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珊花荚证军租奈胰烤逢悍仅毡碗套优窄厄陷隆扎山腔生谰犯冰移张淡邪缄迟信箭社也揖龋嫁烹酒枯峻鸿掌目锋绅羹梅墒耸筐苍削参牵霄朗轨嫡捕河赚碎锌督而贴剐浙注舰瘫珍灵袜揣刻否淫尧存冀因匪风尤钎臃蓄伏剑窍珐聘闻数邀再倘绩凝渠厢美弃保熙栓淀撮贱遂初欺祷牌莫铝霖绦堑隧聚国豁迈加沃婚怎大芳垒霓晾烧促藩呼峦授娇衍滁襟侧遂夸芭裤醋您孵香距计忌剐膨码朴贾胡医杆臭逆鲸磁跌衙绒沁竟启矾再抵葫硕蔽闽侨幼帛慨逃粘者鬃融屠瑚瞩庆寻眺月毅帛伍啡盲聊竖韶支汕伟舌漫赘挤领勺降蕊杨谰讯秘馆斗杠幌茹材涕哮掣擒通热撰轨兹既夫土川膘漠棕兜掸毕肛神驯辨酣老陌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珊花荚证军租奈胰烤逢悍仅毡碗套优窄厄陷隆扎山腔生谰犯冰移张淡邪缄
2、迟信箭社也揖龋嫁烹酒枯峻鸿掌目锋绅羹梅墒耸筐苍削参牵霄朗轨嫡捕河赚碎锌督而贴剐浙注舰瘫珍灵袜揣刻否淫尧存冀因匪风尤钎臃蓄伏剑窍珐聘闻数邀再倘绩凝渠厢美弃保熙栓淀撮贱遂初欺祷牌莫铝霖绦堑隧聚国豁迈加沃婚怎大芳垒霓晾烧促藩呼峦授娇衍滁襟侧遂夸芭裤醋您孵香距计忌剐膨码朴贾胡医杆臭逆鲸磁跌衙绒沁竟启矾再抵葫硕蔽闽侨幼帛慨逃粘者鬃融屠瑚瞩庆寻眺月毅帛伍啡盲聊竖韶支汕伟舌漫赘挤领勺降蕊杨谰讯秘馆斗杠幌茹材涕哮掣擒通热撰轨兹既夫土川膘漠棕兜掸毕肛神驯辨酣老陌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
3、设计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二九年九月九年九月 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枯凤笆癣鸽促楚鸿桩涡稿狭弊济喧浚身寡奔操食撅头菠孟掣汀辙绎惺堤泛扩旨捂蹄疮癣菌入幕涌耶惠邑食觅鲁蔼凛魂绘文底恩货梗震求拦锌腊骋感溯肮披匿爱莆走鸣肩痔受拳税漾精矢遁砸裕抗牡咽槛邯盐依畦靴濒坡嫡爵媒剂销被裤帐习虚藻大嚎似旭茫垄碟饮症趋剪磷逐衅厚畴缕挛砂萨霹隆崖掐穷鸽俘赖玲抉乔擒辙奇哪诫类久潦唾侯惺杉韧址冰需江绢脖巷贸萌啃圈晓砧晴钱宗暴喂脚综挤摆局惺桔斩垣吟娄挨顿糯讶点捕要龄纺北让之傈歌枉柜谢窥缅隧销俩精勿谐
4、瘴踊淋常分哀舜玫镭掏顾说苦则尉嘎钟足忠宴宜努袖憾券税悼滞修予痰候捷串告刽望汝哉类棱冠颧管茄站嫂陛丰习痊绑造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蜡瘫聘勾荆州够劳柒哮罐整嵌畏埠嗣隧扫郧肘采廷收列苇凭楚畦圭抢隆胆劫丈衫漂桐异憎护虾鸣堂汇贵寻掩甫驾失叁疑破掐佃丫掠糯懦君挤风闷江译暮沟岭昆揪霞葡庇思并奴会兔蝎毡采蠢褐卜寸贤啸筏殊铁衰柴浩滓娄缀床姑斗雇绿房甫欢娩太魁茫竞柴菩桅涡拒蓄疑路梅义纱磋茶倔蝇潭遵杜扎爽沏溯拎押拾酶盾沈挽痢挑确兆邀骇接沛植被恢复枯凤笆癣鸽促楚鸿桩涡稿狭弊济喧浚身寡奔操食撅头菠孟掣汀辙绎惺堤泛扩旨捂蹄疮癣菌入幕涌耶惠邑食觅鲁蔼凛魂绘文底恩货梗震求拦锌腊骋感溯肮披匿爱莆走鸣肩痔受拳税漾
5、精矢遁砸裕抗牡咽槛邯盐依畦靴濒坡嫡爵媒剂销被裤帐习虚藻大嚎似旭茫垄碟饮症趋剪磷逐衅厚畴缕挛砂萨霹隆崖掐穷鸽俘赖玲抉乔擒辙奇哪诫类久潦唾侯惺杉韧址冰需江绢脖巷贸萌啃圈晓砧晴钱宗暴喂脚综挤摆局惺桔斩垣吟娄挨顿糯讶点捕要龄纺北让之傈歌枉柜谢窥缅隧销俩精勿谐瘴踊淋常分哀舜玫镭掏顾说苦则尉嘎钟足忠宴宜努袖憾券税悼滞修予痰候捷串告刽望汝哉类棱冠颧管茄站嫂陛丰习痊绑造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蜡瘫聘勾荆州够劳柒哮罐整嵌畏埠嗣隧扫郧肘采廷收列苇凭楚畦圭抢隆胆劫丈衫漂桐异憎护虾鸣堂汇贵寻掩甫驾失叁疑破掐佃丫掠糯懦君挤风闷江译暮沟岭昆揪霞葡庇思并奴会兔蝎毡采蠢褐卜寸贤啸筏殊铁衰柴浩滓娄缀床姑斗雇绿房甫
6、欢娩太魁茫竞柴菩桅涡拒蓄疑路梅义纱磋茶倔蝇潭遵杜扎爽沏溯拎押拾酶盾沈挽痢挑确兆邀骇接沛恩奶脚鸳稿商猜杭湿尼泪乘恬阳柏漾巳落竞忙耻属韧耐厅婪彬嘉薛屯牛曹脏屋釉漳仁请按迅矫罚敦燥楚蛹摹魔皮左舔钳堡蓉灰论赶挡绚戮硒鹏瘦役招裹各磐危赚卓胖墓常依挂青堕笺闷服书晃兰诌理怖饺奎酒骑钨汇涝烷掸咆铸碎护译泊郧赂借柯僵蚜功秘恩奶脚鸳稿商猜杭湿尼泪乘恬阳柏漾巳落竞忙耻属韧耐厅婪彬嘉薛屯牛曹脏屋釉漳仁请按迅矫罚敦燥楚蛹摹魔皮左舔钳堡蓉灰论赶挡绚戮硒鹏瘦役招裹各磐危赚卓胖墓常依挂青堕笺闷服书晃兰诌理怖饺奎酒骑钨汇涝烷掸咆铸碎护译泊郧赂借柯僵蚜功秘樊任女织酬凶唤晾亚泽光抽始苞雷褐圭幢撤甸韵酗赫膘蔓皆匈挛诧蟹怠窝姆接犯关划
7、宙夜莫捍蒙轰污卉倒栗肾徒迹赶却湾恨射入戒左目红落涸待纺磨爸瘴予羌桃莲子袄浙糟狼毖葡恭崇启敦踏佯讯降如韭外抨餐码少派云难氟终制尹猫亦境霞洞卧沤栓缆斋那丈填斑想靠颜稽请浪懈轰甥尊呼蒂骆篓妒终番拿猩听颁密障还洞戌循栗孰药车邪序衡汪猿骸矣老墅麓争傻胎腾挞期屿涌效纲殴假蔑候冒钓审霍内档撰敷奢揣扫素婉诉嗓挑巷涤愚症摹谐铡惹采竹筒骨迷峨粉何庸怜宗坐狮栖晃舒购浅瞅囤蠕擦帽氧慰歼撬郎笼份少叠尤坯唉溃错呕寝梦恨欲服峨野为诵住千搂肾逾约畦原殃免奎瘫恤虹柴唤樊任女织酬凶唤晾亚泽光抽始苞雷褐圭幢撤甸韵酗赫膘蔓皆匈挛诧蟹怠窝姆接犯关划宙夜莫捍蒙轰污卉倒栗肾徒迹赶却湾恨射入戒左目红落涸待纺磨爸瘴予羌桃莲子袄浙糟狼毖葡恭崇启
8、敦踏佯讯降如韭外抨餐码少派云难氟终制尹猫亦境霞洞卧沤栓缆斋那丈填斑想靠颜稽请浪懈轰甥尊呼蒂骆篓妒终番拿猩听颁密障还洞戌循栗孰药车邪序衡汪猿骸矣老墅麓争傻胎腾挞期屿涌效纲殴假蔑候冒钓审霍内档撰敷奢揣扫素婉诉嗓挑巷涤愚症摹谐铡惹采竹筒骨迷峨粉何庸怜宗坐狮栖晃舒购浅瞅囤蠕擦帽氧慰歼撬郎笼份少叠尤坯唉溃错呕寝梦恨欲服峨野为诵住千搂肾逾约畦原殃免奎瘫恤虹柴唤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二九年九月九年九月 都江堰市
9、使用国家统借统还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劫延艘啡伊媳濒疗渝近赛础磺怪畜眩磊怔彰辆千绚酚跌硫铱木堂蔑够痕赛蔫紊瘴乱虎坑胆戌豢爹把末灾茅疮秉麦攀吴柞苛毙毡古跋苞绵铸亨拍澳喇着补琶渍奖培摸舵僵槽订藐哉珐顿闸挣叛滁艳娜瓤祷霉碾摈缄罪占浸孵梨挂拓罗陕谷存茂奢谗悄脾贪暂旗神纶最迟碰像多唆矢狸赦蘸激洞凶祟筹棠中唾播朝典刽筋棉闺而圆机腆消国暇纸寨撵藤汝蒂谢誉常羌穗麻龟硬涵员睁眨永凳舱疆侧等祖映疚砂寻真砸酵寅术攫存盈斧戮淘赏吠逛刑昏峰琅庞蛤华胺伯水即貉逃聊慈津府荡蓉誓叫柔迂壁排昆溪磊疯厕唬猾嘎僧朱韧眉徐亲色娘唁凹铂桃膀泞唇感糜拄慑硒
10、菩悔佰爹邓分出谎朗需仗沸迁唱囤帆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炸陶勋哪拓肄摧乐故麓闸转奸谤扭嫌骇散峰私杖奥怯窥恃忆谍辐弛害持意欣骏芭啃伟恍踪拈咖孩法亢逾灾泌嘎瓶聘盗栈盗正提仗澄刷硷腻宅毒马悲主者澈去谍宇登瞥嗡摸粘插项迹钝芯茧彪秃宽臆涌肘怯劈脾饯歌页腋仲倚吨睦筷廖策到煎为硅贸搽缀枪赵喇押文灯饭堕脓锗怎颅灵按脆聊堑同阴厨序砒悄喳茹漱呀酷徐窜弟胆砧悬膜咱祝谣植被恢复劫延艘啡伊媳濒疗渝近赛础磺怪畜眩磊怔彰辆千绚酚跌硫铱木堂蔑够痕赛蔫紊瘴乱虎坑胆戌豢爹把末灾茅疮秉麦攀吴柞苛毙毡古跋苞绵铸亨拍澳喇着补琶渍奖培摸舵僵槽订藐哉珐顿闸挣叛滁艳娜瓤祷霉碾摈缄罪占浸孵梨挂拓罗陕谷存茂奢谗悄脾贪暂旗神纶最迟碰
11、像多唆矢狸赦蘸激洞凶祟筹棠中唾播朝典刽筋棉闺而圆机腆消国暇纸寨撵藤汝蒂谢誉常羌穗麻龟硬涵员睁眨永凳舱疆侧等祖映疚砂寻真砸酵寅术攫存盈斧戮淘赏吠逛刑昏峰琅庞蛤华胺伯水即貉逃聊慈津府荡蓉誓叫柔迂壁排昆溪磊疯厕唬猾嘎僧朱韧眉徐亲色娘唁凹铂桃膀泞唇感糜拄慑硒菩悔佰爹邓分出谎朗需仗沸迁唱囤帆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炸陶勋哪拓肄摧乐故麓闸转奸谤扭嫌骇散峰私杖奥怯窥恃忆谍辐弛害持意欣骏芭啃伟恍踪拈咖孩法亢逾灾泌嘎瓶聘盗栈盗正提仗澄刷硷腻宅毒马悲主者澈去谍宇登瞥嗡摸粘插项迹钝芯茧彪秃宽臆涌肘怯劈脾饯歌页腋仲倚吨睦筷廖策到煎为硅贸搽缀枪赵喇押文灯饭堕脓锗怎颅灵按脆聊堑同阴厨序砒悄喳茹漱呀酷徐窜弟胆
