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用水量逐年上升,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观山湖区汇聚多方力量,多举措建设了一批节水型示范小区,各类节水行动在辖区开展推广,节水爱水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龙潭春天小区利用景观池收集雨水
走进观山湖区龙潭春天小区,处处体现着节水理念。“将收集的地下水与雨水加以净化后二次利用,可用作小区绿化浇灌、景观池补水以及路面保洁用水。”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兰道菊说,他们通过在宣传栏张贴节水宣传海报、定期通过业主群宣传节水知识、入户宣讲等方式,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牢固树立节水意识,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等习惯。
居民邵阿姨用盆接水洗菜后再对洗菜水进行二次利用
邵阿姨是龙潭春天小区的住户,在她家,卫生间一角专门放置了一个小型洗衣机,专门用来清洗单薄的衣物,既方便又节约。同样在居民王女士家,她也有一本自己的“节水经”,“平时用水尽量把水龙头开小一点、拧紧一点,从点滴做起,也能节约水资源。”
“你看,这是我用雨水浇灌的绿植。”家住丽阳天下小区的涂爱兰阿姨正得意地向笔者展示她的“后花园”。涂爱兰是小区里有名的节水达人,年过六旬的她有很多节水小妙招:利用雨水管道,把储蓄下来的雨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将平时洗菜水进行二次利用,用来擦地板……通过涂阿姨的言传身教,现在全家老少都将节水意识培养成日常的生活习惯。“先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可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清洗炊具、餐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纸擦去油污,然后进行冲洗……”热心肠的她,还经常和街访邻居分享家庭用水中的节水小窍门,号召大家共同参与节水行动。
居民涂阿姨用收集的雨水浇灌植物
“小区里有节约用水习惯的人不少,居民家里基本都用上了节水器具,不少家庭采用一水多用的办法来节水。”金阳街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该小区居民1067户,节水器具就有3738件,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栖景湾社区修缮后的景观池
近年来,观山湖区坚持把节水型小区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如何将“死水”变“活水”,重新构筑生态循环体系,是推进节水型小区创建工作中一大亮点。
在长岭街道栖景湾社区笔者看到,该社区2000平方米的景观池是周边居民出门散步活动的首选之地。“以前这是个‘死水塘’,一到夏天水会发臭,修缮后水质得到改善,干净漂亮多了,大家都经常来这散步。”住在附近的王大爷说道。
据栖景湾社区主任陈学民介绍,对景观池的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该工程依托社区内一天然泉眼打造,通过管道,让泉水接入管网输送至景观池,可通过“渗、蓄、净、用、排”等措施,进一步回收利用水资源。
“以前小区内的景观喷泉,采用的是一次性补水方式,池水易变质,每月清理需花费300多吨水。改造后的景观喷泉均使用循环水,每年进行定期维护,每月节约用水量约5000立方米。”长岭街道工作人员王蓓说,景观池集雨水灌溉与美化环境于一体,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活用雨水,且小区内绿植自动喷淋浇灌系统喷头均采用全圆旋转微喷头,灌溉范围更广,用水更少,人工更省。
由“雨水浇灌”的绿植绿地,一片绿意盈盈
如今,居民还自发组织买景观鱼,主动管理水池,小区景观越发靓丽,大家生活自然越来越滋润。据统计,自2014年观山湖区着手开始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以来,全区已成功创建7个。“我们将继续以打造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实现水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让群众节水意识逐步提高。”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杨彦盈
编辑:骆娅 王芸
相关知识
澄迈已建成21个节水型小区 水循环系统将生活污水变废为宝
雨水收集淘米水浇花 看看株洲节水型小区的“金点子”
红砖墙上挂盆栽,花开9年满庭芳,小区居民自觉化身“护花使者”
屋顶收集雨水浇灌绿化 家家户户用上节水器具!南京已创成省市级节水型小区300多家
“双绿联动”扮靓小区 居民共创共享“花”样生活
小区规划与绿化
小区物业绿化工作总结通用12篇
居民全程参与,让这个小区升级成了“小花园”!
安顺市深入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侧记
家门口的“一米花园”让“方寸之地”也有“诗与远方”
网址: 居民自觉 小区“有招” 观山湖区节水型小区建设为绿色生活添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4707.html
上一篇: “花大毵毵水一环”的出处是哪里 |
下一篇: 花园集|国外花园案例分享——节水 |