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昆虫的种类常见昆虫的种类 1 1 昆虫分类的依据 主要采用的是昆虫分类的依据 主要采用的是 其形态特征 分亚纲和分目的主其形态特征 分亚纲和分目的主 要标志是根据翅的有无 形状 要标志是根据翅的有无 形状 对数和质地 口器的类型 触角对数和质地 口器的类型 触角 足 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态 足 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态 等 等 2 2 一 主要目科的概述一 主要目科的概述 一 一 直翅目直翅目OrthopteraOrthoptera 中型至大型昆虫 中型至大型昆虫 口器咀嚼式 触角丝状或剑状 口器咀嚼式 触角丝状或剑状 单眼单眼2 2 或或3 3 个个 前翅狭长 前翅狭长 复翅 革质 复翅 革质 常覆盖在后翅上 常覆盖在后翅上 后翅膜质 后翅膜质 能够作扇状折叠 能够作扇状折叠 翅脉多是直的 翅脉多是直的 有些种类短或无翅 后足多发达 有些种类短或无翅 后足多发达 适于跳跃 适于跳跃 或前足为开掘足 或前足为开掘足 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 腹部第十节有尾须一对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 腹部第十节有尾须一对 雄虫大多能发音 雄虫大多能发音 凡发音的种类都具有听器凡发音的种类都具有听器 3 3
2、 4 4 蝗虫东方蝼蛄 蟋蟀 螽斯 5 5 二 二 半翅目 半翅目 Hemi PteraHemi Ptera 通称蝽蟓 通称蝽蟓 体小至中型 体小至中型 略扁 略扁 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喙从头的前下方生出 触角喙从头的前下方生出 触角3 3 5 5 节 复节 复 眼显著 眼显著 单眼有或无 单眼有或无 前胸背板甚大 前胸背板甚大 中胸小盾片发达 跗节一般三节 多数中胸小盾片发达 跗节一般三节 多数 具具2 2 对翅 对翅 前翅为半鞘翅 前翅为半鞘翅 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成革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成革 片 爪片 缘片和楔片 片 爪片 缘片和楔片 而端部的膜质部分 而端部的膜质部分 称为膜片称为膜片 常具翅脉 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 常具翅脉 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 末端部分交叉末端部分交叉 重叠 胸部腹面常有臭腺 重叠 胸部腹面常有臭腺 可散发出恶臭 可散发出恶臭 6 6 蝽 蟓 7 7 三 三 同翅目同翅目HomopteraHomoptera 为小型或中型昆虫 为小型或中型昆虫 头后口式 头后口式 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喙喙3 3 节 节 其基部其基部 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 着生于
3、头部的腹面后方 似出自前足基节之似出自前足基节之 间 间 具翅种类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皮质 具翅种类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皮质 静止时呈静止时呈 屋脊状覆于体背 也有无翅种类 屋脊状覆于体背 也有无翅种类 以雌介壳以雌介壳 虫和蚜虫最为常见 虫和蚜虫最为常见 8 8 9 9 1 1 叶叶蝉科蝉科 多为大型昆虫 多为大型昆虫 复眼发达 复眼发达 单眼单眼3 3 个 个 触角短 触角短 刚毛状 刚毛状 前足腿节膨大 前足腿节膨大 下方有下方有 齿 雄虫具发音器 齿 雄虫具发音器 位位 于腹部两侧 于腹部两侧 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 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1010 2 2 飞飞虱科虱科 体细小 体细小 能飞善跳 能飞善跳 触角触角10 10 节 节 末端有末端有2 2 条长短不一的刚毛 条长短不一的刚毛 单单 眼眼3 3 个 个 前翅常比后翅坚实 成前翅常比后翅坚实 成 虫常分泌蜡质 虫常分泌蜡质 盖在身盖在身 体上 体上 1111 3 3 蚜科蚜科 体细小 体细小 柔软 柔软 触角长 触角长 通常通常6 6 节 节 很很 少少5
4、 5 节 节 末节中部突然末节中部突然 变细 变细 故又分为基部和故又分为基部和 鞭部两部分 鞭部两部分 第第3 3 6 6 节基部常有圆形或椭圆形节基部常有圆形或椭圆形 的感觉圈 的感觉圈 它的数目和它的数目和 分布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分布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多数蚜虫的腹部第六节背多数蚜虫的腹部第六节背 面生有一对面生有一对 腹管腹管 腹部腹部 末端的突起称为尾片 腹末端的突起称为尾片 腹 管及尾片的形状为分类上管及尾片的形状为分类上 的重要特征 的重要特征 1212 四 四 鳞翅目鳞翅目LepidopteraLepidoptera 幼虫的分类特征主要在体表的外被物 幼虫的分类特征主要在体表的外被物 刚毛和腹足上的趾钩 鳞翅目幼虫身体刚毛和腹足上的趾钩 鳞翅目幼虫身体 各部具有各种外长物 各部具有各种外长物 最普通的是刚毛最普通的是刚毛 还有毛瘤 毛撮 毛突和枝刺等 幼 还有毛瘤 毛撮 毛突和枝刺等 幼 虫体上的刚毛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虫体上的刚毛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可分可分 为原生刚毛 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 为原生刚毛 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 原生刚毛和亚原生刚毛是幼虫分别在第原生刚毛和亚原