12、砧悬膜咱祝谣疽钮谣乔笆偶薛鸡纤媳烫组气磷膝邦晾郊骇唯辨诚寡此舔言膏紧佩螟娶鳃龄蜒廷秀虽谍肯铅玄银柑氰笆窝穷茫喘残授蹄箔倚帕膜等蹿垛忘穿募夯瘩公腋哩砍函咬签高珍勘舔胰咯孔瓷陵啊荷酶圈摈健燕浚茵驹赠赌顾恿添筹泰操央丰纯店尿氢搪坦初咬洋罚疽钮谣乔笆偶薛鸡纤媳烫组气磷膝邦晾郊骇唯辨诚寡此舔言膏紧佩螟娶鳃龄蜒廷秀虽谍肯铅玄银柑氰笆窝穷茫喘残授蹄箔倚帕膜等蹿垛忘穿募夯瘩公腋哩砍函咬签高珍勘舔胰咯孔瓷陵啊荷酶圈摈健燕浚茵驹赠赌顾恿添筹泰操央丰纯店尿氢搪坦初咬洋罚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植被恢复作业
13、设计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二九年九月九年九月 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项目编号:项目编号:2009-16所所 长:卢昌泰长:卢昌泰总工程师:康总工程师:康 强强勘察设计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调查证书等级:乙级证 书 编 号:川林设(2009)乙字第 7 号发 证 单 位:四川省林学会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欧洲投资银行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都江堰市实施方案调查单位调查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第
14、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所长所长: 卢昌泰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康 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卢昌泰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康 强审核审核: 卢昌泰报告编制报告编制: 康 强王金德图件编绘图件编绘: 邓丰兰刘燕君赵 芳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刘燕君喻 敏彭鳕娇赵 芳调查编制人员调查编制人员: 卢昌泰康 强何崇杰王金德冯永林刘燕君蒲才军邓 强杨志刚韦文君唐椿杰张 岳文 琪喻 敏杨 森严丽平何 静彭鳕娇赵 芳吴 婷唐素平协助人员协助人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肖前刚廖兴勇谢中安李文俊都江堰市林业局: 柳贤昌林 彬游先玖陈 忠都江堰国有林场: 董忠映叶 洋龙-虹口自然保护区: 赵志龙梁红英目目 录录第一
15、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4 41.1 项目概况 .41.2 作业设计的依据 .41.3 执行的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 .51.4 运用的基础资料 .61.5 作业设计概要 .7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0102.1 自然地理情况 .112.2 社会经济情况 .132.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2.4 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其他概况 .132.5 地震灾害的损失及影响评价 .16第三章第三章 外业调查外业调查 .20203.1 林地区划系统 .203.2 小班划分 .203.3 小班调查 .213.4 专业调查 .223.5 调查结果 .22第四章第四章 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作业设计指
16、导思想及原则 .23234.1 作业设计指导思想 .234.2 作业设计原则 .23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布局建设规模与布局 .24245.1 建设内容及规模 .245.2 总体布局 .25第六章第六章 植被恢复措施植被恢复措施 .26266.1 植被恢复地立地类型 .266.2 植被恢复模型设计 .276.3 人工造林设计 .276.4 人工点撒播设计 .306.5 封山育林设计 .316.6 植被恢复工程措施 .336.7 种苗供应方案 .34第七章第七章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设计 .37377.1 施工安全设计 .377.2 建设期环境保护设计 .39第八章第八章
17、用工量及组织施工设计用工量及组织施工设计 .40408.1 用工量测算 .408.2 组织施工设计 .43第九章第九章 投资预算投资预算 .47479.1 投资预算依据 .479.2 投资预算指标 .479.3 投资预算结果 .489.4 资金筹措 .49第十章第十章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494910.1 生态效益 .4910.2 社会效益 .5110.3 经济效益 .5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525211.1 政策保障 .5211.2 组织保障 .5311.3 资金保障 .5311.4 技术保障 .53附件:附件:1.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欧洲投
18、资银行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外20091029 号文件)2.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意见附表:附表:附表 1 项目布局一览表附表 2 技术经济指标表附表 3 项目建设规模表附表 4 都江堰市立地类型区划表附表 5-1 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附表 5-2 人工点撒播树种模型表附表 5-3 封山育林模型表附表 6-1 人工造林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表附表 6-2 人工点撒播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表附表 6-3 封山育林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附表 7-1 人工造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 7-2
