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ꄲ 苗圃苗木 ꄲ 园林植保赋能产业未来 ——第十三届园林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论坛在南京举办
近日,第十三届园林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开幕。作为国内重要的植保盛会,本次论坛以“高水平植保,助推园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11位知名专家围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古树保护、高品质养护管理、极端天气及灾后修复、特色景观营造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园林植物养护
降耗增效,精细化管理
“降耗增效的重点是保证景观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生物多样性。”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原首席专家张乔松分享了新形势下园林植物养护如何降耗增效。
结合实际案例,张乔松提出园林植物养护中很多值得探讨的前沿性话题,例如在草坪管理方面,建议减少纯草坪面积,提高乔木覆盖率,改变除杂理念,利用野生地被灌木;在植物修剪方面,指出修剪理念需要改变,减少修剪整形植物的比例,着重安全修剪,避免过度修剪;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在园林植物养护中的重要性,包括使用新能源机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利用生物控制方法等。
在园林植物养护中,盐碱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广东卓茵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丘岳榕围绕盐碱土环境下的高品质精细化养护管理进行了分享,包括技术指标、管理工具、管理准则、培训与考核、管理能力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
园林植物养护的核心是养根,养根的关键是土壤。山西省太原市园林质量植保站正高级工程师张志梅分享了关于园林种植土的全面信息,包括土壤的基本特性、城市土壤面临的挑战、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改良措施提升土壤质量,以及保持植物健康和提高园林景观的方法。
古树保护
更新理念,谨防“保护性破坏”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丛日晨和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科长李小军聚焦古树保护话题,分享了我国古树现状、保护重要性、保护理念、实践方法等。
李小军介绍,全国普查显示,我国古树总数为508.19万株,其中散生122.13万株,群状386.06万株;树龄分布上,100年至299年的有98.75万株,300年至499年的16.03万株,500年以上的6.82万株;树种以樟树、柏树、银杏、松树、国槐等为主。
丛日晨指出,目前一些传统修复方法(如使用发泡剂)存在对古树造成伤害的风险,他推荐了更科学的修复方法,如“补干不补皮”、使用弹性可塑胶等。
李小军指出在古树保护工作的科学性问题上存在保护性破坏,保护技术水平不一等问题。他建议建立保护制度、更新保护理念,实施科学保护措施,并提出应针对问题古树进行精准施策,包括生长环境、水肥问题、树洞腐烂、土壤微生物、雷击灾害、树体稳固性等方面的处理。
关于古树保护的未来方向,丛日晨强调作为林学工作者,对植物生命规律的了解和尊重是做好古树保护工作的基础。李小军则表示古树保护是长期、集体的努力,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贡献。
极端天气应对
做好预防措施,多部门共同努力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吴铁明分享了城市园林绿化在面对极端天气灾害时的预防和灾后修复措施。
结合2008年湖南冰冻灾害、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冰冻雨雪天气灾害等案例,吴铁明指出几点预防措施:一是科学规划设计,结合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提高排水能力;二是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清理枯枝败叶、合理施肥浇水等;三是建设防护设施,如防风林、挡水墙、避雷针等;四是建立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合作,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灾后修复措施包括清理受灾现场、评估受灾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恢复景观效果等。吴铁明表示,预防和修复工作均需要主管部门、养护方等共同努力,降低极端天气对园林绿化的影响。
病虫害防治
全面认识,生态防控是趋势
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书记、教授丁世民为园林植物保护从业者提供了关于造瘿类害虫的全面介绍和防治策略。
“虫瘿并非完全有害,部分虫瘿可用于染料、鞣制材料和中药。例如五倍子(由瘿绵蚜科昆虫寄生漆树科植物的小叶形成)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中药使用历史。还有一些虫瘿具有观赏价值,如豚草卷蛾的虫瘿。”丁世民说。
丁世民详细介绍了不同害虫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强调了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重要性,以及生态防控害虫的发展趋势,包括及时去除虫瘿、加强肥水管理、保护或释放天敌、调整优化植物生态群落等措施,推荐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药剂,并注重剂型及施药方法的选择。
河南省莱恩坪安园林植保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魏明分享了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描述了福美双、噁霉灵、精甲霜灵、二氯异氰尿酸钠等防治根部病害药剂的作用机理,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生根剂和杀菌剂对根系的影响,并展示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根系的生长情况。
特色植物营造
选对植物,强化养护技术
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月季景观工作室领衔人樊丽娟以《杭州高架月季十五年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为题,全面介绍了杭州高架月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她指出,杭州自2009年起在高架桥上试种月季,2010年高架绿化改造时大规模应用,开创了全国先例。
“经过15年的发展,杭州高架月季形成了500公里长、215万株的空中景观花廊,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一部分,深受市民喜爱,有‘堵车不堵心,要堵就堵在高架上’的说法,体现了市民对高架月季的情感认同。”樊丽娟说,杭州高架月季成为城市高架绿化的标配,形成了“凡建高架必种月季”的理念,并被全国30多个城市复制。
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晓萍在会上表示,城市绿地应该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精品和特色。近年来,杭州市园林绿化通过改造提升工程和评比活动强化养护技术,推广多年生木本花卉和球宿根花卉,减少草本花卉使用。
结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碧桃、垂柳、梅花等植物,以及上海辰山植物园的芝樱花海等案例,孙晓萍指出,特色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尤其要注重精细养护管理,包括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陈宪章分享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园林绿化的思考,强调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园林绿化行业需要进行一系列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此外,论坛还举办了沙龙活动,专家们耐心解答了参会代表在园林植物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这种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实战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论坛期间,还特别设置了产品展示区,江苏聚丰园林机械、南京长青园林机械、南京东方园林机械、鹤壁嘉多卫农农林科技、南京宿根花卉植物园、河南省坪安园林古树复壮、河南省莱仕捷环境科技等多家企业展出了他们在园林植物保护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活动现场
(本文图片来源:莱恩坪安)
相关知识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园林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论坛的通知——河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第十三届省园艺博览会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国赛于杭州圆满落幕
园林病虫害越冬习性与防治
2023南京园林花卉苗木产业博览会
花城约你看花 第十三届亚洲花卉产业博览会明年5月举办
蓬勃小康路 繁华自贸港“玫瑰赋城”百花产业论坛在三亚玫瑰谷召开
春季看花好去处,看平时看不到的花卉植物——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智慧医疗创新之光·数字赋能健康技术创新论坛举行
网址: 园林植保赋能产业未来 ——第十三届园林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论坛在南京举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3299.html
上一篇: 关于发布《园林植物与种植土检测技 |
下一篇: 园林园艺学院开展1+X植保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