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蓟马危害
话不多说先上图,以下是蓝莓上蓟马危害症状,由于蓟马微小(体长0.5-2mm),不易观察,并且繁殖迅速,常常叶片受害严重、面积扩大了才察觉,所以在生产中应有病虫害观察预报,早发现早治疗。
蓟马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黄色、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液,一般隐藏在受害嫩叶蜷曲避光位置,不易发现,简单的办法是,可摘下受害嫩叶在手机屏幕上轻弹,在黑色背景衬托下会有黄白色微小虫体爬动。
青岛地区暖棚采果后蓟马危害(6月底)
春季蓟马危害茎、果实(浙江台州 5月中旬拍照)
秋季蓟马危害嫩梢(青岛 9月份)
浙江地区秋季布里吉塔受蓟马危害症状(9月份)
蓟马秋季主要危害基生枝、嫩梢位置上的叶片与嫩茎,在嫩茎上刺吸后,后期会形成下图斑痕。
二 蓟马与冷棚花枯
近年来,青岛地区冷棚连续几年发现花期(花絮分离、初花期)花朵干枯现象:花冠上有褐色斑痕、呈“水渍”状皱缩,不能正常开花(见下图,最终枯萎、落地。同时发现花枯的枝条多为秋梢、且多数伴随木栓化的斑痕。影响蓝莓产量。
经过两年观察与试验,以及几位专家老师指点,发现造成冷棚花枯的原因应该为蓟马危害。
蓟马刺吸危害花蕾使之表现出呈“水渍”状,皱缩、最终枯萎。加上花枯的枝条多数在去年秋季已经被蓟马锉吸,形成木栓,养分运输功能下降,也是花枯的另一诱因。
蓟马喜高温、干燥环境,冷棚花絮分离期、初花期棚内高温、干燥,也跟蓟马的爆发相关联。
以下图片展示了蓟马在蓝莓花絮上的活动照片,在图中圆圈、箭头所指为蓟马,蓟马体极小,加之极其活跃,隐匿迅速,不易观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发现,只能从后期危害症状上发现。
实际拍摄中由于蓟马微小、逃跑迅速、躲避光线等习惯、很难用微距抓拍,其实际数量远比图中展示的多。将枯花絮置于培养皿揉碎,会看到很多蓟马。
培养皿上蓟马
花枯后蓟马继续对叶片危害(箭头指示初期受危害叶片,后期叶片打药后正常)
蓟马主要以成虫若虫锉吸嫩叶或嫩梢汁液,受害叶在叶背主脉两侧呈现多条纵向内凹的褐色条痕,叶片反卷或向内纵卷。
三 蓟马越冬产卵地
蓟马可在土壤、枯枝落叶中越冬,根据春季花枯的枝条往往是秋季蓟马危害过的秋梢(秋季没有蓟马危害的结果枝花枯症状很少),猜测秋梢危害形成的木栓化的斑痕也可能是蓟马产卵越冬部位。
四 防治办法
药剂:吡丙醚加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倍内威(杜邦),唑虫酰胺。
防治时间节点:1 春季,蓝莓花前,第一次跟蚜虫一起防治(使用特福力)。
2 秋季,青岛地区暖棚采果后,青岛露天采果后 9月份。
注意事项:防治节点每隔5-7天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唑虫酰胺、吡丙醚加虫螨腈对蜜蜂有危害,花前谨慎使用。
相关知识
蓝莓花蓟马特点及防治
蓝莓生产中常见的虫害——花蓟马
西花蓟马怎么治 西花蓟马危害及防治方法
石榴上西花蓟马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等
《中国蓝莓病虫害防治白皮书》
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作物如何防治蓟马、螨虫和粉虱?
夏季月季蓟马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浅谈园林植物中西花蓟马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辣椒花蓟马防治结合
网址: 蓝莓上蓟马危害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1280.html
上一篇: 十种令人恐怖的昆虫:魔花螳螂外表 |
下一篇: 长寿花有没有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