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动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0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动向
董仁杰 金石柱 刘畅 开通知网号
【摘要】: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为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推广美丽中国形象提供新动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我国非遗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分类型的总结其研究内容,探析我国非遗跨文化传播的进展与趋势,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对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跨文化传播都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由旸;古丝绸之路语言文化传播的当代启示及现实机遇[J];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17期 2 王亚娟;李宗伟;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跨文化传播与英译研究[J];名作欣赏;2021年33期 3 陈逸锋;孙云桥;贾依贤;肖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西方跨文化传播问题浅析——以湖南省浏阳花炮对俄传播为例[J];文教资料;2021年13期 4 韩锐;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大观(论坛);202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恽柔佳;李子柒短视频自媒体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21年 2 齐雅文;符号互动理论下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研究[D];山东大学;2021年 3 谢金苗;留学生非遗研学课程的文化教学探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 4 叶倩倩;社交媒体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5 李萌;对外汉语高级阶段“非遗”文化课教学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年 6 印杏;基于负面在线评论的国内外网购消费者行为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 7 孙洁;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探索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晨;中原曲艺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与策略[J];南都学坛;2017年03期 2 欧秋耘;文化走出去倡议下的湖北民歌歌词翻译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3 何洋托美次仁;张伟;中国民间舞跨文化传播探究[J];四川戏剧;2018年03期 4 杨志芳;赵斌;许国山;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5 张安华;当代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策略探析[J];戏剧文学;2017年05期 6 张安华;从拉斯韦尔“5W模式”谈戏曲的对外传播[J];四川戏剧;2017年07期 7 朱刚;“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J];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8 朱军利;潘英典;论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J];戏曲艺术;2015年02期 9 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以库淑兰现象为分析样本[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10 王安妮;关于建立孔子学院中国民族舞蹈特色课堂之可行性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莎;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国伟;中医在主要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崔艳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倩;孔子学院民族文化课程实践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2 卢甜;中医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英译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王璇;《红楼梦》在美国的传播研究及其对文化外交的启示[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刘虹;元杂剧跨文化传播策略初探[D];山西大学;2013年 5 陈烨辉;孔子学院节日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王莎莎;试论京剧艺术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仁杰;金石柱;刘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动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2 倪佳乐;新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应用与跨文化传播[J];传播力研究;2018年33期 3 郝爽;陈素敏;刘静;马媛媛;“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29期 4 杨晓;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山东非遗外宣策略探析[J];全媒体探索;2024年04期 5 曾凡忠;解说电影类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新探[J];电影文学;2023年21期 6 李骞;中国网络小说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诡秘之主》为例[J];科技传播;2023年22期 7 左燕轩;杨博;中国主旋律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3年21期 8 董世斌;安秋慧;共情传播视域下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4年02期 9 王丽姝;川菜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效果及有效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4年02期 10 邓亚男;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华文化核心内涵研究[J];今古文创;202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喇昶旭;赵斌;马秀杰;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C];2023年 2 龚希丹;太极拳传播跨文化研究:串联、机理与价值信念[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一)[C];2023年 3 袁馨;球迷的狂欢: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3年 4 崔俊铭;廖子琳;体育赛事吉祥物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与影响——以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为例[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新闻传播分会)[C];2023年 5 任山海;李禹龙;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与对策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社会科学分会)[C];2023年 6 刘晨阳;译介学视角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A];第一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第一册)[C];2023年 7 薛冰;陈光;奥林匹克精神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体育信息研究意义及研究路径[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信息分会)[C];2023年 8 陈兴华;袁美君;王春晖;“一带一路”背景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书面交流(体育史分会)[C];2023年 9 段鑫玥;张晓丹;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A];首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一)[C];2023年 10 杨文超;文化自信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民俗影像跨文化传播研究[A];贵州省写作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集[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翔;国家形象建构视阈下中国体育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 2 汪罗;以中国为方法: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进路与理论变迁[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 3 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杰;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陆振慧;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理雅各《尚书》译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毛耀辉;跨文化传播与接受:19世纪以来《尚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D];郑州大学;2022年 7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孟涛;跨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9 许林;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10 林莉;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中国对外报道的跨文化问题[D];武汉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微;民间主体参与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李子柒现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2年 2 徐丞雅;体育赛事志愿者跨文化传播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年 3 贾媛;跨文化传播背景下传统中医药去污名化研究[D];南昌大学;2021年 4 张媛媛;中国近20年(1985-2005)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滟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歪果仁研究协会”短视频中的议题设置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6 张慧雯;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7 谭诚;功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潘泰松;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纪录片的拍摄[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9 刘旭;中国武侠类网络游戏在越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10 曾诗芸;他者视域下“歪果仁”微视频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稀可 李思琦 李源洋;地方非遗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与解决策略[N];山西科技报;2023年 2 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博士 刘亮;全球化语境下书法艺术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学分析:话语建构与形象塑造[N];书法报;2024年 3 记者 段丹洁;多维度思考跨文化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4 记者 张杰;推动文学经典跨文化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什么样的中国综艺能“走出去”跨文化传播[N];文汇报;2019年 6 整理 本报记者 张凡;企业跨文化传播要精准[N];中国贸易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徐馨;传统艺术如何跨文化传播[N];人民日报;2015年 8 记者 王广 李飞;为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寻找创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记者张肖雯;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作用日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跨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法律保护探究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插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插花:永不凋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插花:永不凋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保护论坛”在兰召开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是一种()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网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动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