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林家故事】问“菌”何能尔?真菌来袭不必慌

【林家故事】问“菌”何能尔?真菌来袭不必慌

尽管秋季已经悄然来临,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受到高温暴雨的侵袭。受天气的影响,植物们正与病害进行着无声的对抗。在植物园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场病害正悄然席卷着这里的花草树木,娇嫩的花朵们首当其冲。它们叶子上出现褪绿或变黄的现象,叶子周围维持着不正常的绿色。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植株褪绿这一病症其实并不少见。花叶褪绿极有可能是 由于植物缺乏铁性元素而导致了黄化病这一非侵染性病害

对于植物而言,植物病害分为两类,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植物常见病害的一类。它 不具有传染性,主要 由不良环境因素引起,如温度、湿度、光照、营养、气候、有毒物质等,导致花木植物体内生理产生不良反应,如高温灼伤、低温寒害,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等,而侵染性病害恰恰相反。

为做进一步诊断,人们对植物园内的水源质量、空气质量、施肥、光照等因素进行了检测。但经过一番测试,结果显示 植物园生长外部环境的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同时患病的植株也没有受到寒冻、涝害、缺肥等问题。生长指标正常预示着植物并未缺乏营养元素,这基本上排除了黄化病的可能。

正当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在一些树植身上,也出现了与患病花叶同样的症状——叶子褪绿。不仅如此,有的整个叶面,甚至植株的地上部分被一层黑霉所覆盖。难道这一病症还具有传染性?那黑霉又该如何解释呢?

考虑到近来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的潮湿环境极容易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加之其具有的传染性特征,植物们患上的很有可能是侵染性病害。在对病体进行了仔细地观察之后,这一猜想得到了证实。这些 肉眼可见的繁殖体及菌丝,以及以霉状物、粉状物及粒状物为主的病症正是真菌性病害的表现。而真菌感染是侵染性病害的一种。在已知的植物病害中, 70%~80%都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

由于植物受到病原体侵染,其叶绿素受到抑制,所以才导致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者被破坏,又或者其他色素过多,而出现淡绿色、黄色甚至白色的病态颜色,使整个植株或整个叶片出现均匀褪绿的现象。

而植株上覆盖的 黑霉则是真菌感染后的产物。被感染后的植株上一般都产生白粉层、黑粉层、霜霉层、锈孢子堆、菌核、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有的会造成皮层腐烂,皮层表面产生裂缝、流脂等。

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过程并不简单, 当病原真菌、寄主植物和环境因子三者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真菌性病害。植物病原真菌要想侵染寄主,对寄主产生致病性,首先必须要顺利吸附在寄主表面,而它们黏附的秘诀之一,就是释放一些酶类如磷酸酶,以此改变寄主表面特性。有些病原真菌还会通过植物气孔或伤口进行侵入,甚至可以间接穿透植物表面以入侵寄主。

因此,植物一旦确诊为真菌性病害,便意味着园林中的植物遭到了病原物的侵染。 当病原菌成功入侵寄主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侵染范围,病原菌会在寄主内繁殖与扩张,病害能够不断积累与蔓延,传染之后构成的危害性将更大。更棘手的是,真菌病害一般可以通过气流或水流进行传播,如不进行及时防治,园林植物将有被大面积感染的风险。

如此看来,真菌防治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但消灭所有的真菌真的能解决问题么?事实上, 并不是所有真菌都是植物健康杀手,有的真菌甚至会为植物的健康保驾护航。低毒真菌病毒就是守护植物健康的卫士。

低毒真菌病毒并不是单一的病毒种类, 凡是具有减弱寄主致病力的真菌病毒,都称为低毒真菌病毒。它们不但不会与强毒力真菌一起同流合污伤害寄主,还会与强毒力真菌进行一场斗争,坚决捍卫寄主的生命健康。它们的弱毒特性使它们成为了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低毒真菌病毒与其他生物防治方法相比,在生防上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它们 一旦侵染到其他强毒力的寄主真菌,便能够快速发挥作用,诱导寄主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抵御毒力菌株的侵染

如植物的 内生真菌,它们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当病原菌对植物进行侵染时,内生真菌可以直面病菌,对病菌的致病因子或病菌本身发起攻击,降解病菌致病因子或菌丝,产生拮抗物质,或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抑制病原物,而植物本身的基因仍然可以保持天然性状不发生改变。此外,内生真菌对寄主植物还有促生作用,可谓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天然资源菌。

真菌病害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是“有益”真菌与“有害”真菌的对抗、真菌与寄主的对抗,还会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面对真菌病害,“一刀切”的方式不足取,理性对待,积极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防治真菌性病害,首先要在掌握各类真菌致病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症状,对症下药。

根霉病

在防治由接合菌所引起的根霉病时,首先应将已腐烂的病株清除并出室销毁,在生长期,如有发生轻度腐霉病的情况,可以用防治腐霉病的杀菌剂浇灌根部。

鞭毛菌

引发多种真菌性病害的鞭毛菌绝大多数集中于霜霉目内,其所造成的腐烂十分迅速,因此,在发病早期就要及时喷药防治,如可使用1:2:200的波尔多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叶斑病

对于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的药剂有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锈病

针对锈病的防治,应改良土壤条件,改善排水条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病性,选用健壮无病虫枝条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控制种植密度,及时排除积水等。

除此之外,利用传统的生物防治方式进行治疗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真菌几丁质酶就是一剂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良药”。病原真菌主要通过菌丝的大量生长来对植物进行侵染,而几丁质酶恰恰能够有的放矢, 通过水解病原菌细胞壁,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 长,阻止了菌丝的延伸,达到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

几丁质酶对于植物来说,还是一剂“补药”, 能有效提高植物的防御能力。利用真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植物,不仅可以获得高效而广谱的抗性,而且能够克服来源于植物或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植物后表达水平低的缺点。

终于,在经过治疗之后,园林中的植物慢慢痊愈了,植物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它们没想到,在遭受了真菌侵染之后,帮助它们恢复健康的重要功臣也是真菌。

生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万物彼此联系又相互牵制,面对真菌来袭时,不可一味惊慌,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辩证看待、科学防控。

参考文献:

[1]周爱东,徐小明,王岚,黄冰.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7(03):113-115.

[2]刘忱. 低毒真菌病毒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414.

[3]杨玉锋,李保利.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03):25-28.

[4]罗永兰,张志元,余建,唐建洲,徐锋,李英模.几种木本植物真菌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07(06):930-933.

[5]冯金荣,惠丰立,文祯中.真菌几丁质酶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08):83-86.

[6]李会杰.诊断植物病害小窍门[J].现代农村科技,2013(23):20-21.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家故事】问“菌”何能尔?真菌来袭不必慌
真菌、细菌、病毒病来袭!你真的能分清楚吗?
病菌病毒猛来袭这些植物能“抗疫”
叶霉病强势来袭,防治...
根结线虫年年治,年年有!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别慌!这样防,控的严!控的净!
花儿名人故事大全
沙漠蝗再次“组团”来袭 杀虫界“明星”生物农药放大招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大型真菌菌栖菌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温高湿天气,月季很容易感染真菌病害,出现白粉、黑斑,影响月季开花和生长,月季病害预防很重要,一旦发生了病害,也不用慌,可以使用好青闲来解决各种真菌病害#月季养
丽尔维美花中君子牌男仕草本护理套装

网址: 【林家故事】问“菌”何能尔?真菌来袭不必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11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真菌、细菌、病毒病来袭!你真的能
下一篇: 山苍子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