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又名灯笼、灯彩,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灯笼制作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我国都有在佳节喜日挂灯笼的习俗,手扎灯笼既烘托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
杨师傅是一位花灯手艺传承人,进入杨师傅家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热闹喧嚣之景。嘈杂的谈笑声、敲打声和剪刀切割声交织在一起,好似一场独特的“音乐会”。每到春节前夕,这里都会因为制作灯笼而变得热闹非凡。
制作灯笼的材料种类各异、五彩缤纷。纸张有红、黄、蓝、金等颜色,借助剪刀、浆糊、彩色丝带和其他装饰品,为灯笼打造华丽的外观。此外,还有竹子、铁丝和木栓,这些材料都是制作灯笼的必备物品。手艺人们手持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展现他们灵巧的技艺。
首先,手艺人们选用一段竹子作为灯笼的骨架,然后用铁丝将竹子固定在一起,形成灯笼的大致框架。随后,一双巧手上下飞舞,剪刀轻绕红纸,说说笑笑间,纸碎缤纷洒落。片刻后,剪刀之下就诞生了花朵、动物、汉字等栩栩如生的图案,赋予灯笼独特的装饰效果。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寓意,花鸟代表春天和希望,山水代表自然和平静,使灯笼更加有灵气和价值。最后,要用彩色丝带和装饰品点缀灯笼,使灯笼的外观更加精致。
整个制作场景热闹非凡,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手艺人们互相帮助、分享经验、互相激励,营造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在手艺人们的辛勤努力下,零零散散的材料变成了形态各异的手工灯笼,圆形、方形、五角星形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每一盏手工灯笼,都凝结着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都是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寓意着团圆、幸福和吉祥。小小灯笼,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节日的祝福,更多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朽的魅力。
来源 | 巉口微政务
原标题:《巧手“塑”花灯,“花”式迎新年》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中秋节主题活动——巧手做花灯
美术学院开展“巧手做花灯,情暖满中秋”中秋节传统花灯制作体验活动
福星社区开展“童心巧手做花灯”喜迎中秋活动
网络中国节 | 手作莲花灯 巧手迎中秋
巧手插花迎新年,匠心雕琢育真人 ——青村中学工会开展花艺培训实践活动
花港扮靓园林迎新年
没有花市不遗憾 “花”式灯光秀花样迎新年
市文化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亳州面塑“巧手塑芍花”非遗手工体验活动
小手剪窗花 小寒迎新年
岁末寓意吉祥的年宵花(传承春节美好,花开迎新年)
网址: 巧手“塑”花灯,“花”式迎新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8405.html
上一篇: 春节最好七字对联(精选600副) |
下一篇: 《植物景观设计》作业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