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1-1巴黎凯旋门多条街道空间交汇的节点图 图1-2 圣马可广场鸟瞰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1-3 采用罗马柱式的圣彼得大广场图 图1-4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
2、中国封建“礼”制文化下以街,“巷”为主的城市“流动共享空间”
以传统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以家族为本位,重血缘,宗教生活,以“天道”推及“人道”,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礼”制文化[2]。 这种文化体系极大的限制束缚了人的个性、并导致古代城市户外公共生活匮乏。从空间形态来看,与西方城市空间相比,建筑实体呈现一种规整,松散的结构状态,城市街、巷仅仅作为联系建筑组群的交通网络体系。街巷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这些空间除具有主要的交通功能外,兼有集市商贸,人际交往,民俗娱乐等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活动,具有“流动的共享空间”的特征(图1-5)。小型的集市贸易空间常集结于街道自然放大的端口,交汇的节点处,形成“街市合一”的小型公共广场。还有满足宗教仪式的要求,同时兼有集市商贸,民俗庆典等多样化的内容,成为“庙寺合一”的市民广场空间。另一类是封建宫廷,衙署前的广场,如北京故宫午门。虽然其空间规模较大,但因严禁黎明百姓涉足,缺乏公众性,数量极少。因此,与西方相比, 一直贯穿于欧洲城市发展史的发达的城市公共广场空间,在中国过去漫长的城市空间演变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2-1 包头东河区文化广场
2、商业广场
是指专供商业贸易建筑、商亭,供居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随着城市主要商业区和商业街的大型化、综合化和步行化的发展,商业区广场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在长时间的购物后,往往希望能在喧嚣的闹市中找一处相对宁静的场所稍做休息(图2-2)。因此,商业广场这一公共开敞空间要具备广场和绿地的双重特征。所以在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商业繁荣的目的。
3、交通广场
是指有数条交通干道的较大型的交叉口广场。例如大型的环形交叉,立体交叉和桥头广场等。主要功能是组织和疏导交通。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衔接道路的关系,合理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在广场四周不宜布置有大量人流出入的大型公共建筑,主要建筑物也不宜直接面临广场。应在广场周围布置绿化隔离带,保证车辆、行人顺利和安全的通行 [5]。一类是设在人流大量聚集的车站、码头、飞机场等处,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流线,人流疏散功能。另一类形式设在城市交通干道交汇处,通常有大型立交系统。此类广场应以交通疏导为主,避免在此处设置多功能、容纳市民活动的广场空间,同时采取平面立体的绿化种植吸尘减噪(图2-3)。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2-2 意大利街头广场,闹市中的安静去处 图2-3 西安钟鼓楼广场,以钟楼为中心形成空间放大的交通绿岛式广场(从钟楼鸟瞰.模型)
4、园林广场
主要指与城市集中绿地,公园绿地,城市居住区绿地,花园或城市自然景观相结合,以自然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为主要功能的广场。其规模常比较小,并与其周围的植物绿化,四季花卉,山石水景,构筑物,园林小品等构成要素形成亲切怡人的生态小气候。因此,应合理控制园林广场的规模。
5、集散广场
是城市中主要人流和车流集散点前面的广场。如飞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等交通枢纽站前广场,体育场馆、影剧院、饭店宾馆等公共建筑前广场和大型工厂,机关,公园门前广场等。主要作用是解决人流、车流的集散有足够的空间;具有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修饰街景的作用。集散广场绿化可起到分隔广场空间以及组织人流与车流的作用;为人门创造良好的遮荫场所;提供短暂逗留休息的适宜场所;绿化可减弱大面积硬质地面受太阳辐射而产生的辐射热,改善广场小气候;与建筑物巧妙的配合,衬托建筑物,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6]。
城市的类型还很多,如,纪念广场、宗教广场……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加以赘述。
三、城市广场的设计
广场的设计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讲要遵循最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整体协调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个性特色原则[7]。而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中虽以广场的设计原则为前提,但仍然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
1、尺度与规模
目前在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盲目求大,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此风更盛,以为尺度与质量成正比,也许还有攀比的因素。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但这是在一种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政治需求下产生的但从历史上看,大型广场的出现的确与举行军事的政治仪式分不开,并且是专制和集权的一种象征,如果罗马圣彼得广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政治性集会将越来越少,城市中需要更多的是市民文化或园林休闲广场。
广场大小并非简单的面积问题,它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 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例如在欧洲许多中世纪城市,人们走在狭窄弯曲的只有2—3m宽的街道中,突然开朗的广场感觉。阳光照在广场上,暖洋洋的,周边摆着咖啡座和鲜花。尽管面积不大,却让人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已成为生活的必须,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图3-1)。相反,有些广场面积不小,但除了让人感到空旷、单一无所依靠外,并不能够引发交往和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规划师芒福德称之为“广场恐怖”[8]。另外,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要有适当的围合感,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性差,削弱了广场作为社会交往空间功能的发挥。美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面积不到半hm2,却是现代广场的范例(图3-2)。所以我认为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可能出发,我们应该结合旧城市改造,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以及商业文化建筑分布,并依据具体情况可建一些小广场和小广场群,这样花钱少,利用率高,而且有利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3-5 广场的主题雕塑作为主入口
