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螨的为害状与辣椒病毒病的症状相似,但仔细观察这两种症状还是有区别的,另外茶黄螨对不同寄主的危害也是有差异的。及早发现是防治的关键。
秋天是茶黄螨发生的季节。我第一次见到茶黄螨是在1976年的秋天,在北京四季青公社(目前的四季青乡)巨山大队的茄子上见到的。当时有几株茄子上出现了一种“怪病”,紫茄子的茎和果实应当是发亮的紫色(图1),却变成了无光泽的灰黄色,表面长了一层木栓化的粗皮(图2);
▲图1.未被茶黄螨为害的圆茄植株的茎和果实
▲图2.茶黄螨为害茄子果实,表面长出木栓化的粗皮
病株上结的茄子个头不小,表面长出了一层木栓化的组织,还有些茄子开裂,长成开花馒头状(图3)。
▲图3.茶黄螨为害茄子,导致果实开裂
再仔细看,不仅是果实上有这样的病变,实际上叶部也有这样的情况,除了皱缩,在叶背面还出现木栓化的症状(图4)。
▲图4.被茶黄螨为害的茄子叶片,叶背面木栓化
如果多次被害,茎会变得一节节的,即油亮的紫色和木栓化的黄灰色交替出现。当时研究蔬菜病害的老师们都没有见过这种症状,有个别的老师怀疑这是一种新的病害。但是,此后的一段时间我被派去“援外”,随着这片茄子的拉秧,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下来。
1979年我继续开展北京市蔬菜病害调查课题时,又遇到茄子开裂的问题。此时这种病害的病因已得到解决。据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翁祖信老先生从国外文献上得知的,是一种被称为茶黄螨的害虫所致。
这种虫子极小,一般用肉眼很难见到虫体。等到被害状逐渐显现出来,如出现了裂果,才能发觉是受到茶黄螨的为害。开始为了能见到这种害虫,取了一些木栓化的茎和果在解剖镜下观察,但是都见不到虫子。后来发现为害茄子的茶黄螨都集中在茄子的嫩叶上,特别是茄子生长点附近。一般在解剖镜下即可以看到,是一些长约0.2毫米、发亮的黄白色、呈半透明状、近椭球状的若虫和成虫(有材料说成熟的成螨是琥珀色)在上面爬来爬去(图5、6)。
▲图5.茶黄螨的若虫
▲图6.茶黄螨的成虫
再仔细看还可以看到在茄子生长点附近有一些形状奇特的卵:卵呈半球形,附着在幼嫩的组织上,在卵露在外面的弧形表面上还会有6行半球状的鼓包(图7、8)。这种特异性的卵便成了识别茶黄螨的依据,只要见到这种带有鼓包的卵即可以认定这种蔬菜上发生了茶黄螨。
▲图7.茶黄螨卵的正面观
▲图8.茶黄螨卵的侧面观
此阶段,植株木栓化和开裂的果实,都是茶黄螨在茄子上留下的为害状。实际上害虫已转移到植株幼嫩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种害虫的报道也多了起来,在分类上属于蛛形纲真螨目跗线螨科,是多食跗线螨属的侧多食跗线螨,又名茶黄螨。茶黄螨不仅为害茄子,常见寄主作物还有辣椒、番茄、黄瓜、西瓜。而文献上报道的更多,包括:马铃薯、丝瓜、苦瓜、菜豆、豇豆、芹菜、茼蒿、落葵、萝卜。还有一些经济作物和树木,如:棉花、烟草、茶树、柑桔、香椿(图9)都能被侵染,已成为一种常发的害虫。
▲图9.茶黄螨对香椿的为害状
这40多年来,笔者所见到的茶黄螨虽然最早是在茄子上,但最为常见的仍是在辣椒、甜椒上为害。为害甜椒时,在果实上引起的症状和茄子比较相似,即在果实上形成木栓化的大斑(图10)或果面被木栓化的组织覆盖,使果实生长受阻,最后形成僵果。
▲图10.茶黄螨为害辣椒果实后,果面形成木栓化的大斑
与为害茄子不同的是,茶黄螨在辣椒和甜椒上不大会造成裂果,更常见的是对甜椒、辣椒叶片的为害,使叶片皱缩变小。有人说茶黄螨的为害状与辣椒病毒病的症状相似,但是,仔细观察这两种症状也不难区分。
▲图11.茶黄螨对辣椒植株的为害状
▲图12.甜椒被茶黄螨为害后,生长点缩在一起
此外,茶黄螨为害茄子的时候,如果防治及时,一般新长出的枝条会得到恢复,重新长出的茎表面油亮、呈紫色。但是,辣椒被害时,往往不能恢复,一般不会长出新枝,直至植株死亡。2015年北京通州一个蔬菜基地辣椒上发生了茶黄螨,由于防治得晚,造成辣椒生长点被破坏。虽然用哒螨灵将虫子防治下去,但被害株一直到秋后都没能出现新枝,最后不得不提前拉秧。
茶黄螨对黄瓜的为害和辣椒有些相似,即叶片也会突然变小,植株变矮。有时上部心叶会出现枯死(图13)。被害的瓜条虽也出现木栓化的斑块,但一般不会开裂(图14)。
▲图13.黄瓜植株被茶黄螨为害后,心叶枯死
▲图14.茶黄螨对黄瓜瓜条的为害状
茶黄螨为害西瓜时除了叶片变小外(图15),幼瓜也会开裂(图16)。
▲图15.西瓜茎蔓被茶黄螨为害后,叶片变小
▲图16.被茶黄螨为害后,西瓜幼瓜开裂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笔者认为茶黄螨对寄主的危害是有差异的,对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菜豆的危害更严重一些。此外,同一种寄主上,不同类型的植株受害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辣椒,一般窄叶的品种较宽叶品种略抗茶黄螨;在茄子上为害后,圆茄的开裂程度要较灯泡茄、长茄更为严重。