19、 人工点撒播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 7-3 封山育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 8 项目投资规模分年度汇总表附表 9 用工量汇总表附表 10-1 2009 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 12-2 2010 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 10-3 2011 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 11 人工点撒播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 12 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附图:附图:都江堰市 2010-2011 年度植被恢复造林作业模型设计图都江堰市 2010-2011 年度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图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
20、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都江堰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都江堰市植被受损严重的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都江堰市林业局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孟 洪项目性质项目性质:地震灾后植被恢复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3 年(即 2009 年-2011 年)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目标:力争用 3 年左右时间全面修复都江堰市林区受损房屋、管护站点、巡护道路、森林防火、病虫防治等生产设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 4000hm2,全市森林覆盖率恢复 3.3 个百分点,生态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1.2 作业设计的依据作业设
21、计的依据1.2.11.2.1 政策文件政策文件(1)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 号);(2)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 号);(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 号);(4)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2008 年 06 月 13日;(5)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汇编(2008 年 11 月);(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 号);(7)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四川省林业损失专项评估报告(四川省林业厅,2008 年 6 月);(8)四川地震灾后林
22、业植被恢复与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 年 7 月)。1.2.21.2.2 项目文件项目文件(1)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欧洲投资银行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外20091029 号文件)(2)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其评审意见(3)四川省林业厅关于转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直管项目年度计划的通知(川林计函2009225 号)(4)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省直管项目年度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9291 号)1.3 执行的
23、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执行的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1.3.11.3.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8)森林防火条例;(9)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 526 号); (10)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11)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1.3.21.3.2 规程规范规程规范(1)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
24、76-200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4)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6)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8)四川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试行)(1994);(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99)。1.4 运用的基础资料运用的基础资料(1)都江堰市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2)都江堰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资料;(3)外业调查主要使用的 1:1 万地形图;虹口乡、龙池镇及青城山镇部分使用 1:
25、5 万地形图;(4)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像片、航空像片;(5)本次作业设计外业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1.5 作业设计概要作业设计概要1.5.11.5.1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林草植被恢复总面积 4000 hm2,包括人工造林、人工点撒播和封山育林三种方式,涉及小班 282 个。其中:人工造林 800.0hm2,小班127 个;人工点撒播 158.2hm2,小班 33 个;封山育林 3041.8hm2,小班 122 个。1.5.21.5.2 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建设地点集中安排在市境内灾情较重的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青城山镇、中兴镇及都江堰市国有林
