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玫瑰实用园艺技术》(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

《玫瑰实用园艺技术》(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

《玫瑰实用园艺技术》(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

【摘要】: 玫瑰作为一种园艺植物,有着花之皇后的美誉。玫瑰既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在改善、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创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当前,以玫瑰为代表,我国的园艺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当前国内图书市场极度缺乏内容与时俱进的关于玫瑰的科普读物。作为玫瑰爱好者,为填补这一空白,笔者在取得文本授权后,开始着手翻译《实用玫瑰园艺技术》一书英译本。本书由瑞典园艺家兼作家英格·帕姆斯蒂纳(Inger Palmstierna)编写,英译本译者为甘·彭浩特(Gun Penhoat),由纽约天马图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本书前三章的翻译为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本次翻译实践做出总结,反思,以期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为今后的园艺科普领域相关英文书籍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报告由引言、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总结五部分组成。在第一章笔者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交代了翻译动机,解释了翻译文本的来源,阐明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现实意义。笔者在第二章从文本类型、词法特征、句法特征、文体特征四个角度分析了源文本特征,为第三章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三章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译前阶段主要描述了源文本创作背景信息的调查、翻译工具以及翻译软件的准备、翻译理论的描述,包括文本类型理论x和交际翻译策略、翻译计划的制订、术语表的制定;译中阶段关注质量控制、翻译详细过程和翻译各部分要点分析;译后阶段关注译后评价。在第四章中,作者以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学为基础,从词法层面、句法层面和文本层面开始进行案例分析。对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启示、翻译思想的形成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五章作为总结,进行翻译过程典型问题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展望。本报告认为:译者在植物学、园艺学专有名词的翻译中,使用了在译文中加脚注的方法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和阅读;根据交际翻译法,译者将源文中的长难句进行分译或重组;将源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合理增删;在翻译中关注了译文的衔接连贯与前后照应,使译文通顺流畅,同时准确传达了源文本中的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2


1290318664393818112

1289887145204383744

1289887717202591744

相关知识

《玫瑰实用园艺技术》(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
产学相融,育花育人——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提升学生竞争力
园艺技术实践报告总结.pptx
马克思谈玫瑰与紫罗兰
最新园艺学实践报告 园艺技术实训报告十四篇(通用)
园艺专业实习报告(32篇)
花卉实践报告
三种花卉病毒病
园艺顶岗实习报告2019
绿色建筑:让生活更美好

网址: 《玫瑰实用园艺技术》(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35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玫瑰花种植方法全过程
下一篇: 平阴玫瑰苗木园艺化栽培设计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