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岗位虽平凡,匠心自峥嵘!

岗位虽平凡,匠心自峥嵘!

上海3位养老服务精英护理员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岗位虽平凡,匠心自峥嵘!

2024-11-04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110514.jpg

  在为老服务的第一线,有用青春奉献养老的年轻人,有立足护理岗位二十年的守护人,有将服务对象视为自己父母的家里人,她们埋头苦干、勇于奉献、乐于服务……用滴滴汗水折射出闪光的人生价值。

  近日,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生活区护理班长、护师赵琼琼,徐汇区社会福利院护理组长孙正侠,静安区安耆为老社工事务所养老护理员郭琴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她们是一线为老服务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也是基层护理员的缩影。今天,让我们走近她们身边,感悟平凡之中却又不平凡的匠心力量。

  青春奉献养老  做“老小孩”的守护者

  在家里,未到而立之年的她们也许还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而在工作岗位上,她们却是一群“老小孩”的坚定守护者。在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院”),就有这样一位老人的守护者——赵琼琼。身为“95后”的她自2016年7月进入一福院工作以来,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饱满的热情,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身边的老人。

  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在赵琼琼所在的生活区,有一位年近百岁的陈阿婆,前一阵子失眠、情绪低落,也不与同室老人交流。在赵琼琼的耐心询问下,陈阿婆道出了心里的苦闷,原来子女最近来看望她的频率少了,心生焦虑。于是,赵琼琼一边舒缓老人的焦虑情绪,一边联系家属,叮嘱他们多与老人沟通。渐渐地,陈阿婆“走出”了困扰。赵琼琼说,懂老人、爱老人,才能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多年来,赵琼琼一直深爱着这份工作,老人的一言一行、一喜一乐都牵动着她的心。孙阿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有时“一言不合”会把开水泼向身边的赵琼琼,有时会莫名拿起手杖就往她身上砸。刚开始受了委屈,赵琼琼回家诉苦,父母心疼女儿,劝说其辞职,但她思来想去,还是割舍不下与老人慢慢建立起来的感情。

  于是,赵琼琼一边请教“老法师”,一边查阅资料,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小窍门”:平时注意观察、勤于沟通,掌握老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避免刺激老人做出过激行为,在发现危险信号时,及时舒缓、安慰老人,在合适的场合和情形下,给老人点赞和鼓励。有一天赵琼琼有事请假了,第二天上班时,孙阿婆一见到她就询问“你昨天怎么没来啊?”,那一刻,老人的话让赵琼琼感动了。

  在这位年轻姑娘的心坎里,养老护理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科学。她觉得要当好一名养老护理员仅凭着一腔热情远远不够,需要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赵琼琼积极参加技师创新工作室培训,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老年心理护理和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作为“雁式带飞”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她先后获得福利中心青年岗位能手、市民政局三八红旗手、2024年“上海工匠”等荣誉,多次在各项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奖。

  赵琼琼常说,作为青年职工,就要以学促进,做好自己的事,厚积薄发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要先舍后得,做别人不能做不想做的事;要发扬孺子牛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急老人所急  做亲力亲为的“家里人”

  眼前的孙正侠眉宇间满是亲切,言语轻柔,笑容甜蜜,她总是笑着提醒工作伙伴:“哪位老人会喜欢凶巴巴的护理员呢?”在她看来,平时和老人说话要轻声细语,和家属沟通要耐心细致,争取理解和支持。在孙正侠工作的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二分部,老人们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亲闺女,老人就爱和她说说“掏心窝”的肺腑之言,遇到急事、难事,也爱找她帮忙。

  在老人们的身边,总能看到孙正侠忙碌的身影——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陪老人聊天,及时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处理、清洁,陪伴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做训练,为手脚不便利的老人做康复运动……有一次,在她负责的楼面,一位老伯脚气病突然发作,双脚又红又痒,孙正侠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主动为老人用热水洗脚,擦干后再细致地涂抹药膏,天天如此,直至脚气病痊愈。老伯激动地说,其实他心里一直很担心自己会因为这个病遭人嫌弃,孙正侠的举动让他非常感动。

  有一位老人新近入院,护理经验丰富的孙正侠发现老人患有褥疮,她一面与家属积极沟通,增加老人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一面指导护理员为老人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褥疮不再复发。

