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无论对被子植物还是对动物来说,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上海大学合作,最新阐明了植物通过协调一氧化碳的活性与稳定性以调节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 植物响应季节变化的开花时间,通常是通过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感知来完成的。在基因高度纯合的拟南芥中,长日照条件诱导开花启动因子的表达来加速植物开花。光周期条件对开花启动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对一氧化碳的转录水平、蛋白质稳定性以及生物钟的调控,是植物响应光周期并诱导植物成花的关键机制。拟南芥的ABI5因子结合蛋白2(AFP2),在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起降低负调控脱落酸信号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其在调节植物开花时间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新发现,在长日照条件下,过表达AFP2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开花时间显著延迟,同时伴随一氧化碳表达水平降低;相反,AFP2缺失突变体开花提前,则一氧化碳表达量升高......阅读全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的存在可影响和有效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从细胞生长、分裂,到生根、发芽、开花、结实、成熟和脱落等一系列植物生命全过程。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要点

  1.用量要适宜,不能随意加大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不能过量使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有的农户总怕用量少了没有效果,随意加大用量或使用浓度,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整株死亡。  

湖南大学找到植物生长快慢“调节开关”

  植物如何根据环境改变调节自身生长快慢?近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于峰课题组找到了这一天然法则背后的重要“开关”。研究人员绘制出了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受体激酶FERONIA的“调控线路图”——身处逆境,使植物进入“休眠”模式,暂缓生长,用更多能量来抵抗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反之,则开启“成长”模式。相关成果近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优势

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传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

植物组织培养箱和拟南芥培养箱的照明灯具要求严格

植物组织培养箱和拟南芥培养箱对植物照明要求严格。 植物照明灯具是以应用对象为划分依据的一类灯具,它的照射对象是植物,并期望被照射的植物能产生预期生理响应效果。 光照对于植物既是能量源又是信号源。作为能量源,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并给植物提供热量;作为信号源,光影响植物的向光性、光形态

植物组织培养箱和拟南芥培养箱的照明灯具要求

植物组织培养箱和拟南芥培养箱对植物照明要求严格。植物照明灯具是以应用对象为划分依据的一类灯具,它的照射对象是植物,并期望被照射的植物能产生预期生理响应效果。光照对于植物既是能量源又是信号源。作为能量源,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并给植物提供热量;作为信号源,光影响植物的向光性、光形态建成、生理周期、

研究揭示蓝光和环境温度如何调节开花时间

  11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宏涛研究组撰写的题为CRY2 interacts with CIS1 to regulate thermosensory flowering via FLM alternati

蓝光和环境温度通过CRY2CIS1调控RNA选择性剪接及开花时间

  11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宏涛研究组撰写的题为CRY2 interacts with CIS1 to regulate thermosensory flowering via FLM alternati

张建霞等公布调控墨兰光周期相关基因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张建霞等科研人员完成的“墨兰光周期相关基因CsCOL1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它对植物的花期调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经济价值。   光照是影响墨兰花芽分化、花梗生长乃至开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墨兰的花

植生生态所在光周期诱导开花时间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10月10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刘宏涛组在PLoS Genetics杂志发表题为Multiple bHLH Proteins form Heterodimers to Mediate CRY2-Dependent Regulation of Flowering-Tim

超富集植物龙葵响应镉胁迫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周培教授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 Top)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cytology combined with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植物干旱响应表...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植物干旱响应表型研究植物对干旱的响应过程非常复杂,同时植物也有多样的应答机制来回避和耐受干旱胁迫并维持生长。光合系统被认为是对干旱极为敏感的,因此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从问世起就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干旱胁迫的研究。美国怀俄明大学将芜菁Brassi

不同胁迫期间植物系统信号网络可以响应不同的胁迫

  植物组织对非生物胁迫、机械损伤或病原体攻击的感知导致了系统信号的激活,这些信号从受影响的组织传播到整个植物。这一过程是植物在逆境中生存所必需的,被称为系统信号传导。在这一过程中触发的不同信号有钙、膜电位、活性氧(ROS)和水势信号,并调节至关重要的植物响应过程。虽然在系统信号传递过程中被激活的不

研究揭示植物平衡生长和盐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4月3日,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春钊团队题为FERONIA coordinates plant growth and salt tolerance via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hy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类受体

研究通过解析环境调控机制创制褪黑素强化番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514.shtm植物的代谢产物除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等生理活动有重要功能外,也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膳食营养来源、药用成分来源以及工业原料来源。研究重要植物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

