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去了北京的玉渊潭,春光明媚,樱花正好。由于不是周末,人虽然多,但没有人挤人的样子,但可以想象,周末的时候,地都要被人踩下去几层。老早以前就经常有报道,说玉渊潭看花的时候,找不到厕所,大姑娘小媳妇憋哭的很多,现在条件好了,但仍依旧很多。
玉渊潭樱花
玉渊潭是中国花海旅游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经常有人看不起花海,觉得做点花花草草,太LOW,不显水平。但个人感觉,那怕最初级的花海,一样都是比较持续的生命力的,君不见真的能形成花海后,啥花都有人乌央央的来。但我同样也认为,只有花海是不行的。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花海旅游。
花的种类
先说花的种类,其实很多,各种分类也多,一如从春到冬:春天的桃李杏梅、油菜花、榆叶梅、丁香玉兰,花是最多的;夏天的荷花;秋天与其说是观花,不如说是看叶子和果实,比如银杏,红叶;冬天的腊梅等。二如产业作物和景观本身:产业的如油菜花、桃花、薰衣草、荷花、玫瑰月季;景观的如榆叶梅、迎春花、银杏红叶等。这里要说一点,有些花的产业价值和观赏价值不矛盾,比如桃花油菜等,看了不影响用;但有些的影响很大,比如玫瑰切花或者精油,想看的时候,就难以在用它的产业价值了。三如家养与野生:家养的有各种种植花卉,比如上文提到的玉渊潭的樱花,以及绝多大数的作物;野生比如百里杜鹃景区的杜鹃等。这里也提一点,家养的花卉,可以是常年的,也可以是按照不同季节,用类似摆花的方式,一茬一茬的换。毕竟,很少有像月季花一样,一开开一年的。
贵州百里杜鹃
花海的观赏方式
要说花海旅游没啥可玩的,其实也不尽然,以最常见的油菜花为例里。其实还有各种各样的观赏方式,有硬做规模的,但特色个更多是有非常好的精致。比如和村落环境结合的婺源、开平碉楼;和喀斯特地貌结合的罗平;和雪域高原结合的青海湖、昭苏;和水网岛屿结合的兴化等。除了单一的花本身之外,通过一些小规模的一年多季不同类型的花卉,也是很好的方式。
罗平菜花狂
兴化千垛油菜花
花海与花海+
花可以吸引游客来,但是不能傻看花,因为第一眼兴奋,然后人家就像走啦,留不下消费。要有花海,还有有深入花海中的体验,更要有花海旁的生活和特色体验。
桃花树下好休闲
花海的大与小
诚然,巨大面积的花海能带来极大的震撼,但是维持大的花海,如果不是产业有支持,其实是很难做的。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很有名,但是补贴跟不上的情况下,就有人不种,给你花海中开天窗。小面积的花海如果做出特色,其实一样能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中国有名,乃至世界有名的花海,其实到了现场,往往也就几十亩百把亩而已,拍出照片好看,在加上宣传和周边的配套,其实已经能给游客基本的交代了。诸如北海道知名的富田农场花海,其实也没多大;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其实也就是那样。花海好,不如营销和服务好。因为性价比不同。
北海道富田农场
春天来了,大家多去花花草草中看看,也给花海旅游开发几个建议。一个就是明白产业与旅游的关系,平衡好。第二是没必要盲目追求大,但是要把组合做好,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第三是从花海到花海+。最后就是围绕自己的真实目的,把握好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