茶黄螨除了在秋季出现以外,其他季节也有发生为害。曾经有一年在2、3月就有菜农送来了茶黄螨为害的番茄幼苗。据文献记载茶黄螨一年可发生25~31代。在热带和温室中,它可以周年发生。尽管如此,在有些地区茶黄螨的发生还是有季节性的。如:在北京的保护地,一般3、4月始见,至5月开始明显增多,6月至9月下旬都有大发生的可能,11月以后渐少;在露地,茶黄螨一般6、7月开始发生,7、8月增速变快,8、9月达到发生高峰,10月以后也逐渐少见。
据报道,茶黄螨有很多天敌。如:智利小植绥螨、黄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拉哥钝绥螨、伊拟绥螨、塔六点蓟马和小花蝽等都会捕食茶黄螨。因此在发生茶黄螨为害后,极个别的时候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它会自行缓解或消失,这有可能和天敌存在有关。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如果不干预的话,危害会越来越严重,使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茶黄螨防治上,只要做到及时发现,防治并不难。目前茶黄螨已成了我国多数地区的主要害虫,而且一般从苗期开始就可能发生。
☀首先,从种植开始就要想到茶黄螨的存在。从茬口安排上,要设法切断茶黄螨的食物链,将敏感的蔬菜(如辣椒和茄子)与非敏感蔬菜(如十字花科、葱类)进行轮作。此外,在种植对茶黄螨不是很敏感的蔬菜时,避免将对茶黄螨敏感的蔬菜混栽在其中。例如,西瓜一般不容易发生茶黄螨,但是有一次因为缺苗,栽进了几株带有茶黄螨的茄子。结果整棚的西瓜都受到茶黄螨的为害。
☀其次,栽培上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包括:上茬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枝败叶;改善通风条件,恶化害虫越冬场所;最好将种植的棚室进行消毒,即在换茬(无蔬菜)时,以每1000平方米的温室用5千克硫磺粉的用量,与1倍的锯末混匀,在阴天无风的夜晚分成3~5堆,点燃熏烟,次日将棚打开,隔一、两天即可定植。
定植时应使用无虫苗。获得无虫苗,要从育苗的温室做起,包括从育苗场引进的种苗在内,都应严格把关。发现有可疑的带螨苗,应用放大镜、解剖镜观察确认,用药防治后再定植。
定植后的整个生育期,特别是茶黄螨易发季节应经常注意心叶的表现,一旦植株出现可疑的症状,确认后及时用药防治或释放天敌昆虫。
目前防治茶黄螨的农药较多。化学农药包括: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或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1000倍液、5%噻螨酮(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73%炔满特乳油1500~2000倍液、25%苯丁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石宝才先生介绍了几种杀螨剂对各虫态的控制效果,非常实用(表1)防治茶黄螨的生物农药包括:1.8%阿维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500倍液、2.5%羊金花生物碱水剂500倍液。生物矿质农药包括:45%硫磺悬浮剂800倍液、99%机油乳剂200~300倍液。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表1 几种化学农药对茶黄螨的有效虫态及使用浓度
注:√表示药剂对茶黄螨虫态有效
防治茶黄螨一般应每隔7~10天喷洒1次农药,连喷2~3次。药剂要重点喷洒到嫩叶部分,特别是顶部几片叶的背面。生产上还有人使用上述农药进行“涮头”,即在傍晚将有茶黄螨的植株生长点在药液中浸蘸一下,也可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为了避免茶黄螨对农药产生的抗药性,在使用上述农药时,应注意选择作用机制差异较大的药剂轮换使用。
据文献报道,黄瓜新小绥螨的雌虫对茶黄螨的捕食能力较强。可以按每平方米60~90头的量释放到田间,能有效控制茶黄螨的发生。
作者:李明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蔬菜
相关知识
病毒病与茶黄螨的区别与防治
花生虫害有哪些?卷叶虫、茶黄螨等常见虫害防治方法
花生叶螨危害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花生叶螨?
这药真牛!二斑叶螨、茶黄螨、红白蜘蛛“前打后死!一喷三防,比啥都强
茄果类蔬菜上常见叶螨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朱砂叶螨危害特点,朱砂叶螨综合防治技术
如何对花卉进行生物防治以防范茶黄螨?
螨虫还能“以螨治螨”?土专家教你如何防治粉虱、蓟马和螨虫
螨类抗性大、满叶爬怎么办?抗性害螨方案值得收藏!
鳞翅目、螨类害虫夏季大爆发?放心!这样防治,彻杀难缠小害虫!
网址: 茶黄螨,虫小危害大!如何识别和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6710.html
上一篇: 辣椒病毒病和茶黄螨危害症状的识别 |
下一篇: 茉莉花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