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招募ing......
作者:蓝海长青智库高级研究员 邵军
随着预警侦察技术的发展,预警侦察系统的覆盖面已十分广泛。地面上有各种电子侦察站组成的地面侦察系统;海上的各种舰载雷达系统、声呐系统、电子侦察设备、水声侦察仪、磁异侦察仪和潜望镜等侦察设备组成海基预警侦察系统;低空中有电子侦察飞机、无人侦察飞机等组成的战术侦察系统;高空中有战略侦察飞机、空中预警指挥机组成的战略侦察系统;太空中有各种类型的卫星侦察系统。这些系统互联互通构成范围广、立体化、多手段、自动化的侦察预警网络。
美军预警侦察系统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军事强国,依托其强大的科技力量,构筑了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预警程序最复杂的预警侦察系统,侦察网络遍及全球。美国的预警系统不仅用于跟踪、支援卫星,而且还用于监视导弹发射及太空垃圾,它主要由陆基预警侦察系统、天基预警侦察系统、空中预警系统三个方面组成。
(一)陆基预警侦察系统
美国战略预警体系中的陆基预警系统由远程预警系统、近程预警系统、联合监视系统构成。
1.远程预警系统。是指从远程预警线发展而来的,包括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和北方预警系统,主要用于防御从北极方向来袭的战略轰炸机、低高空巡航导弹及其它远距离空中目标。典型的有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北方预警系统(NWS)、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SLBMDWS)、前苏联的"鸡笼"雷达(Hen House)预警系统等。对超声速飞机可提供1~1.5小时预警时间,而常规雷达一般则只能提供约10分钟的预警时间。
2.近程预警系统。在美、加交界线加方境内沿北纬49度线配置,横贯加拿大东西海岸,共设有24个雷达站。能够对由加拿大上空进入美国本土的来袭飞机提供20分钟预警时间。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定敌机的方位、距离、高度,有效配合各军种实施防空拦截任务。
3.联合监视系统。联合监视系统由美国空军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共同管理,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是作为保卫美国和加拿大领空的航空警戒监视系统而设计的,该系统兼负防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双重任务。平时可用于民航空中管制、对空监视、防空预警与跟踪,战时可监视本土防区的空情,侦察、跟踪和识别来袭的敌机和巡航导弹,并与空中预警系统配合指挥引导防空武器拦截。
(二)海基预警侦察系统
海基预警侦察系统主要由各种舰载雷达系统、声呐系统、电子侦察设备、水声侦察仪、磁异探测仪、潜望镜等观察设备,以及红外、微光、激光、电视等光电侦测设备组成。舰载预警情报侦察系统可不受国界限制,远航持续抵近目标侦察,弥补了空中和地面侦察的不足。
舰载雷达又可分为对空警戒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它们与敌我识别系统及声呐系统相配合,用于发现和监视海面、水下及空中目标。一般舰艇上都装有多种监视雷达、电子侦察与对抗设备、光学侦察设备、声呐系统等。典型的舰载预警探测系统是美国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它主要由相控阵雷达系统、指挥和决策系统、显示系统、武器控制系统、电子战系统、垂直发射系统等组成。AN/SPY-1相控阵雷达是系统的核心,它能同时自动搜索、检测、跟踪空中、地面以及掠海飞行的上百个目标,从捕获目标到指挥控制各种舰载武器对来袭目标实施攻击的全过程反应时间仅3~6s 。美国海军现有27艘巡洋舰和28艘驱逐舰装有"宙斯盾"系统。日本也已在四艘舰艇上安装了该系统。美国最先进的"伯克"级驱逐舰上除了装有"宙斯盾"系统外,还装有6种雷达,包括担任平时远程对空警戒任务的SPS-67远程警戒雷达、SPS-55对海搜索雷达及SPG-62目标照射雷达等。探测反舰导弹等低空或掠海目标时,为了有效捕捉攻击目标,还必须有舰载红外系统与雷达系统相配合。
(三)空中预警系统
美国空中预警系统由空军E-3系列空中预警机、海军E-2系列舰载预警机组成,既能侦察.识别和跟踪空中目标,又能指挥引导地面防空武器和空中战斗机实施拦截,从而兼具预警与指挥控制双重职能。美国以E-3预警指挥控制机在空中24小时巡逻的方式,在其东、西海岸各设置了一道空中预警线,能够同时跟踪1200千米范围内的600个目标,并能从上百个目标中分辨出最具威胁的目标实施跟踪监视,同时还可作为空中指挥平台引导近百架飞机进行空中拦截,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该系统具有机动能力强、情报传输速度快、侦察监视范围广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对低空目标的侦察预警。
(四)天基预警侦察系统
面对21世纪的弹道导弹威胁,美国空军一直在研制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1995年,先后研制“导弹防御报警系统”、“国防支援计划”、“后继预警系统”、“导弹警报、定位和报告系统计划”等。
