要害虫红脉穗螟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利用 – TTO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0719.html
上一篇: 空心菜白锈病的无公害防治要点 |
下一篇: 无公害梨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