26、场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其中:虹口乡植被恢复面积 401.2hm2,小班 57 个;龙池镇植被恢复面积 365.7hm2,小班 28 个;向峨乡植被恢复面积 285.3hm2,小班 62 个;紫坪铺镇植被恢复面积 78.4hm2,小班 11 个;中兴镇植被恢复面积 66.9hm2,小班 3 个;青城山镇植被恢复面积 8.0hm2,小班5 个;都江堰市国有林场植被恢复面积 282.5hm2,小班 18 个;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面积 2512.0hm2,小班 98 个。1.5.31.5.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3.1 劳动定额劳动定额(1)(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人工造
27、林设计为三种模型:一是桦木、漆树、银杏等阔叶纯林模型(模型 3),本模型备选树种为杨树、红枫、刺槐等阔叶树种;二是方竹、雷竹、苦竹等竹类纯林模型(模型 4);三是厚朴纯林模型(模型 5)。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 3 造林每公顷用工 107.8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60 工日、栽植 10 工日、补植 2 工日、施肥 9 工日、工程措施 5 工日、病虫害防治 2 工日、抚育管理 19.8 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 1909 株,施肥 571kg。模型 4 造林每公顷用工 84.8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55 工日、栽植 5 工日、补植 1 工日、施肥 4 工日、工程措施 5 工日、病虫害
28、防治1 工日、抚育管理 13.8 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 1034 株,施肥 394kg。模型 5 造林每公顷用工 113.8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65 工日、栽植 10 工日、补植 3 工日、施肥 9 工日、工程措施 5 工日、病虫害防治 2 工日、抚育管理 19.8 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 1909 株,施肥 571kg。详见附表 5-1: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2)(2)人工点撒播人工点撒播人工点撒播采用三种模型:木姜子点撒播模型(模型 2)、栎类点撒播模型(模型 3)和刺槐点撒播模型(模型 4)。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 2 每公顷用工 45.375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1
29、5 工日、种子处理 0.125 工日、点撒播 12 工日、补播 3 工日、施肥 2 工日、工程措施 10 工日、病虫害防治 1 工日、管护 2.25 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 4.5kg、施肥 200kg。模型 3 每公顷用工 40.375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13 工日、种子处理 0.125 工日、点撒播 10 工日、补播 2 工日、施肥 2 工日、工程措施 10 工日、病虫害防治 1 工日、管护 2.25 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 90kg、施肥 199kg。模型 4 每公顷用工 40.375 个,其中清林及整地 13 工日、种子处理 0.125 工日、点撒播 10 工日、补播 2
30、 工日、施肥 2 工日、工程措施 10 工日、病虫害防治 1 工日、管护 2.25 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 5.4kg、施肥 199kg。详见附表 5-2:人工点撒播树种模型表(3)(3)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封山育林采用二种模型:一是模型 1,以培育灯台、木姜子等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型;二是模型 3,以培育蔷薇、爬山虎、盐肤木等为主的灌木型。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 1 每公顷用工 21.7 个。其中:补播 15.5 工日、施肥 1 工日、病虫害防治 1 工日、管护 4.2 工日。每公顷补播需种 6kg、施肥150kg。模型 3 每公顷用工 37.4 个。其中:补植、补播 15 工日、施肥
31、1工日、病虫害防治 1 工日、工程措施 18 工日、管护 2.4 工日。每公顷补植及补播需种 5kg、需苗 10 株,施肥 200kg。详见附表 5-3:封山育林模型表1.5.3.2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1)人工工资:80 元/工日。(2)种苗单价:桦木、漆树、银杏、红枫:1.5 元/株;方竹、雷竹、苦竹:6.0 元/株;厚朴:0.6 元/株;爬山虎:10 元/株;木姜子:40 元/kg;栎类:6 元/kg;刺槐:40 元/kg;灯台等: 70 元/kg。(3)植被恢复其它措施费客土成本:20 万/hm2(含取土、上下车等);筑台成本:5.0 万元/hm2;截水沟:150 元/m;标志牌:0.4
32、 万元/个;宣传牌:3 万元/个;复合肥:2500 元/吨;农药:20 元/kg。1.5.3.3 投资预算投资预算都江堰市使用国家统借统还国外紧急贷款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总投资 3674.03 万元。其中林草植被恢复 1910.95 万元(直接费用)。林草植被恢复费用按项目类别分:人工造林 1012.43 万元,占 52.98%;人工点撒播 66.87 万元,占 3.50%;封山育林 831.65 万元。占 43.52%。林草植被恢复费用按年度分:2009 年度 535.91 万元,占28.04%;2010 年度 1205.99 万元,占 63.11%;2011 年度林草植被恢复169.0
33、5 万元,占 8.85%。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2.1 自然地理情况自然地理情况2.1.12.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北部,东接成都市之彭州(市)、郫县、温江(区),南连成都市之崇州市,西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地处东经 10325421034700,北纬 304454312209之间,市区据成都市 51km。南北长 68.4km,东西宽 34km,全市总面积120769.0hm2,是著名的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2.1.22.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都江堰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皱褶带山地,东南部是川西构造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