1.国防支援计划(DSP)。DSP是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的天基红外导弹防御警报系统(MiDAS--infrared Missile Defense Alarm System)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作为北美预警系统的基石,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DSP卫星从1970年到2005年共计发射了23颗,目前在轨的都是大型的block14星。通过对导弹发射主动段羽焰的红外辐射等侦察成像,将红外辐射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化电信号传输,经处理识别后提供敌方导弹袭击的预警信号,可监视地球上每个角落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平时期可用于监视导弹试验、航天发射活动,战争时期则专门监视和跟踪敌方弹道导弹发射,从而实现在导弹主动段早期预警的目的,可以使预警时间增加到半个小时左右。
2.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系统。根据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美国空军正在发展“天基红外监视系统”,旨在提供最大限度的预警和监视全球任何地点弹道导弹的发射,以此替代DSP卫星。美国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系统由低轨卫星和高轨卫星组成,低轨卫星主要用于导弹途中阶段和着落前的跟踪和鉴别,同时也可提供导弹发射场和其他技术情报,高轨卫星主要用于导弹点火阶段的侦察和跟踪。
俄罗斯预警侦察系统
俄罗斯也是当今全球的一大军事强国,而且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科技力量也是非常的强大,俄罗斯的预警侦察系统由空间预警侦察系统、防空预警侦察系统、弹道导弹预警侦察系统和舰载预警侦察系统等组成,形成了由22颗导弹预警卫星、10个大型雷达站、20架A-50预警机组成多功能预警侦察网。
(一)天基预警侦察系统
包括“眼睛”和“预测”两个系统,由2颗照相侦察卫星、11颗电子情报侦察卫星、9颗洲际导弹侦察卫星和潜射导弹侦察卫星,以及3颗多用途侦察卫星等25颗预警卫星组成。主要担负对弹道导弹的早期预警任务。
(二)防空预警侦察系统
警侦察系统和空中预警侦察系统构成。地面防空预警侦察系统主要由前苏联时期部署在各加盟共和国的数千部警戒、引导、测高和目标指示雷达组成,采用交错配置,构成绵密多层的对空警戒系统。空中预警侦察系统由少量伊尔-76“中坚”预警机、20架A-50预警指挥机和70架米格-25、144架苏-24型侦察机组成。
(三)导弹预警侦察系统
射超视距雷达、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组成。 导弹预警侦察网分两层进行部署,第一层是部署在西部和东部的3部后向散射超视距雷达;第二层由8部大型相控阵雷达和11部“鸡笼”侦察跟踪雷达,以及若干“狗窝”、“猫窝”等型雷达组成。
(四)警侦察与监视系统
由102部舰载警戒雷达、舰载多功能雷达、舰载超视距雷达、雅克-44舰载预警机、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和12架安-12侦察机组成。
印度、日本、韩国预警侦察系统
(一)印度
立体多层的战略预警体系初步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为实现“称霸南亚,遏制中国,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国家战略预警体系,将其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战略预警体系由侦察卫星、预警机、侦察机、无人机和地面预警雷达等系统构成,基本具备覆盖印度周边广阔海空域的侦察监视能力。其中,侦察卫星包括IRC-1C卫星,IRS-1D卫星,“实验评估卫星”,IRS- P6卫星和“Cartosat-1”卫星以及2008年4月28日发射的一颗Carto-sat-2A卫星;地面战略预警力量包括部署在“防空地面环境系统”第三层的探测距离达到1000公里的THD-1955S雷达、具有良好低空探测性能的属于陆军的英迪拉一1雷达和属于空军部署在中印、巴印边境一线的英迪拉一2雷达;空中战略预警力量包括空军的A-50EHI预警机和海军的Ka-31预警直升机;海基反导侦察预警系统包括从俄罗斯引进的顶网一C型雷达。印度的战略预警力量由战略空军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X9711一49。
(二)日本
日本立体战略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日本近年来从“专守防卫”发展到积极防卫的“前方阻止”战略。为此,对防空作战提出了实行“洋上防空”和“广域防空”的作战思想。为实现这一战略,日建立由预警卫星、超视距雷达、空中预警机和新一代相控阵雷达构成的严密的立体战略预警体系。日本将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相控阵对空情报雷达引入“巴其”系统,该雷达可实现无人值守,并可探测到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等目标。在此基础上,加紧配备远程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等战略预警装备。日本正在重点发展自己的空间预警侦察卫星网,研制装备红外预警卫星、星载雷达探测系统等空间预警系统。
