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闽南民间雕刻的文化内涵一 多元文化的兼容品质 闽南雕刻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崇尚传统的精神,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整合,兼容并蓄是闽南雕刻文化品格,因此其文化内涵显得相当复杂,无不体现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兼容并蓄是闽南雕刻最大特点。 闽南雕刻体现一种质朴审美观念和文化意蕴。它通过物态的形式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审美和宗教、习俗的需求,它涉及民众的心理、情感、思维、风俗、礼仪和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1)民俗的影响 在闽南这个农业社会里,各种民俗活动频繁,传统农耕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四时八节有许多民俗节庆活动,特别是在两晋与南北朝时期,中原汉人向闽南迁移的人口从中原带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发展传统农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反映在雕刻的文化内涵上,在故事题材方面,传袭着中原文化的民俗事项的表达,虽然有某种变异,但在主体上可以看出其因袭的元素,这也是我们所说闽南雕刻与中原雕刻区域区分度不高的原因。泉州裴巷民居门口风狮爷(2)审美的影响 闽南人比较注重风水,也比较迷信,因而在选择艺术表现内容和题材上,十分讲究吉祥含义的图像,鬼狐仙怪故事尽量避免,特别到明清阶段这种趋向更为明显,甚为喜爱“八仙过海”、“八兽图”及“穆桂英挂帅”等题材,推崇喜欢的图案也是圆满的,诸如卷草纹、缠枝纹,花卉较为喜欢宝相花、牡丹、莲花、团花、石榴、葡萄等,闽南图案纹样雕刻都往圆美、对称的图像形式上靠。闽南雕刻纹饰(3)生活的要求 掌握一定的手工业技能的人群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生活状态改变了,努力摆脱了比较原始的游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生活,一旦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居住民俗、婚育民俗在组织形式上尽量往高质量上靠,于是在民居建筑雕刻上扩展了场景空间,追求大场面,许多雕刻场面里人物众多而不繁乱,画面热闹丰满,有的还在四周广泛彩镂空卷草纹样,与主体场景交叉融合,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4)闽南雕刻与闽南戏曲的发展也有一定关联。 闽南戏曲文化是闽南文化的精华之一。这也是文化组成的一部分,闽南戏曲早期大量搬演中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故事,戏曲人物的道德情操,爱憎分明、荡气回肠的表现,是艺术题材常用的图景。比如闽南高甲戏舞台上表现高亢激越,都是一种闽南文化内涵的映照。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戏曲文化艺术领先于雕刻艺术,从文化内涵和审美上影响着雕刻的审美。 闽南雕刻是逐步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依托的多元文化特征。宋元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汇所产生的经验与思维使艺术形象模式有着各种不同文化色彩在其身上反映。近代东南亚华侨的归来又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某些特点,应用在建筑装饰雕刻上,使部分闽南雕刻演绎着南洋风情元素,如闽南建筑中木斗拱雕是西方力神形象,这些都有别于中原传统样式,它吸收各种装饰的元素造型,使东西方风格建筑装饰和谐地共存,体现了泉州多元文化特性,既有中原文化的积淀,又有海洋文化的痕迹。 从文化语码的角度说,总体说来,影响闽南雕刻有以下几个方面,土著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加上从西晋末年开发始的中原文化、百越文化的影响,各种文化碰撞以及闽南人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使得这里生成了适合多种宗教传播的良好环境,形成和谐多元。 闽南文化特别受到中原文化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又呈现出自己的地域特色。闽南人对空间、时间、自然等问题的探讨,也重视对人性的把握。闽南多元文化融合其实是一种文化混合,混合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文化。闽南的兼容文化品格,走的是一条世俗的、伦理式的文化之路。 闽南在文化语码上创造出一种以中原文化为基调,并混杂各种文化语码的雕刻语言,这也是闽南人所具有的认同各种不同文化的胸怀。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知识
枫叶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探索枫叶的独特寓意与多元文化解读)
《朱一龙的历史感——论齐衡与宋型文化》
牡丹文化概述
关于牡丹文化,你了解多少?
国色天香冠绝天下(漫谈河洛文化)
妇女节消费逐年升温 顺丰同城品质服务满足多元需求
“南海I号”出水德化窑瓷器器形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
书店教装文创多元经营蔚然成风
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街道高花社区:打造多元文化阵地 点亮居民文化生活
购物中心“变身”美术馆,以“艺术+”营造多元空间场景!
网址: 闽南地区民间雕刻艺术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兼容品质 一、多元文化的兼容品质.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2315.html
上一篇: 雕刻艺术:雕漆 |
下一篇: 菜肴中的雕刻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