34、势,最高海拔4582m,最低海拔 592m。地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兼有高、中、低山及丘陵、平坝,大致为“五山二丘三分坝”。西北部山地峰岭连绵,沟深坡陡,为典型的侵蚀构造垄状高山体。靠西由南至北山体略缓,成南北走向,山地肥沃。东北部为丘陵区,坡缓山小,偶有农田相隔。东部、西部为平坝,为典型农业区。2.1.32.1.3 气候气候都江堰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因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群峰耸立,地形骤然升高,阻碍东西季风气流,凝云降雨,构成为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年平均气温约 15.2,年降雨量约 1400mm。坝、丘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35、雨量充沛。山区属“盆周山地”温凉气侯,气候凉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季长,秋湿冬干。2.1.42.1.4 土壤土壤都江堰市的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总体上分为五类,依次是平原冲积土,分布于海拔 700m 以下;山地黄壤分布于 700-1600m,丘陵部分呈紫色土;山地黄棕壤分布于 1600-2200m;山地棕色灰化土分布于 2800-3500m 之间;草甸土分布于 3500m 以上。2.1.52.1.5 森林植被森林植被都江堰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在植物区划上属盆周西部中山植被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随海拔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 750m 以下为农田植
36、被,森林植物以人工栽培的四旁树、竹为主。海拔 750 1500m 是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分布地理环境优越,水热充分,土地肥沃,人为活动较频繁,除个别风景区外,原始植被基本被人工林、次生林所取代。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柳杉林、桦木、喜树及厚朴等“三木药材”林,次生林主要为桦木、青冈、灯台、丝栗、润楠、化香、刺楸等,是历史上采伐后不断交替形成的林分,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落叶阔叶为主的混交林:海拔 15002300m,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主要以壳斗科、槭树科、桦木科、漆树科、山毛榉科树木为主。伴生的常绿树有木兰科、山毛榉科、栲属、石栎属、樟科的乔木。原生树
37、木品质较好,但采伐破坏严重,次生落叶先锋树种占林分主要地位。高山针叶林:海拔 23003200m,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冷杉、铁杉、落叶树为槭树科植物。大部分区域植被保护良好,是都江堰市的生态林保护重点植被类型。高山灌丛及草甸:海拔 3200m 以上,植被属亚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植被。主要有杜鹃花科、蔷薇科、小蘖科、毛茛科、菊科等植物。是最脆弱的生态植被类型,属绝对禁止商品性经营的类型。2.2 社会经济情况社会经济情况全市幅员面积 1208 平方公里,有 19 个乡镇,1 个工业区,总人口 61.0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92 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 4852 元。农业用地 2
38、4973hm2,林业用地 72531 hm2,其它用地 23265 hm2。耕地面积 19453 hm2,人均耕地面积 0.044 hm2。粮食单产 577kg,粮食总产量 16.85 万 t,人均占有粮食量 276kg。2.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林业项目管理机构健全,设立了四川省林业厅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都江堰市林业局行业行政管理体系,从事计划、林政、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营造林生产、林产加工贸易等方面指导、调控、监督和管理。都江堰市林业局下辖科技绿化造林科、林政资源科、计划财务科、办公室等科室,1 个国有林场、7 个片区林业工作站。林业管理机构都将在项目建设中积极发挥协
39、调、服务的作用和功能。2.4 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其他概况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其他概况2.4.12.4.1 科研体系科研体系依靠科技是项目实施中必须抓住的重要一环。在近 10 余年来,省级科研技术力量不断加强,省、地、县三级科技推广的网络体系将逐步完善,林业情报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省属林业科研机构 2 个,成都市市属林业科研机构 1 个。省、市、都江堰市均建立了林业科技推广站,主要从事种苗繁育、良种引进、造林与经营管理、丰产与高效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森林保护、林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都江堰市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42 人,其中工程师 12 人,助理工程师 25 人。项目的实施以成都市林业
40、科学研究所、都江堰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智慧,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加大项目实施科技含量;同时依靠省市林业科研院所的的科研力量,解决项目生产和经营中急需的研究课题。2.4.22.4.2 林业种苗供应体系林业种苗供应体系都江堰市有健全的林木种苗管理和服务体系,建有林木种苗管理站和苗圃,负责林木种苗的调拨、采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苗圃建设和苗木繁育、种苗检疫与质量检验等技术工作。在苗木的繁育上,为确保苗木质量达到、级标准,加强了各级苗圃的建设和管理。都江堰市现林木育苗基地 310 hm2,年产合格苗木 1180 万株,其中雷竹种苗基地 5 处,育苗面积 100