(三)韩国
空天地一体的战略预警体系正在建立韩国在“自主国防”战略指导下,“尽早发现、提前预警”,发展自主预警。在基本建立起完善的战术预警系统后,正在建立以地面预警系统为主、以乌山中央防空控制中心为中心的情报网为主,积极发展卫星及空中预警机等先进的预警系统,并正在向空天一体化发展。韩军先后从美国、德国购进先进的远程警戒雷达,完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雷达系统,在郁陵岛建立大型警戒雷达站,同时采购并装备约200部新型预警雷达以更新和补充加强前沿雷达部署,初步具有一定的反导预警能力。韩国从1995年起开始与有关国家合作或自主研制部分实用卫星,现已研制并拥有“无穷花”、“韩国星”、“阿里郎”3种系列7颗卫星,提高了航天侦察能力。
启 示
未来战争对军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预警侦察系统具备全空域监视、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精细的目标分类和识别能力,不断提高对超低空目标、高空目标和隐身目标的侦察能力,以及对目标特别是对运动目标、隐身目标、伪装目标、地下目标的识别和分辨能力。从外军预警侦察系统特点,对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大力发展机载与星载大空域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预警侦察系统
相控阵雷达集侦察、跟踪、武器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升空平台(飞机、卫星)相结合,具有监视全空域能力。同时通过增大雷达波的频带宽度和采用合成孔径体制,可进一步提高距离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
(二)预警侦察系统智能化
高技术战争中,预警侦察系统所搜集的信息量将不断扩大,必须要通过信息融合、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改善预警侦察系统的信息处理范围、速度、精度及情报的可信度。特别是人工网络理论的发展将促进预警侦察系统向智能化发展。
(三)发展隐身目标预警系统
隐身武器的不断发展,对预警系统是一种严重的挑战。在现有雷达技术基础上,提高对隐身目标的侦察能力主要有以下措施:增大雷达的有效辐射功率,提高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针对现有隐身技术主要是对抗微波雷达的特点,采用频率较低、波长较长的宽频带雷达侦察隐身目标;发展多基地雷达,即把雷达发射机与接收机分开,合理设置多个接收站,总有一个接收站能收到隐身目标反射的雷达波。
(四)增强系统的抗干扰和生存能力
在现代战争环境中,预警侦察系统面临着电子干扰威胁、反辐射导弹及精确制导武器等的攻击,必须提高系统的抗隐身、抗干扰、抗辐射和抗摧毁能力。例如,为了防止反卫星武器的破坏,美国KH-12卫星就采取了防核效应加固手段和防激光武器保护手段,增加了防碰撞侦察器,增强了机动变轨能力。为提高航空情报侦察系统的生存能力,空基侦察系统将向高高空或超低空、高速、隐身方向发展。
(五)发展一体化侦察系统
一体化侦察系统集雷达、激光、红外、毫米波等多种侦察器于一体,集有源侦察与无源侦察于一体,可大大提高对多种目标的侦察能力。
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主题精选文章 关键字:人工智能 | 无人机 | 无人船 | 无人车 | 机器人 | 虚拟现实 | 脑机接口 | 神经芯片 | 智慧社会 |智能制造
其他主题文章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系列自媒体
相关知识
安全预测预警指数系统
病虫害监测系统—提供及时的病虫害预警
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
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实时预警农田虫害
(虫情监测系统)精准预警守护作物安全线
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异常情况
智能虫情监测预警监控系统:现代农业的守护者
虫情自动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智慧农业新宠 —— 病害监测系统:智能预警,守护绿色田野
“慧眼”系统将开展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
网址: 外军预警侦察系统特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4501.html
上一篇: 学生学业预警系统设计 |
下一篇: 基于地质环境灾变奇点预测预警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