  自2002年8月入职至今,孙正侠一直坚守在基层护理员岗位上,二十多年如一日。岗位虽平凡,匠心自峥嵘。她说,一个优秀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必须是“十项全能”,生活照料、急救、肢体康复、沟通交流等要样样精通。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护理知识,才能为老人们提供最周到、最贴心的服务。

  2016年,孙正侠获得了高级护理员等级证书。作为班组的“领头雁”,她无私地向班组成员分享丰富的护理经验,进行案例分享、操作示范、急救模拟演练等。在福利院打造智慧养老院的过程中,面对新鲜事物,她迎难而上,带领班组成员一起快速学习,熟练掌握智慧养老系统和手持终端的使用,通过高效、安全的智慧手段,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亲切的笑容,温暖的话语,专业的护理,孙正侠的一举一动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和安心。从2002年到2023年,从“最美护理组长”到“三八红旗手”,一次次荣誉的获得,正是因为孙正侠对于初心的坚守,对于热心服务老人的坚守。

  上门悉心照护  做老人离不开的“小一辈”

  在上门家庭服务中,高龄失能的老年人往往是护理难度最高的群体。而在静安区安耆为老社工事务所里,有一位养老护理员从不挑选雇主,以“与人为善”的心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老人,勤恳、踏实的服务态度、专业的服务能力,赢得了老人们的一致赞扬——她就是郭琴。

  “阿姨躺在床上,嘴角挂着口水,家里散发着一股味道。”郭琴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上门服务时,老人狼狈的模样。当时已88岁高龄的阿婆因患脑瘤动了手术,手术后留下流口水的后遗症,而且不慎摔成股骨颈骨折,子女又不在身边,老人躺在家里半个多月无人照料。看着眼前的情形,郭琴立即答应上门服务,令阿婆十分感动。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独居老人,郭琴在给予基础生活照料之外,还把学到的康复技能、心理抚慰技巧活学活用,让老人们不感到寂寞。“每次看到她来,我心里就很开心。”张阿婆说,自己身患重病期间,郭琴每天都来,每次都耐心地开导自己,还细心地为她按摩。她的这份诚心和耐心打动了老人,不仅主动与和她谈心,后期更是离不开郭琴的陪伴。

  有一年台风天,一位老人急需服务,郭琴冒着风雨赶往老人家。一到老人家里,只见厨房间雨水倒灌,郭琴顾不得自己浑身湿透,先安慰焦急万分的老人,然后立马找来勺子和水桶,把涌进来的水盛出倒掉。天色越来越晚了,老人催促郭琴早点回家,但她直到把凌乱的房间收拾干净,才放心地离开。

  当被问到受老人喜爱的“秘诀”时,郭琴笑着说,自己常年在外工作,没办法照顾自己的父母,把服务的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爹亲妈,“这样想,就什么苦什么累都不怕了,什么脏什么乱都不在乎了”。

  出生在甘肃的郭琴,高中毕业后来到上海,干过不同工作,最终选择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有的老人家住得远,来回路程就要三四个小时,不过郭琴从不计较这些,为老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是她的价值体现。在新员工培训时,郭琴结合自己的经验,为新同事们传授服务心得、讲解服务技巧。正是这份对岗位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郭琴坚守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成为了养老护理员队伍中的佼佼者,多次被相关部门评为优秀护理员,2023年4月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正如老人们对这些优秀护理员的评价:“因为有了她们对工作的热忱和坚守,才使得我们这些老年人得到很好照顾,她们是我们身边最美的人。”

相关知识

平凡岗位 执着追求 ——孙娴同志先进事迹
【悦美风华】师情花艺暖匠心——仙实幼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花艺减压活动
匠心筑梦育英才 “技能”芬芳“花”自香
护理之路,平凡爱的坚守 ——颈肩腰腿痛科I护士感言
匠心慢榨,胡姬花以“慢十倍”致敬百年非遗技艺精髓传承
1300多个岗位,招人!
大湾区盆景艺术节启幕:领略自然之美,共赏岭南匠心
匠心展风采 巾帼绽芳华
匠心巧手“造”美景 青岛市北区花卉园艺技能竞赛绚丽启幕
平凡的花朵拍出不平凡的韵味——10种创意花卉摄影小技巧

网址: 岗位虽平凡,匠心自峥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60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彼岸花开:桃花泪痕中的生命哲思
下一篇: 心理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