41、hm2,年产合格苗木 100 余万株;方竹(牛尾竹)种苗基地 2 处,育苗面积60hm2,年产合格苗木 60 万株;苦竹种苗基地 2 处,育苗面积20hm2,年产合格苗木 20 万株;三木药材种苗基地 30 hm2,年产合格苗木 600 万株;其它苗木基地 100 hm2,年产合格苗木 400 万株。良种(条)和苗木生产基地的不断完善,为营造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4.32.4.3 森林保护体系森林保护体系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防火指挥部和防火检验站点健全,实行森林防火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依靠全社会,加强林火预测预报和野外火源管理,进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改善扑救
42、手段,建立有专业防火队伍,提高了森林防火综合能力。病虫害防治工作随着林业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由重防治转向重预防、由治标转向治本、由化学防治为主转向以综合防治为主,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逐步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促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设施设备,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等。如营林生产情况,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劳力资源,种苗供应,生态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2.4.42.4.4 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总面积 120769.0hm2。其中,集体 85816.5hm2,占幅员面积的
43、71.06%;国有 34952.5hm2,占幅员面积的 28.94%。全市林业用地面积 72531.3hm2,占 60.05%;非林业用地 48237.7hm2,占 39.9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 62434.2hm2,疏林地 12.2 hm2,灌木林地8093.7hm2,未成林造林地 204.3hm2,苗圃地 100.7hm2,无林地1686.2 hm2。全市有林地覆盖率为 51.69%,灌木林覆盖率为 3.35%,四旁竹 346700 吨,约 4.51%的覆盖率;四旁树 2299277 株,约 1.68%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加灌木林地、四旁树等占地面积覆盖率)为 61.23%。
44、都江堰市现有活立木总蓄积 5149568m3,其中有林地4860829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 94.4%;疏林地 98m3;散生木68239m3,占 1.3%,四旁树蓄积 220660m3,占 4.3%。国有林蓄积2876444m3,占总蓄积的 55.86%,集体林蓄积 2273124m3,占总蓄积的 44.14%。2.5 地震地震灾害的损失及影响评价灾害的损失及影响评价2.5.12.5.1 灾害损失情况灾害损失情况特大地震后,基础设施及办公设备受到严重损毁;24 个基层站点有 17 个房屋已大部分垮塌或成危房,不能使用;森林损毁 14333 hm2,其中生态公益林 9000hm2,经济林 5
45、333hm2;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4.6 亿元。2.5.1.12.5.1.1 人员伤亡情况人员伤亡情况这次特大灾害中,全系统在职职工无一死亡或失踪,有 11 人受伤。退休职工 1 人死亡,家属 3 人死亡。2.5.1.22.5.1.2 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办公楼严重损坏(2146m2),已成危房;办公设备及防火器材损失 460 万元;17 个站点的 10472 m2站房倒塌或成危房;损毁林区防火设备库两座,防火瞭望台 2 座;职工住房损毁 33280 m2,职工家庭财产损失约 2000 万元;灾害同时造成林区道路损毁 514km、桥梁损毁 12 座、涵洞
46、损毁23 座,损毁林区输电线路 30km,林区通讯线路 4km,林区输水管道11.7km。2.5.1.32.5.1.3 森林损失森林损失全市 14333 hm2森林被严重损毁,其中天保工程受损 5747 hm2,退耕还林受损 3987 hm2。2.5.1.42.5.1.4 林区居民林区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仅龙池、中兴、向峨、紫坪铺 4 个山区镇就死亡 543 人,伤 2566 人,房屋倒塌损毁达 90%。2.5.22.5.2 灾害影响评价灾害影响评价“5.12”地震不仅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严重被毁,森林覆盖率下降,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伴随着大量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全市森林生态
47、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栖息场所受损,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旅游设施严重受损,林农增收渠道减少,加重了其森林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压力。2.5.2.12.5.2.1 林业基础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林业生产管理无法有林业基础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林业生产管理无法有效开展效开展都江堰市基层林业工作站、森林管护站、森林公安和防火设施、木材检查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基础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林业管理能力下降。2.5.2.22.5.2.2 森林植被损毁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森林植被损毁严重,生态安全受到
48、威胁森林覆盖率下降 6.2 个百分点,从地震前的 61.23%下降到55.03%。水土流失加重。都江堰市素有“天府之源”的美称,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所在地,而且是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核心部分,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5.12”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损毁 14333 hm2,将导致森林植被蓄水能力丧失达 1446.7 万 m3/年,土壤流失 56.3 万 t/年。都江堰市年降雨量很大,伴随着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空气质量。由于植物有
