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依大秦岭,长安的生态基质可谓天生丽质,无可比拟。毗邻主城区,长安的绿化成效关乎品质西安,任重道远。近年来,长安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责任担当,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区,成为了大西安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四治一增”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绿富美”这张靓丽的“长安名片”,成为了摆在长安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区一方面充分认识绿色生态是长安的特色优势,牢固树立生态资源优势就是“无价之宝”,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的发展思路,下定决心、坚定信心,站在秦岭之巅看,跳出城墙思维谋,抓住春季增绿的大好时机,以大气魄、大格局、大手笔来谋划、布局和推进增绿工作,推动长安生态品质大提升。另一方面依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计划,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通盘考虑,骨干生态工程和示范街并行推进,片林与“五路”两侧规划协调部署,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强力推进四大骨干生态工程,努力打造“一街一景、四季常绿”的城市风景,为勇做西安绿色崛起的先行区,建设全市、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示范 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作为城南生态环境最佳的区域,长安区不满足已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出“让绿色成为全区的底色”的发展目标,创新生态建设思路,在新的一轮植树增绿工作中,紧抓春季大好时机,按照工程化运作模式全力推进四大生态骨干项目,拉大“绿骨架”,扮靓“绿廊道”,画好“绿画卷”,做足“绿文章”,绘美“绿底色”,打造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板。
大气魄实施西沣路(生态段)景观改造提升工程。这项工程北起洨河南至环山公路转盘,全长6.1公里,建设总面积60万平方米。按照“通行畅、景观美、能休闲、全业态”四大特色,长安区将投资2.98亿元,高标准进行节点建设、道路绿化等方面提升改造,将西沣路原6车道调整为8车道,道路两侧建设双向6.1公里自行车慢骑系统,沿线设立公交港湾及停车场,快慢分流、人车分流。同时,在原有绿化景观基础上,合理搭配乔、灌、花、水等景观元素,突出秦岭浅山区生态景观特色,在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打造雪松带、法桐带、鲜花带;在洨河桥和环山公路转盘等节点建设紫荆园、松石园等景观主题公园,突出旅游景观大道特色,将西沣路打造成一条道路氧吧和漫步休闲长廊。目前,已迁移五角枫、杨树、旱柳等乔木1.7万株,栽移法桐、白皮松等2400余株,力争4月底完成增绿任务,10月底全线竣工。
大格局推进片林绿化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原则,以南横线片林绿化、鸣犊塬坡绿化等为重点,聘请专业公司制定绿化规划详案,严把方案设计关、苗木验收关、施工建设关,确保项目进度快、出精品,让“绿脉”在长安大地处处延伸。同时,变“栽一棵算一棵”为“活一棵算一棵”,将评估杠杆重点指向植绿成活率,确保植绿效果,为“绿满长安、生机盎然”提供新的坚实承载。目前,鸣犊段生态片林建设已组织工人120人,动用挖掘机10多台,将种植杨树、油松等多种景观树木69700多棵。
大手笔启动环山公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以现有生态和绿化基质为基础,遵循“显山露水”的景观设计理念,大手笔启动环山公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在植被选择上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在苗木选择上与沿线产业发展相融合,努力将环山公路打造成为西安市民假日旅游休闲的黄金风景廊道。从2月中旬开始环山路补植提标工程共栽植乔木10700余棵,新增常绿乔木如大叶女贞、油松等,共计1200余株,为环山路的冬天提供绿色的景观效果。
大视野定位城市休闲公园工程。以常宁新区生态特质有效承载、生态魅力有效彰显为定位,推进潏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通过高标准、高规格的植树增绿,不断提升公园绿色存量,全力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城中河、湖光山色的城中景、休闲产业和生态经济的聚集地,让潏河湿地公园成为大西安最具南国园林风情的生态新地标。
全域绿化 开启生态文明新征程
长安区按照“全域绿化”的理念,将山、城、路、村、河、塬绿化统筹推进,通过狠抓秦岭保绿、城市插绿、路网植绿、村庄环绿、河流添绿、台塬披绿六大绿化工程,努力实现山水相依、诸景纷呈、特色鲜明、生态文明的城乡一体绿化格局,让绿色成为长安区的主色调。