研究发现植物天然免疫平衡调节器

  与动物相同,植物具有天然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受体蛋白感受各种病原微生物分子,并将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其它蛋白激活防卫反应。  免疫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高效的免疫反应确保动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但过度免疫反应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和各种人体免疫疾病。因此,精确控制免疫反应的活性非常重要。  近日,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成分机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有机合成、微量分析、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以及现代农林园艺栽培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20世纪20~30年代,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微量的天然植物激素如乙烯、3-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具有控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到4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类似物的研究,陆续开发出2,4-D、胺鲜酯(DA-6),氯

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优势

  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 低等植物,如大田 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传导、气孔开闭、 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见分类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速效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芸苔素,赤霉素。延长贮藏器官休眠 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赤霉素、激动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促进茎叶生长 赤霉素、胺鲜酯(DA-

研究发现月季开花对光周期不敏感的机制

月季“月月粉”野生型、干扰RcCO、干扰RcCOL4、同时干扰RcCO和RcCOL4在长短日照下的开花表型。南京农大供图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长泉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最新成果。他们发现了月季开花对光周期

遗传发育所水稻泛素连接酶调控干旱胁迫信号转导获进展

  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当前人口日益增长和粮食缺乏的情况下,对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途径是植物体内蛋白质修饰最重要的调控机制之一,其功能涉及植物细胞周期和光周期调控、激素信号转导、新陈代谢调控和DNA修复等多个过程。目前拟南芥中一系列

荒漠优势植物对干旱区主要生境因子变化响应策略研究

  地下水和其中的养分维持着荒漠深根植物的生存。在种子萌发后立即进行根系的快速伸长是荒漠深根植物获得深层水源和养分以避免水养胁迫的关键。然而,在荒漠深根植物根系到达地下水之前,幼苗对表层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响应策略是怎样的,相关研究较少。荒漠生态系统的氮(N)富集具有施肥效应,而干旱会限制土壤养分的移

版纳植物园揭示附生苔藓对氮沉降的响应模式

  苔藓植物因独特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而对大气N沉降非常敏感,被作为大气N沉降的指示生物。目前,关于森林附生苔藓对大气N沉降的响应及其机制,附生苔藓对N污染的临界载荷仍缺少系统、量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而言,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博士研究

研究揭示荒漠植物对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响应规律

  植物生物量的增长与分配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限制,不同植物响应也不一致。近年来,养分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带来的影响越发明显。荒漠中不同生活型植物,尤其是生物量更新较快的草本植物,如何响应该变化,将有利于准确评估养分改变对荒漠生态系统的

刘勋成等研究揭示植物光响应基因转录调控机理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植物光响应基因转录调控新机理,为农作物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发表在《植物细胞》上。   在高等植物中,光敏色素通过与一类bHLH转录因子——光敏色素互作蛋白(PIFs)相互作用、传递光的信号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然而,对光敏色素互作蛋白如

华南植物园在檀香冷响应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植物,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群体,都需要随时随地应对所在的环境并做出积极的响应,这是生命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冷胁迫是阻碍植物生长、限制其地理分布与减少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的非生物因子之一。檀香(Santalum album L., sandalwood)

植物所等揭示湿地土壤碳对水位下降的响应机制

  湿地约占陆地表面积的5%至8%,其碳储量却达到陆地碳库的30%,是非常重要的土壤碳库。在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下,全球约一半的湿地正受到干旱或退化的威胁。特别是人为排水或干旱造成的水位下降很可能将湿地由碳汇变成碳源。然而在野外观测中,土壤有机碳对湿地水位下降或干旱的响应并不一致,其机理亟待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的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气候变暖对冻土碳循环的直接效应及其调控因素。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生态学(Ecology)》杂志上。  杨元合研究组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的高寒沼泽化草甸这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避免了以往增温实验中“温度上升引

华南植物园研究预测森林树种对气候变化响应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壳斗科栎属物种麻栎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基因组学方法预测森林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态学》。  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森林树种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森林

模块式植物表型分析技术方案——拟南芥UV胁迫的响应机制

植物面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会调整它们的响应机制来优化发育和适应程序。UV辐射作为一种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的光合过程并触发细胞死亡。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的Anna Rusaczonek评估了红/远红光感受器光敏色素A和光敏色素B在拟南芥UV胁迫响应中的作用。通过测量相关突变株的CO2同化、叶绿素荧光

相关知识

植物所在光周期调控开花的表观遗传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光周期调控植物开花分子机制以及CCT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光周期诱导植物成花的分子调控机制
Nature重磅IF 94.4!!最新综述植物激素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节机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发表关于植物响应热胁迫的分子机制的综述文章
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季节性开花的分子机制
高等植物成花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的光周期调控和节律生物学.pptx
光周期与植物开花
植物的光周期和花期控制.pptx

网址: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66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种子种植技术之如何调节光照?
下一篇: 花卉植物进行电照处理、速光处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