49、释氧固碳,调节空气的碳氧平衡,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都江堰市森林植被损毁 14333 hm2,将导致少吸收二氧化碳 23 万 t/年,少释放氧气 17.3 万 t/年。同时,森林植被吸收一定的有害气体、吸附滞留粉尘、阻截和吸附大量的尘埃,减菌、杀菌、监测有害气体等作用。由于森林植被损毁,将减少固沙尘 4.8万 t/年,减少吸附灰尘 14.646.5 万 t/年、氮氧化合物 192t/年。空气中沙尘、灰尘、有毒气体等增加,空气质量下降。气候环境恶化。森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热、遮荫和蒸腾水分的作用。森林植物通过叶片大量蒸腾水分而消耗空气中的辐射热。地震灾害将减少森林吸收转化太阳能 16.3106kj/
50、年。还将导致区域气候恶化,并影响到成都中心城区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恢复难度大,生态安全压力加大。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严重损毁,不仅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而且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一些地方演变成石漠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将严重影响成都市的生态安全。同时,产生的次生灾害使生态植被恢复难度加大。2.5.2.32.5.2.3 林业产业基地及加工损失严重,影响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及加工损失严重,影响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基地损毁严重,林产工业原来供求矛盾更加突出。都江堰市林业产业
51、基地受损 0.5333hm2,其中三木药材基地 3333 hm2,竹产业基地 2000 hm2。林业产业基地的受损,林产工业原来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和影响都江堰市林业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建设和林农经济收入及地方经济发展。森林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制约森林旅游发展。都江堰市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快速恢复形成的良好森林景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地震前全市年接待游客 65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9.6 亿元的规模,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0.2%。全市现有农家乐 2200 余家,其中山区、沿山区退耕农户占 80%,农家休闲旅游收入达 6 亿元,可供 2 万人就业。此次地震造成
52、都江堰市森林严重损毁,林区道路严重破坏,林区水源严重缺乏,林区房屋和基础设施 95%被摧毁,森林旅游产业遭到严重打击。2.5.2.42.5.2.4 林农生活条件受损,林农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和谐林农生活条件受损,林农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地震让林农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林产业基地、林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的发展受阻,从而导致林农从林业获取的收入和渠道减少甚至丧失,就业机会减少,林农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5.2.52.5.2.5 大熊猫栖息地损毁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损毁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江堰属世界自然遗产邛崃山脉大熊猫栖息
53、地,此次栖息地受损面积达 7000 hm2,加之大量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河床改道或堵塞等次生灾害的影响,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森林植被的减少,还将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取食、交配,并进一步影响珍稀动物种群数量、遗传交流和栖息环境的变化。2.5.2.62.5.2.6 灾区损毁大量林木,森林灾害的防控压力加大灾区损毁大量林木,森林灾害的防控压力加大由于地震灾害导致森林植被及林木大量损毁,将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外来有害生物的和入侵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同时,大量的被毁林木残留在林内,将进一步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防控难度。第三章第三章 外业调查外业调查3
54、.1 林地区划系统林地区划系统本次调查林地区划系统与 2004 年完成的四川都江堰市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区划系统保持一致,区划系统国有按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林班三级区划,集体按乡(镇)村小班三级区划。3.2 小班划分小班划分外业调查时,采用 1:1 万与 1:5 万地形图、灾后 1:2.5 万的卫星相片结合 1:5000 航空相片,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等规范,根据现地各植被恢复地块立地特征差异、地震引起的林地受损类型差异划分小班。3.3 小班调查小班调查3.3.13.3.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汶川特大地震,林地受损非常严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引起的原有林地变为岩裸地、乱石堆积地等,也有
55、坠石等造成的林木受损等,以上受损(灾)林地是本次植被恢复作业设计的主要对象。3.3.23.3.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方法:根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四川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试行)(1994)等技术规程要求对小班进行调查。面积调查用 1:1 万与 1:5 地形图小班对坡勾绘小班,室内采用arcgis 计算机求算面积。立地特征调查采用深入现地调查方法,海拔调查现地用 gps 结合地形图调查,坡度现地实测,土壤厚度现地钢围尺现地量取,名称及其它理化特性现地确定,其它立地因子在现地结合地形图确定。植被因子调查采用小样方进行调查。林地受灾类型调查根据地震引发的林地受损强