秦岭保绿重点是实施秦岭深山区植被恢复和浅山区绿化美化,特别是在沣峪内栽植不同树种,着力打造“七彩沣峪”,让秦岭不仅绿起来,更要美起来,现一山碧绿、护清水长流;河流添绿重点是结合河长制的实施,大力实施绿水工程,让水净起来,让水活起来,让水留下来,尽快在沣、滈、潏、浐等河流沿线形成树绿水清河畅的风景线;城市插绿重点是开拓和创新城市空间,见缝插绿,见空补绿,进一步加大“口袋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力度,采取拆墙透绿、屋顶植绿、庭院增绿等措施,新建一批绿地小广场,创建一批生态式园林单位和小区,持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路网植绿重点是道路通行与景观绿色统筹一体,努力将各主干道打造成“车在绿中行、人在景中游”的景观大道;台塬披绿重点是让“绿美”变“富”,以“绿美”促“富”,通过栽植经济林使台塬变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村庄环绿重点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提升农村环境绿化、美化水平,着力营造“绿树环绕、青山掩映”的乡村美景。
同时,长安区还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开展“增绿”三年行动,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覆盖,使城区绿地系统与秦岭北麓自然生态绿地系统有机融合,实现“城区在绿中、绿化全城区”的园林风貌。进一步加快公园和绿地小广场建设、新建和改建道路绿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庭院绿化建设和立体绿化、中小学校园绿化和校舍立体绿化,大幅度增加绿化和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绿色当量,努力实现三年大增绿,打造城南绿洲的宏伟目标。目前,已累计完成西长安街、子午大道、学府大道等45条道路绿植春灌任务,对辖区各绿化带缺株断垄情况进行排查,累计补栽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大叶黄杨等灌木16.9万余株,广玉兰、木槿等乔木700余棵,补植麦冬、草皮6900余平方米。
全民参与 构建绿化管护新模式
增绿工程重点是种得下,难点是增绿快,要点是看着美。为此,长安区特别注重增强全民增绿、护绿意识,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西沣路景观提升工程、环山路绿化景观补植提标项目等增绿工地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目快速、有效推进。采取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植树增绿活动中来,让全民绿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责任担当。同时,着力提升种、管、护水平,力求增绿项目做到覆盖要全,对城区、农村、道路、广场等各区域加大绿化覆盖面,为广大群众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生态宜居环境;设计要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按照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四季常绿”的要求,树立和运用“林业+旅游”的理念,结合河堤、水面、原有树木等做好景观设计,展现不同绿化特色;施工要精,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全程督导,发扬工匠精神,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管护要细,明确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定期整理修剪,积极做“减法”,对绿化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绿化景观效果;行动要快,充分发扬“一天当做两天干”的实干精神,抢抓当前的绿化季,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迅速在全区上下掀起一场增绿、补绿的工作热潮。滦镇街道全力以赴“护好一片青山”,在石峡沟、佘家湾、黎元坪等3个村栽植紫荆、月季、紫薇、竹子等各类花卉苗木,共计14500余株;东大街道集中开展“保护秦岭生态、建设绿色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430名志愿者在河道、村道、干道补栽植树5000余株。
如今,伴随着四大生态骨干工程和全域绿化项目的快速推进,全民增绿意识的不断增强,长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又会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17年,全区将增加市政公共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增加庭院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4.9%,以大手笔“增绿”推动“城市变景区”的长安实践,必将不断提升“美丽长安”品质、彰显“绿满长安”魅力。
相关知识
西安市长安区抢抓春季植树时机打造“绿富美”名片
“花开盛世·相约长安”——长安花卉大会盛大启幕!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植物所:抢抓时机 做好菊花种苗管理为菊花生产打基础
西安市花卉产业发展调查及对策建议 | 产业观察
花开盛世·相约长安——首届“长安杯”花艺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西安市长安区:“花经济”为市民带来好风景 为农户带来好“钱”景
绿美为笔绘就生态新画卷
邢台市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注入绿美底色
【视频】放眼见绿、移步闻香!未来3年,我市将种植10万株开花乔木
华润电力产业链党建“红旗联盟”开展“绿美云池 党员先行”植树活动
网址: 西安市长安区抢抓春季植树时机打造“绿富美”名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012.html
上一篇: 园林绿化施工标准规范.pdf |
下一篇: 园林绿化工程中草花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