5、生刚毛是幼虫分别在第 一龄与第二龄时出现的 一龄与第二龄时出现的 其数目和位置其数目和位置 固定 固定 具有一定的排列 具有一定的排列 称为毛序 称为毛序 而次生刚毛的数目和位置都不固定 而次生刚毛的数目和位置都不固定 故故 没有命名 没有命名 1313 1414 粉蝶粉蝶 凤蝶凤蝶 粉蝶粉蝶 1515 五 五 鞘翅目鞘翅目ColeopteraColeoptera 通称通称甲虫甲虫 昆虫纲中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最大的一目 占昆虫总数的 占昆虫总数的1 41 4多多 大小和形态变化大 体壁坚硬 头部发达 有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大 体壁坚硬 头部发达 有的 延伸成延伸成喙状喙状 复眼显著 一般无单眼 复眼显著 一般无单眼 触角多为触角多为1111节 但形状不一 节 但形状不一 口器口器咀嚼式 咀嚼式 前胸发达 小盾片呈三角形外露 前胸发达 小盾片呈三角形外露 前翅硬化成角质 称前翅硬化成角质 称鞘翅鞘翅 后缘平直 平时两翅 后缘平直 平时两翅 的后缘于体背中部并合成一直线 盖住中 后胸的后缘于体背中部并合成一直线 盖住中 后胸 及腹部和后翅 及腹部和后翅 跗节跗节4 4或或5 5节 节 1616
6、 1717 鞘翅目 Coleoptera 肉食亚目昆虫常见科 1 虎甲科 2 步甲科 1818 鞘翅目 Coleoptera 多食亚目昆虫常见科 1 叶甲科 2 象甲科 3 瓢甲科 4 鳃金龟科 1919 2020 花 金 龟 2121 2222 六 双翅目 六 双翅目 Diptera 蚊 虻 蝇等 为昆虫纲第蚊 虻 蝇等 为昆虫纲第4 4大目 大目 体短粗或其它形状 多黑褐色 或具金属光泽 体短粗或其它形状 多黑褐色 或具金属光泽 习性复杂 多喜湿润 习性复杂 多喜湿润 成虫多食花蜜或腐烂的有机物 成虫多食花蜜或腐烂的有机物 有的捕食其它昆虫 食虫虻 食蚜蝇等 为重要有的捕食其它昆虫 食虫虻 食蚜蝇等 为重要 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有的吸食人 畜血液 蚊 虻 蚋科等 为重要有的吸食人 畜血液 蚊 虻 蚋科等 为重要 医学昆虫 医学昆虫 有的则营寄生性生活 寄蝇 麻蝇科等 为重要有的则营寄生性生活 寄蝇 麻蝇科等 为重要 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植食性种类 可潜叶 蛀茎 蛀根 种实 钻蛀果植食性种类 可潜叶 蛀茎 蛀根 种实 钻蛀果 实和作虫瘿等 为重要农林害虫 实和作虫瘿等 为重要
7、农林害虫 2323 2424 2525 七 七 膜翅目膜翅目HymenopteraHymenoptera 全变态或复变态 幼虫具发达的头 全变态或复变态 幼虫具发达的头 通常无足 通常无足 体软而体软而 色淡 色淡 但叶蜂类幼虫则具但叶蜂类幼虫则具3 3 对胸足及对胸足及6 6 对以上腹足 对以上腹足 腹腹 足自第足自第2 2 节开始有 节开始有 端部无趾钩 端部无趾钩 可以与鳞翅目幼虫相可以与鳞翅目幼虫相 区别 蛹为裸蛹 区别 蛹为裸蛹 许多种类化蛹于茧中 许多种类化蛹于茧中 本目昆虫食性复杂 本目昆虫食性复杂 很多种类是寄生性的 很多种类是寄生性的 也有捕食性也有捕食性 及植食性种类 从整个目来看 及植食性种类 从整个目来看 益虫比害虫多 益虫比害虫多 有害种有害种 类不多 类不多 只有一些食叶的叶蜂和钻蛀树干的茎蜂 树蜂只有一些食叶的叶蜂和钻蛀树干的茎蜂 树蜂 等 有益种类大多是寄生蜂类 等 有益种类大多是寄生蜂类 在自然界中对抑制害虫在自然界中对抑制害虫 的大量发生有重大意义 蜜蜂采集花粉及花蜜 的大量发生有重大意义 蜜蜂采集花粉及花蜜 对农作对农作 物起到传粉增产的作用 物起到传粉增产的作用 为人们生产蜂蜜等产品 本目为人们生产蜂蜜等产品 本目 有些种类如蚂蚁 蜜蜂等有复杂的有些种类如蚂蚁 蜜蜂等有复杂的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 在行为方在行为方 面是特别进化的一类 面是特别进化的一类 2626 2727 2828 知 知 知 知 知 知 是谁唱起了那那好听的歌声 原来是正在小憩的知了在唱 歌 是谁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原来是美丽的蝴蝶们在翩翩 起舞 是谁停在苇杆上小憩 是那美丽的红蜻蜓在苇杆上 小憩 可爱的昆虫们 谢谢你们为这美丽的风光添 上几笔 小诗 昆虫世界 2929 3030
《昆虫的种类ppt课件.ppt》由会员资****亨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种类ppt课件.ppt》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花钟》PPT免费课件
《常见昆虫的分类》ppt课件
园林病虫害防治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花卉与环境》PPT课件.ppt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ppt
《百合花》PPT课件3
园林常用绿化花卉ppt课件课件下载.ppt
《花卉的繁殖》PPT课件
花卉与昆虫简单ppt课件
《花卉的生长发育》PPT课件.ppt
网址: 昆虫的种类ppt课件.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4539.html
上一篇: 昆虫学(梁沛老师)第四章 分类学 |
下一篇: 五种蝽科昆虫的细胞分类学研究(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