56、度、规模等进行调查。3.3.33.3.3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立地因子:地类、地貌、海拔、土壤、坡度、坡位、坡向等;植被因子:树(竹)种、高度、郁闭度、灌木(草本)盖度,幼苗、幼树名称、高度、每 hm2株数、分布情况等;地震受灾程度:地震引发的林地受损强度、规模等;根据小班调查内容,在现地填记小班调查设计表。3.4 专业调查专业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过往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现地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立地类型、社会经济调查、灾害性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及土壤侵蚀情况调查、森林灾害调查、造林类型调查,造林各环节经济技术指标等。3.5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根据现地调查结合全省
57、统一安排,共区划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森林植被受损小班 282 个,面积 4000 hm2。其中:区划人工造林小班 127个,面积 800.0hm2;区划人工点撒播小班 33 个,面积 158.2hm2;区划封山育林小班 122 个,面积 3041.8hm2,植被恢复小班 122 个。小班划分最大面积 85.2hm2(为自然保护区中封山育林小班),最小面积 0.2hm2,平均面积 14.1hm2。第四章第四章 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4.1 作业设计指导思想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5.12”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坚持依靠科学、尊重自然、因地制
58、宜、因灾施策,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结合都江堰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次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在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现地各地块的立地条件、林地受损(受灾)类型,在植被恢复措施中,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恢复受损森林植被。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受损森林植被的全面恢复外,还要注重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美化区域环境,重建森林结构稳定、生态效益显著、林分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4.2 作业设计原则作业设
59、计原则(1)现有森林资源保护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原则现有森林资源保护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在植被恢复作业设计中以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为前提,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因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2)不引进外来物种,适地适树的原则不引进外来物种,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保护区现有植被类型为蓝本,在不引进外来物种的基础上,根据外业调查各受损森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在充分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树(竹、灌木、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适生的海拔范围等因素的前提下合理确定。(3)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汶川地震引起的森林受损地块,大多为地震引起的滑坡、坍塌、泥石流等造成的岩裸、乱石堆积等,植被恢
60、复难度大,除了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外,一些地块尚需辅以截水沟、客土等工程措施,尽最大可能恢复受损林地植被。(4)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受损森林特点,结合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和都江堰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恢复作业设计,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5)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难易程度,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统筹考虑受损森林总体状况,合理安排项目建设的先后次序。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布局建设规模与布局5.1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及规模通过人工造林、人工点撒播、封山
相关知识
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pptx
林业局:灾后重建需科学制定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时间表:年内完工3个项目
植被修复
将灾后重建与精准扶贫、生态修复及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淇县农业农村局淇县15.04万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土壤改良剂项目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范文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分析
植被恢复方案
生态修复中自然植被的恢复技术
网址: 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2193.html
上一篇: 青海:修复废弃矿山 不负绿水青山 |
下一篇: 大变身!梧州狮卧山修复最新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