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该病的发生可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至10个串生,主要以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便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病原为真菌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月季花白粉病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
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防治方法
1、预防方案:使用《奥力克—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10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
A、轻微发病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一次。
B、病情严重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之后采取预防方案用药。
3、用药说明:
A、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用药;大水量喷,白粉病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续用药,充分杀死残留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
B、打药时要彻底,叶面叶背一起喷。
C、Zui佳用药时间:12:00—15:00,效果更佳。
标签:病害
相关知识
月季花白粉病的防治方案
月季花白粉病的防治
月季花养护篇:认识月季花白粉病,预防和防治月季花白粉病
月季花白粉病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治白粉病
月季花白粉病如何防治?
如何防治月季花的白粉病?
月季花白粉病
月季花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告别白粉病的恶梦!秋季月季花保养秘笈大公开
学学小技巧,解决月季花白粉病,用氮肥,多浇水,可有效防治
网址: 月季花白粉病的防治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3340.html
上一篇: 八仙花白粉病 – 根盆网 |
下一篇: 大蒜治疗白粉病的方法?玫瑰花白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