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青花凤穿花卉纹玉壶春瓶历史和价值

青花凤穿花卉纹玉壶春瓶历史和价值

玉壶春瓶以“玉壶先得春”的诗意而得名,是中国传统陶瓷器造型,以青花装饰瓷器,则是明宣德景德镇窑所开之先河,该瓶敞口,长颈,圆腹,圈足,与传统的玉壶春瓶相似,但形致修长挺拨,秀美而端庄,线条流畅自然,具有明宣德瓷器造型特征。明宣德玉壶春瓶底部都施釉,釉色白中泛青,肥腴而有滋润感,此瓶的胎体重量较轻,明宣德玉壶春瓶的胎体重量普遍较适中,而没有同时期其它器物的那种厚重感。青花色泽浓郁深沉,幽菁自然而意味深远,在青花色重浓密处,泛现黑褐色的铁锈斑,这是明宣德典型的进口青料的呈色特点,且铁锈斑深入胎骨,是自然形成的现象,整件器物装饰繁复,从上至下,纹饰可以分成七成,依次是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海水纹、莲池纹,凤纹,其中莲池纹为主题纹样。明宣德玉壶春瓶的传世器较少,而完整无损的则更是稀见。

金代北方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玉壶春瓶,在秉承宋代形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一是器型尺度上有所加大,而是腹部更饱满,颈部更纤细,加之特有的窑变、铁秀花的代表性装修,令这个器型愈加俊美、舒朗、高雅,小巧有致。这个期间的玉壶春瓶大多底部支烧,保存下来的器型有支烧痕迹,因为高温烧制,有垂釉景象。

明代玉壶春瓶前期多见白釉光素器、白釉暗花器以及青花器,中期、晚期以青花种类最为多见。在图画纹饰上,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内容。

玉壶春瓶发展至清代,外型上并未有多大的改变,技术上较前代更为老练。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壶春瓶在外型上差异尽管并不明显,但其赏鉴含义进一步浓郁,这一点首要表如今器物的釉彩种类不断增多,远较明代丰厚。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祭红、斗彩、搪瓷彩、粉彩、各色釉地彩色等等。从纹饰内容看,除持续沿用明代的图画外,人物故事、吉利文字也多了起来,格外是以竹石芭蕉为主题纹饰的青花玉壶春瓶非常盛行,从乾隆期间到清末都有烧造,变成一个具有年代个性的系列种类。

霁蓝,瓷器釉色名,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统一称“霁蓝”,从元代开始,延烧不断,主要是祭器和陈设用瓷。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深圳御鼎此次能征集到这件藏品实属不易,这件霁蓝釉掐金玉壶春瓶烧得十分成熟到位,整体莹润光亮,玉质感强,肩部描金沥粉;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款,字体雄浑有力;器形规正大气,包浆浑厚,传世痕迹明显,实属不可多得的清代霁蓝釉釉瓷器珍品,

相关知识

釉里红花卉瓶在线拍卖历史价格
宋代玉壶春瓶赏析
景德镇窑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Lot0157 元 青花花卉纹大罐
Lot0128 金 黑釉剔花花卉纹瓶
青花花卉纹碗历年拍卖成交记录
Lot0062 宋 黑釉剔花花卉纹瓶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寓意吉祥的清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青花瓷的演变史——明青花

网址: 青花凤穿花卉纹玉壶春瓶历史和价值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39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收藏!“五一”节的黑板报+手抄报
下一篇: 绵阳:西山公园主打历史文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