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理论创新 实践多彩花境——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在江苏大丰举办

理论创新 实践多彩花境——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在江苏大丰举办

作者 | 李艳梅

随着我国花境发展进入快车道,花境推广的实践探索急需理论的创新与指导。11月28~30日,以“理论创新 多彩花境”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在江苏盐城大丰荷兰花海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山西、辽宁等19个省(区、市)的130多位花境相关从业者参会,20多位花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以主旨报告、交流报告、主题沙龙和现场答疑的形式,就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理论解读,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与参会者进行互动交流。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江苏省花木协会会长张坚勇,江苏盐城大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荷兰花海党工委书记李实业在开幕式上致辞。活动同期还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花境大赛(荷兰花海杯)颁奖典礼。

▲刘青林致辞

▲张坚勇致辞

▲李实业致辞

精英齐聚 思维碰撞新生力量

花境起源于英国,距今约有200年的发展历史。但我国花境起步较晚,实际应用推广仅20年左右,真正引起业界关注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只有五六年。因此,在花境概念、设计理念、营造技艺、养护管理和推广应用中,还存在理论研究不足、优质植物材料短缺、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诸多问题。

▲成海钟主持论坛

▲王美仙作主旨报告

▲叶剑秋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刘青林以“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对花境的塑造”为题,用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英国邱园花境和我国花境植物科属种多样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花境植物材料多样性大大提高,达120余科、470余属、1300余种及品种,其中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唇形科等科,鼠尾草属、女贞属、芒属、狼尾草属等属的植物应用较多,行业开始重视花境植物的多样性。刘青林认为,混合花境、自然(乡土)花境和诗意花境能表现出花境的中国特色,但国内花境应用的植物品种多数为引进,乡土物种开发应用严重不足,自育品种应用率低,育种工作亟待加强。针对目前花境植物材料存在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等名称自由化,以及宿根花卉应用比例偏小,一二年生花卉、花灌木和小乔木应用比例偏大的问题,他建议,制定花境设计和营造的技术规范,明晰植物材料清单,尽量避免花境的花坛化和木本化。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王美仙是国内首位以“花境”为研究课题的博士,2009年毕业后一直在花境教学和实践的一线。她以“花境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为题,通过大量资料来梳理花境在英国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内外的花境研究进展,并总结出经典花境的设计特色和自己的教研经验。王美仙说,经典花境设计讲究规则式布局、自然式种植,背景和前景保持常绿,注重平面、立面、色彩和细节的把控,大小不同的花丛团块组成前后交错、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长效型景观。在我国,花境植物应用、配置模式、设计要点和养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理论和实践双向耦合,培养花境人将图纸落地实操的能力,才能让我国的花境前景如画般美好。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花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智友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剑秋凭借20多年的花境实战经验和探索总结,将花境营建分为临摹、成形、成熟3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特征和技术要点。叶剑秋认为,在我国花境发展初期,临摹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花境,逐渐规范技术。而成熟阶段的花境主要特征是选用适生花卉品种来展现地方特色,加强本土花卉优良品种的开发,营建生态型、低维护的长效花境。“花境发展经历3个阶段是一个必然过程,不能简单地以优劣论,以水平高低分,有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满足需求、灵活应用是王道。但要注意的是,宿根花卉是花境的灵魂,如果因为宿根花卉优良品种的缺乏,而过多地采用花灌木、观赏草等加以丰富、补缺,这种做法会背离花境的本源。”叶剑秋说。

花境行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也离不开新生力量的培养。本次论坛创新形式,由浙江大学教授夏宜平、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明娟、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青萍、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杨秀云、王美仙推荐的张璐、袁慧红、董蓉、王喆等7位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案例做了精彩分享。从阴生花境的植物设计与营造实践到将红楼文化融入主题花境的营造手法,从分析自生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潜力到研究近自然花境植物群落的构建,从对后疫情时代下花境营建的思考到探寻时下热门的新自然主义风格对花境发展的影响,这些内容专业、态度严谨的建设性研究课题,让参会者看到了花境新生力量的带给行业进步的方向。

▲上海清涧公园长效性混合花境

交流和比赛并重 实践出真知

第四届中国花境大赛结果出炉是本次活动的一大看点。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100多份参赛作品,其中65件作品入选参评。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最终,上海恒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吴芝音团队创作的“鹿夕园”和北京市园林学校程超团队创作的“滋兰树蕙”2件作品获得了本届大赛最高奖“钻石奖”。大赛还评出金奖作品17个,银奖、铜奖作品各23个,并首次设立了最佳设计、最佳施工、最佳养护、最佳组织和最美视觉奖等单项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

▲颁奖典礼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花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评审专家成海钟介绍,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大赛允许往期参赛作品再次参赛,以鼓励提升养护管理水平,营建长效花境。“此次有65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环节,为四届之最。作品的参赛资料也更加规范与完整。从作品的景观效果看,植物材料多样、景观自然稳定、色彩丰富和谐、季相鲜明有序、养护低碳节约等花境景观特质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成海钟说。

评审专家夏宜平点评说,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较往年明显提升,涌现出很多好作品,而且类型多样,除林缘、路缘、旱溪、岩石花境外,还出现了一批草甸式、花园式的花境作品。大多数作品更贴近真正意义上的花境,并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更重要的是,作品从设计到施工营建、养护,花境生态性、可持续性的理念渐入人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评审专家也建议花境从业者,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花境概念的理解,提高对花境植物材料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加强掌握花境养护的园艺技能,为加快花境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钻石奖作品“鹿夕园”主题花境

▲钻石奖作品“滋兰树蕙”

在比赛中交流经验、分享干货,能让从业者走得更稳、更快。中国花境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累计近300个花境作品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参赛者的感悟也越来越理性。在本次论坛的参赛作品交流报告环节,盐城市大丰区裕丰绿化有限公司绿化部技术总监胡平、丽水市小虫园艺有限公司园艺师沈洪涛、苏州满庭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乐梅等16位大赛获奖代表,纷纷以参赛作品为案例,详细解读设计理念和思路,分享自己在花材选择、色彩搭配、季相变化,以及落地施工、后期养护上的实战经验和技巧,探讨花境品质提升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参赛者分享的切身体会,见证了中国花境的点滴进步。

▲颁发聘书

活动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花境专家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决定和颁发了中国花卉大讲堂和花境师技能研究班讲师聘书,并授予刘坤良、吴芝音、余兴卫特级花境师证书。本次活动由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江苏省花木协会主办,北京中绿园林科学研究院、江苏裕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花境论坛、中国花境大赛系列活动的举办为促进花境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探索,为我国花境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文章来于中国花卉园艺代表原作者意思表达,仅供学习与分享,关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花境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纪要20201207
推动花境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花境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
呼唤守正创新 第八届中国花境论坛暨中国花境大赛颁奖典礼举办 | 动态
通知 ¦ 第八届中国花境论坛暨第五、六届中国花境大赛(荷兰花海杯)颁奖典礼
64件花境作品角逐第四届中国花境大赛奖项​
花境发展历程初探
中国花境大赛的特色
第六届中国花境大赛评审结果揭晓
花境行业发展需培养专业人才
报名 ¦ 第十二期花境师技能研修班&中国花境大讲堂(常州)(更新)

网址: 理论创新 实践多彩花境——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在江苏大丰举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20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际景观节论坛全流程|国内外大师
下一篇: 有没有浙江的花友聊聊合适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