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云南宁洱:土地轮作耕种 群众四季增收

云南宁洱:土地轮作耕种 群众四季增收

村民正在给西葫芦套袋。(吴妍莹 摄)

近年来,云南省宁洱县各乡镇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大力促进冬农开发,进行蔬果四季轮种,不仅提高了土地效能,还保障了农民的“粮袋子”,也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

深冬时节,走进宁洱县宁洱镇曼连村龙洞村民小组的蔬菜种植基地,满眼碧绿。西葫芦已进入采摘期,种植户们正忙着摘瓜、套袋,为西葫芦远销做着前期准备。

“现在西葫芦的市场收购价是0.8元每公斤,一亩地能产四五吨,大概有3000多元的收入。”种植户郭伟说。

和郭伟一样,在曼连村龙洞村民小组这片基地里种植西葫芦的村民有20余户,平均每户都种了三四亩。

“当地的一家公司给我们提供种苗、化肥等物资及技术指导,老百姓只管种植、管理和采收,公司负责销售。”基地负责人赵宏平说。

赵宏平介绍,这块地有100多亩,土地平整,交通方便,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比较适合种冬季的蔬菜。“我们现在种了80多亩西葫芦,等采收结束后,准备种四季豆和无筋豆。”

“我们基地和公司长期合作,种植的材料都是公司出,农户就出劳动力和土地,种辣椒、西兰花等,不会让土地闲置。”赵宏平笑着说,只要不懒,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有钱赚。

赵宏平介绍,2020年,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了技术指导和管理,种植的西葫芦亩产可达4至5吨,按回购价800元每吨计算,种植户可获得亩产值3200元以上收入。

在宁洱,曼连村龙洞村民小组种植蔬菜的情况只是全县的一个缩影。走进同心镇石膏井村、那勐勐村等地,也到处可见一派繁忙的景象,菜农们正娴熟地采摘着荷兰豆,个个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目前,荷兰豆的收购价格是7元每公斤,我家种了4亩,大概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种植户施发芬说。

据了解,同心镇种植荷兰豆按“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由公司提供种植技术、肥料、种子支持,实行保底回收,并负责市场销售;村级合作社则负责解决种植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土地流转、组织农户种植等工作;每天新鲜采摘的豆角由合作的公司进行收购,农户也不用担心种出来的豆子没有销路。

“近年来,同心镇积极探索新模式引导农户进行冬农开发,实现了种植、销售统一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户观念逐步提高,目前种植已渐成规模,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同心镇副镇长罗德光说。

截至目前,同心镇共种植荷兰豆920多亩,预计年产量740余吨,产值达400余万元,全镇逐渐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的发展势头,农民增收致富有了希望。(苏红亮、吴妍莹、张汝帆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相关知识

湖南古稀农民创新“花式”轮作 带村民增收上万元
古辣镇: 稻花轮作 助农增收
罕见!云南宁洱县首次拍到“行走的花朵”——兰花螳螂
云南嵩明:发力花卉全产业链促群众增收
楚雄武定:打造花卉产业链 助力移民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林泉镇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助群众增收致富
创意轮作让田园变“花园” 昆山实施耕地轮作休耕促进农旅融合
云南凤庆:打造四季鲜花经济
昆山创意轮作让田园变“花园”
花与菜“轮作”生产有助增收

网址: 云南宁洱:土地轮作耕种 群众四季增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70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兰花水稻轮作新模式效益好但为何
下一篇: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 农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