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7种蓝莓真菌病害及病毒病的症状识别

7种蓝莓真菌病害及病毒病的症状识别

国外由密西根州立大学报道的蓝莓病害达34种,其中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20种以上。国内关于蓝莓病害的报道较少,在我国辽东地区蓝莓种植基地以叶斑病发生最早,蓝莓枝枯病已在辽宁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发生,现已成为我国蓝莓生产上流行性和破坏性最强的病害。据调查,贵州省部分蓝莓种植基地共发现4种真菌病害,即蓝莓根腐病、蓝莓灰霉病、蓝莓枝条枯萎病和蓝莓叶枯病;同时发现2种病毒病(蓝莓枯焦病毒病和蓝莓花叶病毒病)和1种生理性病害(蓝莓红叶病)。

1

蓝莓根腐病

症状。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病株根部皮层和维管束变褐致根部腐烂。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渐渐变黄枯萎,叶片不脱落,上部叶片先发黄,然后往下扩展,使全株变黄枯萎。

病原菌。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束梗孢目镰刀菌属真菌。

2

蓝莓灰霉病

症状。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蓝莓灰霉病可为害蓝莓的果实、叶片及果柄,初期多从叶尖形成“V”形病斑,逐渐向叶内扩展,形成灰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着生灰色霉层,被感染的果实水渍状,软化腐烂,风干后果实干瘪、僵硬。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该病发生严重,对蓝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雨天过后、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条件下,蓝莓灰霉病病菌易迅速发生、流行。蓝莓灰霉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及品种关系密切。

病原菌。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

3

蓝莓枝枯病

症状。蓝莓枝条在夏季萎蔫甚至死亡,严重时,一个植株上多个枝条受害。气候炎热时受害叶片变棕色,随着枝条成熟,叶片卷在枝条上呈束状。溃疡病侵染部位往往位于枝条基部,并呈扁平状。侵染部位的小黑点里包含孢子,孢子主要通过雨水冲刷传播。蓝莓枝枯病往往发生在5~15cm的当年生枝条上,主要症状是顶尖死亡。

病原菌。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sp.),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4

蓝莓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病斑为黄褐色小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叶片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产生浓黑色小粒点,病界明显,边缘有明显的暗色坏死带。

病原菌。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

5

蓝莓枯焦病毒病

蓝莓枯焦病毒可以引起蓝莓叶片和花枯死。受害植株最初表现病状是在早春花期,主要是花萎蔫,并少量枯死,接近花序的叶片少量枯死,老枝上的叶片叶缘失绿。该病在调查地一些抗病性稍强的品种上只表现叶片失绿症状。受侵害萎蔫的花朵往往不能发育成果实,从而降低产量。

6

蓝莓花叶病毒病

叶片变黄绿、黄色并出现斑点或环状枯焦,有时呈紫色病斑。症状的分布在株丛上呈斑状,不同年份症状表现也不同,在某一年表现症状严重,但下一年则不表现症状。蓝莓花叶病毒病主要靠蚜虫和带病毒苗木传播,因此,施用杀虫剂控制蚜虫和培育无病毒苗木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7

蓝莓红叶病

调查结果表明,蓝莓红叶病为生理性病害,为植株缺镁所致。发病症状为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以后失绿叶片变黄,最后呈红色并脱落,只剩下光枝条。

声  明:摘编自《中国果树》2015年第4期“贵州省蓝莓病害种类调查与鉴定”(金义兰,蒋选利,黄胜先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和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中国果树。

相关知识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
怎么分辨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蓝莓真菌性病害如何防治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 – 根盆网
兰花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一)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教你快速鉴别真菌、细菌、病毒病!
如何分辨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花卉病毒病是怎么识别与防治的?

网址: 7种蓝莓真菌病害及病毒病的症状识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92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月季花病虫害用药有哪些
下一篇: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