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恶作剧:一个女孩拒绝小伙子的求爱,她没有直说,而是把小伙子带到了乡下,当着小伙子的面把一朵玫瑰插到了牛粪上。不用说,小伙子一下子就领会了她的意思。
如果这个小伙子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可能不会明白鲜花与牛粪组合到一起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没有中国文化背景,不知道中国有“鲜花插到牛粪上”的俗语,更不会知道这有男女不般配的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常常移情于物,借物言志,而花卉常常被用做寄情抒怀的工具,历史上留下的咏花诗词书画名篇数不胜数。中国传统文化为花卉积淀了厚重的情感底色,很多花卉身上更有人格精神的折射,比如梅花代表了凌霜傲雪、坚强不屈的气节,荷花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牡丹寓意着雍容华贵、繁荣富强,桃花代表了财源广进、好运不断,兰花的身上反映了“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脱俗气质,而菊花独立清秋、高风亮节的品格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鲜花与传统节日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广东人喜欢过春节买桃花观赏,因为有“看春节桃花,行新年好运”的说法,再比如重阳节很多地方有登高赏菊的习俗。特别是近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花卉成为西方洋节必不可少的情感寄托物,情人节年轻人喜欢互赠玫瑰表达爱意,圣诞节很多中国人也要买上几盆圣诞花布置居室,母亲节和父亲节,做子女的都要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束康乃馨。
由此看来,花卉既是物质消费品,也是情感寄托物,花卉从业者一定要多了解花文化的知识。不了解花文化盲目推销自己的花卉往往会闹笑话。比如清明节给客户制作祭奠花篮,如果不是以白菊花为主花材,而是选择了大量火鹤、玫瑰等色彩艳丽的花材,除非客户有特殊要求,否则会让客户大为不悦。因为在东方传统文化中,色彩淡雅的白菊花才是寄托哀思的丧葬用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边缘化”节日被花卉从业者忽略,比如国际儿童节、妇女节、教师节、青年节、中国记者节、国际护士节是属于特定人群的纪念日,有些节日似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搭边,比如世界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地球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世界无烟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旅游日、国际住房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消除贫困日,这些节日都没有特定的纪念性用花。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的热度虽然不可与春节、元宵节同日而语,但同样大有花卉消费潜力可挖,因为这类节日和纪念日往往会搞庆典活动,对花卉的需求量依然不小。所以花卉从业者要从营销的角度多去了解这些节日的文化背景,为节日庆典活动锦上添“花”。
节日花卉商机无处不在,关键要找准节日与花文化的契合点。
相关知识
找准节日与花文化的契合点
找准痛点,为春季节庆旅游氛围营造 “景”上添花。
不同的节日送哪些花,不同的节日送花好吗
景观营造与文化传承:新洲花朝节的现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中国节日送花礼仪,各个节日送花的礼仪
野猪不再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如何找准保护与猎捕平衡点?
中秋节里的插花文化,花团锦簇共团圆
节日送花:光棍节有哪些送花表白攻略?
中秋节里的插花文化,花团锦簇共团圆
花卉与节日
网址: 找准节日与花文化的契合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5240.html
上一篇: 评论|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基 |
下一篇: 什么是节日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