3.3 广场绿化
古典广场一般较少有绿化,以硬地和建筑为主,而现代广场不论大小,都要充分考虑绿化问题,体现了现代广场的设计对于人和环境的关怀。但广场就是广场不是块绿地。尽管现代规划设计中常提到广场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但广场的最终功能是高人流量的开放性的社交空间,其主要作用不是用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现在有些城市广场设计大片的草坪,并使其成为广场的主体,而依照我国的国情,草坪是不能上人的,因此,广场虽大,但严重地影响了广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广场空间的围合,广而无场,如北京西单广场(图3-6)。
广场绿化要依据具体情况及广场的功能,性质等进行绿化设计。从功能上讲,文化休闲类广场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的休息环境以及调节视觉、点缀色彩,所以可以多考虑铺装结合树池以及花坛、花钵等形式(图3-7)。而有些广场从性质出发如交通广场绿化还要有吸尘减噪之用。广场绿化还要和广场的其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协调,大树应作为重要的构成元素,融进广场的整体设计中。同时尽可能采用立体绿化,扩大实际绿化面积,并借此划分出多层次的领域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东北侧的斜坡绿地,就是地上地下空间的巧妙结合。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3-6西单广场,人们只能在有限的铺装上活动图 图3-7结合树池以及花坛、花钵的广场林荫
3.4 广场铺装
铺装是广场设计的一个重点,因为广场是以硬质景观为主。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其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铺装设计虽应突出醒目、新颖,但首先必须与整体环境相匹配,它的形状、颜色、质地都要与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而不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图3-8)。
单从美学上看,质感来自对比,如果没有衬托,再高档的材料也很难发挥出效果,只要通过不同铺装材料的运用,就可划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同的空间特征,可标明前进的方向,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11]。因此,欧洲许多著名广场,其铺装都很简单朴素,只在重点部分稍加强调即可,同样达到预期目的(图3-9)。而且因为广场是室外空间,所以应以简洁为主,切忌室内化倾向。
500){this.width=500}" alt="" src=">
图3-8石材铺装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图3-9 沥青路面的处理效果
总之,在广场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整体统一原则。无论是铺装材料的选择还是铺装图案的设计,都应与其它景观要素同时考虑,以便确保铺装地面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功能上都被统一在整体之中。随意变化铺装材料和图案只会增加空间凌乱。(2)安全性。做到铺面无论在干燥或潮湿的条件下都同样防滑,避免游人发生危险。(3)外观,包括色彩,尺度和质感。色彩要做到即不暗淡到令人烦闷,又不鲜明到俗不可耐。色彩或质感的变化,只有在反映功能的区别时才可使用。尺度的考虑会影响色彩和质感的选择以及拼缝的设计。且路面砌块的大小、色彩和质感等,都要与场地的尺度有正确关系[12]。
因此考虑以上的因素后可以选择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装材料,通过图案和色彩的变化,界定空间的范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利用混凝土也可创造出许多质感和色彩的搭配,也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
3.5 小品与细部
广场小品包括灯柱、花台、漏窗、花架、宣传栏,景墙、栏杆……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也作为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由于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布置,可使的广场空间的趋向、层次更加明确和丰富,色彩更富于变化。
小品尺度是在广场大环境下呈现的一定比例关系是人们经验的对比和心理的度量,以人为标准如栏杆、坐椅等。色彩与光影是创造气氛所必须的。
小品的色彩则是广上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主角,是人们心灵状态的反映。如红色在中国表示吉祥,绿色、蓝色使人感觉轻松……[13]
小品造型变化,要统一于广场总体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有助于广场营造出浓郁的地方气息,文化特色,风格鲜明,统一别致。
以下就以坐凳、喷泉为具体事例谈谈广场小品的设计。
坐凳是广场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有些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喷泉是广场重要的景观小品,现在凡是广场都造大喷泉,声光电控制,气势不凡。可是从我们的国情看,这些喷泉使用率都很低,因此还是要珍惜每一分建设投资,其实国外的广场也没有那么多大喷泉,许多喷泉都很小,与雕塑结合,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图3-10)。喷泉水景的设计最好能与活动相结合,也是广场水景的一个特点。
细部设计同样很重要,一个广场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花池的高矮、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种植方式等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
相关知识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园艺疗法的城市青年亚健康康养花园设计研究与应用
基于传统园境层次分析的城市白领减压花园设计研究
屋顶花园的设计与研究
市政广场花坛植物景观配置毕业设计.pdf
看悦居广场如何打造花园式漫步购物公园设计
居住区水景设计研究
江淮地区屋顶花园设计研究
园林规划与设计论文
【城市广场】养好肉肉的小诀窍
网址: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209.html
上一篇: 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丰台花园管 |
下一篇: 景墙小品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