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孤雌生殖果蝇

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孤雌生殖果蝇

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孤雌生殖果蝇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7-31 16:18:26    点击:603次    [关闭本页]

在哺乳动物中,当雄性精子与雌性卵子结合时才会产生后代。但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部分昆虫、蜥蜴和鸟类繁殖时并不需要雄性参与,后代可以从单独的卵子发育而来。这一过程被称为孤雌生殖。

此前,有科学家在没有父本基因输入的情况下培育出了小鼠和蛙。但这是在实验室培养皿中通过修补卵细胞产生的后代,并非通过赋予雌性动物孤雌生殖能力做到的。

而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在通常需要雄性伴侣才能繁殖的雌性动物触发了孤雌生殖。

研究合著者、英国剑桥大学发育生物学家Alexis Sperling说,早期研究已经确定了孤雌生殖的候选基因。而她和团队不仅精确定位了这些基因,还通过在另一个物种中激活它们来确认其功能。

为了确定孤雌生殖的基因,Sperling和同事对两种果蝇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一种是有性生殖果蝇,另一种是孤雌生殖果蝇。

然后,研究人员将孤雌生殖果蝇卵细胞与只能进行有性生殖的果蝇卵细胞基因活性进行了比较,确定了44个可能参与孤雌生殖的基因。接着,研究人员尝试改变通常不能孤雌生殖的黑腹果蝇的等效基因。

在尝试了各种基因组合后,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诱导约11%雌性果蝇进行孤雌生殖的基因组合。这些经过基因工程改变的果蝇的一些后代也能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诞生的果蝇只从它们的母亲那里获得基因,但它们并不总是父母的克隆体。尽管孤雌生殖的卵子通常只有两组染色体,但也有些后代有三组染色体。

Sperling指出,一些农业害虫能够通过孤雌生殖快速繁殖,这加剧了它们对作物的破坏能力。例如,在英国,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破坏了雄蛾的繁殖能力,一种雌蛾由有性生殖转向孤雌生殖。现在飞蛾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害虫。因此,她希望研究哪些害虫防治策略会促使害虫依赖孤雌生殖,这将帮助控制害虫。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3.07.006

相关知识

没爹也生娃:基因改造首次实现孤雌生殖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花属于农业防治手段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细菌的基因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其原因是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产生抗性,其原因是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基因工程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③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④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⑤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②⑤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PNAS:果蝇子宫里看不见的解剖结构
基因工程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

网址: 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孤雌生殖果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16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Jim Collins:合成生物
下一篇: 合成生物学推动下的全新疗法,卢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